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文化大环境可以说是艺术设计的外部环境,是艺术设计要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也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所需要的材料、技术、工艺、元素的来源。人类文化进入当代,既给个体生命带来无边的福祉,也给个体生命带来无穷的忧患。我们只有通过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更新,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更新是艺术设计首要的使命。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人类社会 文化 审美意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语言对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个体对语言的任何些微的改变。个体生命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人类文化的海洋里涨落。因此,当我们思考艺术设计的本质的問题,我们不可能离开其赖以发生的人类文化的大背景。社会文化大环境可以说是艺术设计的外部环境,是艺术设计要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也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所需要的材料、技术、工艺、元素的来源。这样的背景仿佛浩瀚的天空,群星闪烁,神秘莫测,其中万事万物的关系谁又能说得清。
当代社会让人又一次产生类似于远古时代先人刚刚挺立起身体面对浩瀚的宇宙时所具有的惊惧感、崇高感、神秘感,所不同的是,当代人还面对自己的创造物。当代人不仅创造了充塞地球空间的人造物质世界,创造了依托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的精神文化世界,还创造了一个依托电子技术的虚拟世界。世界形成了多元素、多层次的结构,相互作用。随着现代化的交通、通讯、信息的便捷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整个地球连为一体。于是产生了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的美丽在自然界里,在庄周的梦里,而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仅仅是出喜望外的好事,更多的则是不可预期的灾难和灾变。
当代人类社会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认识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人类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有可能来自人类无法干预的自然界的灾变,也有可能来自创造物的突变,这两种变化也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加剧人类的毁灭。我们不能不看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日益枯竭,人类的居住环境在恶化,自然的灾难性天气在增加。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会携手共度,还是彼此争斗都不好说。人类与几千年的私有制度相伴的自私心态至今并没有完全改变,人类的道德在物欲和享乐面前还难免堕落。如何让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化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名著《人论》中提出,当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反倒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在他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如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都是人自身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的产物。人创造了这么多符号,但是却并没有能够解决自我意识的问题,其原因何在?卡西尔似乎没有回答,这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把对符号的研究孤立起来。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采取更加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把整个社会系统分成物质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和精神文化系统,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直到当代,人类之所以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自我意识,原因就在于符号本身的局限性,人类所创造的符号系统与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大系统是不匹配的。人类的认识系统,是以有限思维要素系统去对应客观无限要素的系统;人类的认知策略,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非逻辑思维,都是通过简化的手段达到认识客体的整体的某个部分,或者过程的某个阶段,以达到实践的目的。而人类制度构建的滞后性、人的自私和贪欲又使人有可能强化自身的目的性,而忽视这种目的实现有可能带来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灾变。这种潜藏的危机是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不平等的开始和加剧,人类的审美、伦理、宗教、政治、科学意识开始分化,人的社会地位、角色、职业也相互区别。审美意识逐渐脱离大众,成为贵族文化。尽管如此,人民大众依然在沉重的劳动和生活中努力保持一份欢愉、自由和趣味,这是民间艺术的肥沃土壤。顺延着人类意识发展的轨迹,艺术设计的地盘时而缩小,时而扩张。工艺美术设计自古已有,而工业设计是伴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步兴盛起来的,并在美国商业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史无前例的兴盛。工业设计从工艺美术设计的装饰意味的风格,演变到形式追随功能的风格,又到后工业社会的文脉主义的风格,其演变过程也是审美文化与科技、商业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审美意识从非功利主义的孤芳自赏到向功利性领域的渗透,体现了人类的自觉。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中,如何保持审美意识超然、自由的高贵品格,并以这样的品格来改善人类穷奢极欲的疯狂的物欲.来改善人类的剥削、掠夺的冷酷无情的贪婪本性,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美化环境和美化人自身,是艺术设计的当代主题。
