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教师只是学生的疏导者和助学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将自己看成是与学生平等共同讨论问题的伙伴。不仅要深入地研究,还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质疑问难,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一、端正学生观念
  实践证明,端正学生观是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关键性因素。回顾旧课程的弊病,是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学生更好地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而新课标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唯有端正了学生观念,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才会顺理成章。
  二、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旧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于是助长了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加剧,引起师生的冲突和对立。社会主义教育方式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育者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承认其应享有的学习权利,维护学生的学习尊严,尊重他们的人格。通过老师的人格魅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促进与影响。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过程,对于身心发展可塑性强的初中学生来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与学生沟通,培养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能做到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因而就能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用心,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
  三、张扬学科优势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对语文的自读、自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学习,使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要做到:①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重视个性感悟。结合教材特点,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这个环境是安全的、融洽的、无拘无束的,是能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对话、充分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以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独立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②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重视个性发挥。我们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不断拓展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个性发挥的机会。一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课堂交流创造条件,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才能的舞台。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允许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个人实际,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交流,选择自己欣赏的语言文字品味、感悟,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诱发他们积累语言的兴趣。三是强化拓展延伸,重视个性表达。加德纳的多元理论证明,每个学生都有相对应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由地思维、想象、发挥、创造,以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搞好创新教育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提供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搞好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写入了“教学建议”。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因此,我们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质、坚忍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奠定人格基础。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精神支柱。三是要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问题求解、方案设计、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教育情景,启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思路。四是要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诸如思维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领悟方法、借鉴方法等,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本领。五是要鼓励学生创新成功。我们要利用新课标实验与推行的大好时机,创造合宜情景,提供有力支持,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创新的实绩,增强他们自主创新的勇气,生成持续创新的旺盛活力。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张扬,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努力地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在具体的实施体验教学模式之中,老师要特别的去关注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运用学生们的已知知识触类旁通的去解决未知的知识,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们才会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学习中真正的主人。在学生们的先有经验之上,老师要认真地熟知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择取恰当的落脚点,然后具体的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而
期刊
夏哥哥走了,秋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人间准备执行自己的“任务”。  秋姑娘来到了公园,把自己珍藏的一盒巨大的五颜六色的颜料拿了出来,毫不吝啬地把黄色分给了银杏树,红色分给了枫树。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天里频频点头,蒲公英也露出灿烂的微笑,一阵微风吹过,蒲公英的孩子们也翩翩起舞,开始了它们新的旅程。  秋姑娘来到了果园,拿起手中的魔杖一挥,水果们都乐呵
期刊
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则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张志公语)多少年来,教师害怕教作文,学生害怕写作文,学生的作文兴趣呈明显的冷淡趋势,许多学生认为作文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谈“文”色变。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的表率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选择教语文,首先自己得会作文,能作文,常作文,这是先决条件。“身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必然使课时压缩,授课时间大量减少。但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得不提倡“题海战术”,可是这样的做法又违背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所以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动性,尽可能的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
期刊
平时,有很多同学经常反映历史难学,我分析了一下难学的原因。  一、历史难学原因及对策  1. 内容较多,难记忆  2. 理论抽象,难理解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需要寻找一些方法,怎么办呢?  1. 趣味记忆;2. 史论结合。怎么样才能有效记忆历史内容,还很有  趣味呢?在这里,我先介绍一种趣味记忆法。  二、趣味学史  1. 趣味记忆  (1)谐音法:就是用相近、相仿的读音模仿记忆的内容,并赋予一
期刊
当我读完《童年》,禁不住为高尔基童年所受的苦难,感到伤心。不公平的命运让他饱尝了人生的艰难,但是,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他坚忍、执著、不屈,终于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老师常跟我们讲我校往届的一位学生,家庭异常贫困,父亲长年重病缠身,母亲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但她克服重重困难,发奋学生,不仅读完了初中,而且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市一中,最后又以优异成绩考了名牌大学。  我读小学时,家里的困境,几乎让
期刊
摘 要:通过加强学生的身体练习与思维训练的结合,对改进与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技能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维训练;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能产生思维成果,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体育课堂形式和教
期刊
摘 要: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诵古诗,学古诗,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雅事。古诗文对儿童的熏陶,一直为老师们所重视。理解诗歌内容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唤起孩子对古诗情趣的热爱,对美好诗情的品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践与探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文学博大精深,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后
期刊
摘 要:常言说得好,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错,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某些学生面对错题不会自觉去纠错,甚至连老师让他纠错都很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老师不重视对学生纠错习惯的培养,本文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阐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  关键词:小学教学;培养;纠错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但是对于小学生而
期刊
课堂教学是艺术,可以精雕细琢;课堂教学是科学,应该有严谨的结构、可循的规律。至于如何雕琢、如何认识其内部规律,使之理性化和具有概括性,从而更具普遍指导意义。  一、为什么要研究结构  (1)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必要。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位老师的希望。如果在上课前认真思考这节课哪些结构是贯穿性的,哪些结构是从属的,各结构需要多长时间为宜,周密地、全方位的思考之后,才有可能使一节课重点突出,既有科学性、系统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