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中第1~8名运动员速度分配的曲线特征、分段计时成绩、速度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20km竞走 速度分配 女运动员 特征
本文以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女运动员的速度分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速度的分配的特征,对运动员速度分配的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中女子成年组,女子青年组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公布的女子成年组,女子青年组前8名与前3名运动员速度分配的曲线特征、分段计时成绩、速度变化趋势、运动员区域等进行比较分析。
(2)数理统计法
用Excel 2003对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制作出女子成年组20km,女子青年组20km运动员分段速度的折线图。
(3)调查法
对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观察,赛后对部分运动员进行访淡。
结果与分析
1.成年女子20km競走运动员速度变化特征
在成年组女子20km竞走项目中,第一名运动员以1:32:09的成绩夺得冠军,第二名运动员以1:32:43的成绩获得亚军,第三名运动员以1:32:45的成绩获得季军。
分析得出,其速度特征主要表现为所有运动员在前4 km即确定了第一集团的位置,然后在4kin~12km始终处于第一集团,速度稳定,波动不大。在12km~16km,除第一名和第二名在做加速运动以外,其他运动员都在做减速运动,可见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耐力速度好,也说明了由于前半程的较量导致有些运动员体力都有所下降,但在16km~20km的冲刺阶段,除第一名和第八名做减速运动以外,其他在运动员都在做加速运动。由此可得出第一名运动员在前半程消耗体力严重。但由于前半程拉开了较远的距离,导致其他选手还是无法追上。
2.成年女子20km前三名竞走运动员速度变化特征
通过分析得出,8km~12 km和14km~20km是第一名的薄弱环节,在这两段中其速度下降幅度较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得最终成绩获取比赛的胜利。尤其是在后半程10km的速度分配上第一名需要加强训练。对图2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二名的速度波动相对其他两人波动很大,平稳性较差,8km~14km速度过快,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因为这6km的速度过快,体力跟不上_造成了14km~16km速度骤降。第三名全程速度波动不大,主要是输在后程体力上。由于前半程一直在匀加速造成体力不支,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速度波动性也较为明显。虽然二人在前14km都几次曾想甩开对手领先,但二人选择的时机都不甚合适,加速阶段都显得过迟。
3.前八名女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配特征的分析
分析得出,1~6个阶段女子成年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曲线基本相同,4~6个阶段女子运动员几乎在保持速度前进,女子运动员从第5个阶段以后,明显下降,女子成年组在7~9阶段还处于匀速阶段,在9~10阶段还有明显的加速。由此图可见,女子成年组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强。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我国女子20 km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表现为Okm~4km的加速阶段,4km~8km的保持阶段,8km~18km下降阶段,18km~20km的冲刺阶段。然而,我国选手前10km的速度尚可,但还有待提高,后8km~18km是薄弱环节,建议在后10km中保持高速平稳的速度状态,在冲刺阶段运动员要保持技术的稳定性,防止在激烈竞争以及身体疲劳状态下技术动作的变形,受到不必要的处罚。
2.建议
我国女竞走选手,加强后程速度耐力训练,提高后程速度保持率,并在重大比赛前全面锻炼选手及熟悉对手的竞技能力、战术特点,制订出合理的速度节奏和体力分配方案;在以后的训练中教练和运动员本人要加强后半程的训练,在比赛中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而制订合理的速度分配计划和战术。
参考文献:
[1]王林,沈信生,我国竞走备战2008备战奥运会实力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79~81
[2]王晏试析全国男子20km竞走冠亚军的速度特征田径,2003(9):31~32
[3]王倩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中速度变化与战术运用辽宁体育科技,2005(5):37
[4]王林,任占兵,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中外优秀选手速度变化特征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03~1105
[5]宗华敬我国现役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19~20
[关键词]20km竞走 速度分配 女运动员 特征
本文以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女运动员的速度分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速度的分配的特征,对运动员速度分配的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中女子成年组,女子青年组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公布的女子成年组,女子青年组前8名与前3名运动员速度分配的曲线特征、分段计时成绩、速度变化趋势、运动员区域等进行比较分析。
(2)数理统计法
用Excel 2003对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制作出女子成年组20km,女子青年组20km运动员分段速度的折线图。
(3)调查法
对2009年全国竞走大赛宝鸡站20km竞走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观察,赛后对部分运动员进行访淡。
结果与分析
1.成年女子20km競走运动员速度变化特征
在成年组女子20km竞走项目中,第一名运动员以1:32:09的成绩夺得冠军,第二名运动员以1:32:43的成绩获得亚军,第三名运动员以1:32:45的成绩获得季军。
分析得出,其速度特征主要表现为所有运动员在前4 km即确定了第一集团的位置,然后在4kin~12km始终处于第一集团,速度稳定,波动不大。在12km~16km,除第一名和第二名在做加速运动以外,其他运动员都在做减速运动,可见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耐力速度好,也说明了由于前半程的较量导致有些运动员体力都有所下降,但在16km~20km的冲刺阶段,除第一名和第八名做减速运动以外,其他在运动员都在做加速运动。由此可得出第一名运动员在前半程消耗体力严重。但由于前半程拉开了较远的距离,导致其他选手还是无法追上。
2.成年女子20km前三名竞走运动员速度变化特征
通过分析得出,8km~12 km和14km~20km是第一名的薄弱环节,在这两段中其速度下降幅度较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得最终成绩获取比赛的胜利。尤其是在后半程10km的速度分配上第一名需要加强训练。对图2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二名的速度波动相对其他两人波动很大,平稳性较差,8km~14km速度过快,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因为这6km的速度过快,体力跟不上_造成了14km~16km速度骤降。第三名全程速度波动不大,主要是输在后程体力上。由于前半程一直在匀加速造成体力不支,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速度波动性也较为明显。虽然二人在前14km都几次曾想甩开对手领先,但二人选择的时机都不甚合适,加速阶段都显得过迟。
3.前八名女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配特征的分析
分析得出,1~6个阶段女子成年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曲线基本相同,4~6个阶段女子运动员几乎在保持速度前进,女子运动员从第5个阶段以后,明显下降,女子成年组在7~9阶段还处于匀速阶段,在9~10阶段还有明显的加速。由此图可见,女子成年组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强。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我国女子20 km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表现为Okm~4km的加速阶段,4km~8km的保持阶段,8km~18km下降阶段,18km~20km的冲刺阶段。然而,我国选手前10km的速度尚可,但还有待提高,后8km~18km是薄弱环节,建议在后10km中保持高速平稳的速度状态,在冲刺阶段运动员要保持技术的稳定性,防止在激烈竞争以及身体疲劳状态下技术动作的变形,受到不必要的处罚。
2.建议
我国女竞走选手,加强后程速度耐力训练,提高后程速度保持率,并在重大比赛前全面锻炼选手及熟悉对手的竞技能力、战术特点,制订出合理的速度节奏和体力分配方案;在以后的训练中教练和运动员本人要加强后半程的训练,在比赛中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而制订合理的速度分配计划和战术。
参考文献:
[1]王林,沈信生,我国竞走备战2008备战奥运会实力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79~81
[2]王晏试析全国男子20km竞走冠亚军的速度特征田径,2003(9):31~32
[3]王倩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中速度变化与战术运用辽宁体育科技,2005(5):37
[4]王林,任占兵,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中外优秀选手速度变化特征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03~1105
[5]宗华敬我国现役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