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7例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2月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7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射频融术治疗和精心护理,65例获得成功,治愈率为97.1%。结论:射频消融术目前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措施之一,医护的积极配合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28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7例,通过医护积极配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13~66岁,平均38.2岁。全部患者临床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病史,并经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左侧显性旁路6例,右侧显性旁路3例,左侧隐匿性旁路1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具备射频消融术手术适应证,同时无手术禁忌证,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知识,告知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排尿,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常规查血常规、粪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部X线检查。做好备皮、青霉素皮试,携带病历护送病人入导管室。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术后卧床24~72小时,平卧位,术肢伸直,禁止侧卧位,如感体位不舒适可腰部垫软枕,术侧足部伸屈及进行肌肉按摩。当出现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时,应用手压穿刺点,以防出血。保持大便通畅,协助患者作好生活护理。鼓励静脉穿刺的患者,6小时后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血栓。根据医嘱作好止血、抗炎、输液等治疗。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人回病房,立即接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1~3天,最初2小时内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1次,之后每30~60分钟测1次,连续测5次。每日测体温4次,连续测2天。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心律失常及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注意观察有无室上速再发或射频消融时损伤传导途径而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处理。③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穿刺部位放1kg沙袋压迫6~12 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定时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以防加压包扎过紧致血栓形成。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如有渗血应立即更换纱布,重新指压穿刺点15~20分钟,止血后加压包扎,重复沙袋压迫止血。④并发症护理:消融后损伤心内膜可有轻微胸痛,通常于术后24~48小时自行缓解。使用镇静剂可引起胸闷、憋气,可给予氧气吸入,但此症状需与穿刺所致气胸相鉴别。镇静药物的应用及低血容量可以导致低血压,当病人主诉不适时应监测其血压变化。
  出院护理:患者出院后应逐渐恢复活动量,1~2周可恢复相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运动,1个月后可恢复完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术后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 1~3个月,以防血栓发生[1]。1~2周复查心电图,以后1个月复查心电图半年,必要时需复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结 果
  
  65例获得成功,治愈率为97.1%。
  
  讨 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2]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机会少、伤口愈合快,病人容易接受。对很多患者来讲,“射频消融”还是一个新的名词,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当病人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要对生命体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穿刺部位精心护理。我们体会,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医护的积极配合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栾明霞,史玉英.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的护理.内科,2008,3(1):141.
  2 邓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临床内科杂志,2000,17(1):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脑内血肿术后继发脑积水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内血肿患者术后继发脑积水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表现为术后意识由术前的浅昏迷逐渐好转、清醒后1~2周,然后意识逐渐下降、出现头疼、呕吐,3~8周动态CT检查发现脑积水。最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出院。结论:术中和术后应保证与保持残留血块和血性脑脊液的引流通畅,从而减少因血凝块和血性脑脊液的吸收及刺激所引起的脑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超声筛查婴幼儿服含三聚氰胺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作用。方法:用黑白B超筛查曾服含有三聚氰胺配方奶粉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现可疑结石的均再次用彩超高频探头进行复查确诊。被确诊患有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均全部在儿科进行积极、及时、规范治疗。结果:发现患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共85例,凡超声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患儿,按照卫生厅规范化治疗方案,全部住院治疗,避免患儿因尿路结石引起的尿路感染、尿路梗阻、肾功能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15    病历资料    2005~2008年收治结核病患者15例,误诊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8~85岁。  例1:患者,女,80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5个月”入院。13个月前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肺部CT检查诊断为右上肺癌。未予手术、化疗及放疗。入院检查:T 38.1℃、BP 130/70mmHg。两肺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16    病历资料    患者,男,35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13年,服用本院一种含有草乌的蒙药治疗。因患者来自牧区,求治心切,未遵医嘱,自行加量服用,1天内分别于10时、14时、17时空腹服用双倍医嘱剂量的药品,于14时服药后觉口唇麻木,头晕,后渐缓减,于17时服药后约20分钟,患者觉口唇麻木,渐双下膝麻木,向上全身
期刊
关键词 直肠阴道瘘 误治 会阴破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20    直肠阴道瘘多属女性先天疾病,临床治疗多用修补术,有一定难度,如盲目采用高位肛瘘之挂线术,易导致肛门部相关肌束断裂,会阴破损,引起大便失禁。我科于2008年收治2例经上述治疗致会阴破损患者,疗效满意。    资料与方法    患儿,女,9岁,2007年以直肠阴道瘘在某县医院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肠道占位性病变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导致不全性肠梗阻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00~2008年对结肠镜检查前准备,前1天晚上口服蓖麻油30ml,次日上午10:00~11:00共服结肠粉兑水3000ml。结果:在服泻药后当天有4例并发肠梗阻。结论:对于高度怀疑有肠道占位的病人,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宜采用服大量液体的泻药,宜采取以灌肠或服液量少的方法作为肠道准备的主要方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维生素K1用于肝病中的不良反应,促进合理安全用药。方法:2004年3月~2007年8月应用维生素K1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7例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胸闷、头晕、气短、呼吸困难、烦躁、面部潮红、出汗、恶心、呕吐、低血压等。结论:为合理安全使用维生素K1,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维生素K1 肝病 不良反应  doi:10.396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14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我院于2008年10月收治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入院即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对症、支持、抗休克等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立即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30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有典型症状、体征者及行B超检查后诊断不难,但有部分病例与阑尾炎很相似,在条件较差的社区及基层卫生院鉴别诊断困难,易误诊为阑尾炎。本组收集了误诊病例11例作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7岁;其中3岁4例,4岁3例,5岁3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60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再通成功45例,再通成功率75%。结论:护理人员对医嘱要立即、准确执行,溶栓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恢复期加强对生活指导。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21    急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