当代艺术设计首先要关注人类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艺术设计本身不是商业、工业生产和技术,但是它可以通过对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环境,缓解人类资源困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关注,通过对新产品的空间形式的可能性的探索,通过注入审美的元素,使得这些新的产品尽早问世,并受到公众的青睐。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最有感染力的宣传手段改变公众的观念,更可以发挥培养公众的审美意识,培养公众的同情心、敬畏感、崇高感来改善人类的心灵。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人类社会 文化 审美意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语言对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个体对语言的任何些微的改变。个体生命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人类文化的海洋里涨落。因此,当我们思考艺术设计的本质的問题,我们不可能离开其赖以发生的人类文化的大背景。社会文化大环境可以说是艺术设计的外部环境,是艺术设计要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也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所需要的材料、技术、工艺、元素的来源。这样的背景仿佛浩瀚的天空,群星闪烁,神秘莫测,其中万事万物的关系谁又能说得清。
当代社会让人又一次产生类似于远古时代先人刚刚挺立起身体面对浩瀚的宇宙时所具有的惊惧感、崇高感、神秘感,所不同的是,当代人还面对自己的创造物。当代人不仅创造了充塞地球空间的人造物质世界,创造了依托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的精神文化世界,还创造了一个依托电子技术的虚拟世界。世界形成了多元素、多层次的结构,相互作用。随着现代化的交通、通讯、信息的便捷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整个地球连为一体。于是产生了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的美丽在自然界里,在庄周的梦里,而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仅仅是出喜望外的好事,更多的则是不可预期的灾难和灾变。
当代人类社会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认识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人类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有可能来自人类无法干预的自然界的灾变,也有可能来自创造物的突变,这两种变化也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加剧人类的毁灭。我们不能不看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日益枯竭,人类的居住环境在恶化,自然的灾难性天气在增加。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会携手共度,还是彼此争斗都不好说。人类与几千年的私有制度相伴的自私心态至今并没有完全改变,人类的道德在物欲和享乐面前还难免堕落。如何让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化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名著《人论》中提出,当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反倒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在他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如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都是人自身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的产物。人创造了这么多符号,但是却并没有能够解决自我意识的问题,其原因何在?卡西尔似乎没有回答,这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把对符号的研究孤立起来。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采取更加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把整个社会系统分成物质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和精神文化系统,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直到当代,人类之所以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自我意识,原因就在于符号本身的局限性,人类所创造的符号系统与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大系统是不匹配的。人类的认识系统,是以有限思维要素系统去对应客观无限要素的系统;人类的认知策略,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非逻辑思维,都是通过简化的手段达到认识客体的整体的某个部分,或者过程的某个阶段,以达到实践的目的。而人类制度构建的滞后性、人的自私和贪欲又使人有可能强化自身的目的性,而忽视这种目的实现有可能带来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灾变。这种潜藏的危机是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不平等的开始和加剧,人类的审美、伦理、宗教、政治、科学意识开始分化,人的社会地位、角色、职业也相互区别。审美意识逐渐脱离大众,成为贵族文化。尽管如此,人民大众依然在沉重的劳动和生活中努力保持一份欢愉、自由和趣味,这是民间艺术的肥沃土壤。顺延着人类意识发展的轨迹,艺术设计的地盘时而缩小,时而扩张。工艺美术设计自古已有,而工业设计是伴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步兴盛起来的,并在美国商业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史无前例的兴盛。工业设计从工艺美术设计的装饰意味的风格,演变到形式追随功能的风格,又到后工业社会的文脉主义的风格,其演变过程也是审美文化与科技、商业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审美意识从非功利主义的孤芳自赏到向功利性领域的渗透,体现了人类的自觉。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中,如何保持审美意识超然、自由的高贵品格,并以这样的品格来改善人类穷奢极欲的疯狂的物欲.来改善人类的剥削、掠夺的冷酷无情的贪婪本性,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美化环境和美化人自身,是艺术设计的当代主题。
当代艺术设计首先要关注人类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艺术设计本身不是商业、工业生产和技术,但是它可以通过对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环境,缓解人类资源困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关注,通过对新产品的空间形式的可能性的探索,通过注入审美的元素,使得这些新的产品尽早问世,并受到公众的青睐。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最有感染力的宣传手段改变公众的观念,更可以发挥培养公众的审美意识,培养公众的同情心、敬畏感、崇高感来改善人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