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之为“非遗”,既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又是世界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伴随国内教育事业日臻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美术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将非遗与美术教学有机融合,传承并保护非遗,已成为现代广大教育工作人员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非遗融入美术教学的价值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具体融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美术教学;价值;路径
引言
将非遗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不但能有效培育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还可扩展学生知识眼界,加强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关注。伴随新课标的持续推进,美术教育已被社会高度重视,而美术教学是素养教育的关键部分,直接关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将非遗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审美及绘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艺术审美体系中,非物质文化占有重要位置,而且非遗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如传统手工艺品,剪纸、糖人等,造型多样、图案精美、色彩丰富,能给人视觉带来极大刺激感,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又如,民族习俗,庙会、二人转等具备社会性质的活动,既具备极强的观赏性,又有一定教育价值,有益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再如,神话故事,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格与发展面貌,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一般,激发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兴趣,加强学生对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认同。以上这部分具备活态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非遗文化的内涵、底蕴与思想,加强学生对各种文艺的了解和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审美兴趣,为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識奠定扎实基础。
(二)有助于创新美术教学方式
伴随非遗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其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首先,二者融合能创新美术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育手段。在原有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对立体图形与瓶瓶罐罐展开绘画,这种一成不变的图形会使学生产生乏味之感,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甚至极易形成厌烦心理,对美术课程教学成效形成不利影响。但将非遗融入到美术课程教学中,则能有效解决此问题,由于非遗蕴藏诸多元素,如手工和音乐等,美术教师可将这些元素合理融入的课程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深陷于课堂学习中,提高其学习成效,从而推动我国美术教育行业得以持续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非遗与教学融合点
在现有美术教材中,很多内容均与非遗有关,但具有直接联系的内容较少。如此,要想将非遗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则需要寻找到二者融合的关键点。在具体教学中,美术教师可适当扩充和国家非遗相关的内容,将美术教材上缺少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国家非遗的了解与认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非遗对国家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作用,提升学生保护意识。譬如,教师可激励学生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探究美术和非遗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寻找所需内容,使学生明确传统文化具有的重要性。另外,美术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观非遗景点,让他们在非遗景点中发现社会变迁的痕迹,加深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还要带领学生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领悟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明确非遗与美术教学的融合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将非遗有关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方位的渗透文化精神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既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与绘画方法,又要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使学生承担起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而文化精神的渗透则是美术教育的关键点,但现代学生知识面十分广泛,思维异常活跃,更加喜欢新潮时尚的事物,对非遗缺少认知和了解的兴趣。为了转变此种情况,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合理运用教材资源。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譬如,在讲解卡通故事知识时,重点教授学生怎样以简化生活原型为前提,利用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展现出各种卡通形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美术教师未能合理运用这些教学资源,致使课堂教学只停滞在表面,缺少延伸。并且,能将非遗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美术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具体教学中,美术教师可结合非遗拓展美术知识点,以此有效补充教材内容,激活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使学生能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感染与熏陶,并积极自主发扬传统文化。以非遗“送王船”作为案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简化“送王船”场景,并运用相关手法,呈现出送王船涉及的动画形象。运用此种教学法,不仅能加强学生对“送王船”的了解与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实际创作中提高自身创作能力与意识。由此可见,将非遗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创作兴趣,对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识具有极大帮助。其次,运用课外美术实践活动。众所周知,美术课堂教学时间固定,为学生讲解与非遗有关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美术教师应挖掘更多平台,发掘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并认识非遗的机会。比如,可组织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始前要明确教学主题和任务,切记不可随意实施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课外实践活动要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创新性,要将非遗相关知识不知不觉渗透到活动中。这样一来,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但可学习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掌握非遗内容,从而提高非遗融入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文化是基因,思想是基础,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组织形态的了解和认知。而且,学生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群,其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与传统文化发展速度息息相关。所以,将非遗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二者联系性的了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成效,为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识、传承非遗文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智英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间美术在学校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67-69.
[2]林渝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整理及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国际公关,2020(05):86-87.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创意设计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1slktqn-012,项目负责人:王朋。
注明省社科联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朋(1986.7),女,汉族,辽宁大连,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从事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教学研究。
关键词:非遗;美术教学;价值;路径
引言
将非遗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不但能有效培育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还可扩展学生知识眼界,加强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关注。伴随新课标的持续推进,美术教育已被社会高度重视,而美术教学是素养教育的关键部分,直接关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将非遗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审美及绘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艺术审美体系中,非物质文化占有重要位置,而且非遗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如传统手工艺品,剪纸、糖人等,造型多样、图案精美、色彩丰富,能给人视觉带来极大刺激感,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又如,民族习俗,庙会、二人转等具备社会性质的活动,既具备极强的观赏性,又有一定教育价值,有益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再如,神话故事,能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格与发展面貌,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一般,激发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兴趣,加强学生对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认同。以上这部分具备活态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非遗文化的内涵、底蕴与思想,加强学生对各种文艺的了解和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审美兴趣,为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識奠定扎实基础。
(二)有助于创新美术教学方式
伴随非遗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其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首先,二者融合能创新美术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育手段。在原有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对立体图形与瓶瓶罐罐展开绘画,这种一成不变的图形会使学生产生乏味之感,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甚至极易形成厌烦心理,对美术课程教学成效形成不利影响。但将非遗融入到美术课程教学中,则能有效解决此问题,由于非遗蕴藏诸多元素,如手工和音乐等,美术教师可将这些元素合理融入的课程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深陷于课堂学习中,提高其学习成效,从而推动我国美术教育行业得以持续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非遗与教学融合点
在现有美术教材中,很多内容均与非遗有关,但具有直接联系的内容较少。如此,要想将非遗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则需要寻找到二者融合的关键点。在具体教学中,美术教师可适当扩充和国家非遗相关的内容,将美术教材上缺少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国家非遗的了解与认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非遗对国家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作用,提升学生保护意识。譬如,教师可激励学生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探究美术和非遗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寻找所需内容,使学生明确传统文化具有的重要性。另外,美术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观非遗景点,让他们在非遗景点中发现社会变迁的痕迹,加深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还要带领学生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领悟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明确非遗与美术教学的融合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将非遗有关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方位的渗透文化精神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既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与绘画方法,又要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使学生承担起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而文化精神的渗透则是美术教育的关键点,但现代学生知识面十分广泛,思维异常活跃,更加喜欢新潮时尚的事物,对非遗缺少认知和了解的兴趣。为了转变此种情况,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合理运用教材资源。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譬如,在讲解卡通故事知识时,重点教授学生怎样以简化生活原型为前提,利用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展现出各种卡通形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美术教师未能合理运用这些教学资源,致使课堂教学只停滞在表面,缺少延伸。并且,能将非遗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美术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具体教学中,美术教师可结合非遗拓展美术知识点,以此有效补充教材内容,激活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使学生能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感染与熏陶,并积极自主发扬传统文化。以非遗“送王船”作为案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简化“送王船”场景,并运用相关手法,呈现出送王船涉及的动画形象。运用此种教学法,不仅能加强学生对“送王船”的了解与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实际创作中提高自身创作能力与意识。由此可见,将非遗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创作兴趣,对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识具有极大帮助。其次,运用课外美术实践活动。众所周知,美术课堂教学时间固定,为学生讲解与非遗有关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美术教师应挖掘更多平台,发掘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并认识非遗的机会。比如,可组织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始前要明确教学主题和任务,切记不可随意实施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课外实践活动要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创新性,要将非遗相关知识不知不觉渗透到活动中。这样一来,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但可学习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掌握非遗内容,从而提高非遗融入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文化是基因,思想是基础,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组织形态的了解和认知。而且,学生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群,其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与传统文化发展速度息息相关。所以,将非遗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二者联系性的了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成效,为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识、传承非遗文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智英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间美术在学校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67-69.
[2]林渝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整理及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国际公关,2020(05):86-87.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创意设计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1slktqn-012,项目负责人:王朋。
注明省社科联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朋(1986.7),女,汉族,辽宁大连,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从事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