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明确阐述“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上述两个条例中用了四个词深刻地表述了党校的性质和职能:重要部门、重要阵地、熔炉和主渠道。
同样,党校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在县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央两个条例和县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简单来说,党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办好各类主体班,大规模轮训和培训干部。
二、当前党校工作存在问题
当前党校工作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校工作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党校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党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具体操作上的不规范。在党校,制度建设明显跟不上,甚至缺乏必要的日常管理,涉及到干部培训与干部考核使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就更显不足。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也由于没有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学员实施有效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课教学的效果,也对党校办学的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2、党校工作没有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首先,教育内容设定存在问题。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教材缺乏整体规划,内容交叉现象极为普遍,知识结构较单一,有许多方面还不适应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更高要求。其次,对学员学习效果的测试手段单一。从目前党校对学员的测试方式和内容看,普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员心理、性格、能力等众多与工作要求相关的测试,导致学员所学和实际需要结合程度较低。其三,党校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学员对相关内容的接收与内化。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脱离了学员的思想实际,忽视受教育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规律。故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解决学员价值冲突面前,呆板的说教不仅显得苍白无力,而且极易形成学员对理论的距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为严重的是产生对理论科学性的怀疑。
3、党校工作中教师理论研究相对不足
党校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对党校建设理论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党校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党校的发展实践。主要表现在:对党校工作的主要理论问题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级主管部门和党政领导的重视不够,缺乏对党校理论研究的规划管理,每年各级各部门的科研项目中有关党校的课题比例太少,有时甚至没有。二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对党校理论工作的关注远远不够,同时,研究方法基本局限于单一的经验总结法,其他如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系统综合以及比较研究等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却应用得不多。三是缺乏必要的科研协作,校内和校际协作不多见,难以形成对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的优势力量。
4、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党校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党校的教师队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资源有限,队伍结构失衡。党校教师结构失衡的现象表现为年龄和职称上的哑铃结构,这就造成了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党教师队伍年龄呈两极分化状态,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中年骨干教师比例较小。老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也比较踏实,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教育方法落后,工作精力也有限;青年教师精力旺盛,工作激情高,但缺乏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不强;专职中青年骨干教师有经验、有能力,方法得力,精力充沛,但为数不多。从职称来看,高级职称教师寥寥无几,明显少于中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教师少于初级职称教师。党校参差不齐的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合理的教师结构应该是指教师队伍在年龄上有老、中、青三结合,在职称上有高、中、低相搭配,在性别上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平衡,其目的是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稳定和建制的稳定,从而实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最大化。
三、当前党校工作的对策思考
针对党校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校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党校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
党校姓党,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党属性。遵循党性原则,是加强党校建设应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首先,主管部门和党校党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时刻牢记党校姓党,正确把握党校的办学方向。其次,党校在组织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对学员加强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学好理论是前提。其次,要加强实践环节,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发展变化、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理论分析,引导学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与时俱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与时俱进,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党校建设中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抓好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硬件建设和教学制度建设。在当前形势下,党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加强党校建设的客观需要。
2、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党校教育管理模式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繁重任务,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首先,要提高对党校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党校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加强党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办好党校,不是可有可无,可管可不管的事情,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管好的事情;不仅仅是党校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党委必须直接抓、直接管的事情。”
其次,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由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保证党委对党校工作的强有力领导;选配好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校长,配备好精干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并指定专人负责党校的日常工作。
3、以加强党校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党校教育教学改革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的党校工作队伍,是搞好新世纪新阶段党校工作的重要保证。
(1)党校工作队伍的人员构成要合理
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专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党校科研队伍建设,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包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管理干部,等等。党校工作也离不开一支专职管理队伍。建立一支既热心党校工作,又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党校专职管理队伍,是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可靠保证。
(2)党校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
党校工作队伍,应具有优良的素质。
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一是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党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应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素质,才是合格的党校工作者。
(3)党校工作队伍的培训管理
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工作队伍的作用,需要加大对这支队伍的培训和管理。首先,培训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党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党校工作队伍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其次,要加强对党校工作队伍的管理。对党校工作队伍进行严格考核,是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加强对党校工作队伍的管理,还必须制定配套的政策,落实相关的待遇。
4、以遵循教育规律为前提,深化党校建设研究
新时期,党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实践上认真研究。因此,深化党校建设主要包括党校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1)深化党校建设的理论研究
高校党校建设的理论研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依据,以促进党校的建设和发展为目标。
首先,选好研究课题。研究的课题应主要针对党校建设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包括关于对党校的基本认识问题,关于党校的教育教学规律问题,关于高校党校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各种关系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找准切入点,努力实现理论研究上的重点突破。
其次,讲求研究方法。讲求研究的方法,才会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党校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总的方法指导。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系统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整体性、关联性、有效性、层次性上全面把握党校各个方面的特点,将党校与其同类型党校,如中央党校、各级地方党校和其他行业党校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性及其成因、得失,从具体现象中分析、抽象出其规律性,以探求党校发展的规律。
最后,要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中,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或专著,出版发行。
(2)深化高校党校工作的实践研究
除了要深化对理论的研究外,还必须重视高校党校工作的实践研究,即是说要对党校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具体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应总结经验。针对党校的办学、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总结,既总结取得的经验,也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要开展调研。针对党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效果、学员的思想状况等,组织力量以问卷等方式,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在科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为有关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加强和改进党校的教学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
最后,要注意研究的方式方法。在党校实践研究中,要运用调查、案例分析、总结经验等有效方法,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研究方式上,要对各种问题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以便为党校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效的指导。
同样,党校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在县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央两个条例和县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简单来说,党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办好各类主体班,大规模轮训和培训干部。
二、当前党校工作存在问题
当前党校工作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校工作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党校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党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具体操作上的不规范。在党校,制度建设明显跟不上,甚至缺乏必要的日常管理,涉及到干部培训与干部考核使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就更显不足。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也由于没有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学员实施有效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课教学的效果,也对党校办学的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2、党校工作没有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首先,教育内容设定存在问题。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教材缺乏整体规划,内容交叉现象极为普遍,知识结构较单一,有许多方面还不适应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更高要求。其次,对学员学习效果的测试手段单一。从目前党校对学员的测试方式和内容看,普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员心理、性格、能力等众多与工作要求相关的测试,导致学员所学和实际需要结合程度较低。其三,党校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学员对相关内容的接收与内化。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脱离了学员的思想实际,忽视受教育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规律。故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解决学员价值冲突面前,呆板的说教不仅显得苍白无力,而且极易形成学员对理论的距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为严重的是产生对理论科学性的怀疑。
3、党校工作中教师理论研究相对不足
党校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对党校建设理论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党校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党校的发展实践。主要表现在:对党校工作的主要理论问题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级主管部门和党政领导的重视不够,缺乏对党校理论研究的规划管理,每年各级各部门的科研项目中有关党校的课题比例太少,有时甚至没有。二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对党校理论工作的关注远远不够,同时,研究方法基本局限于单一的经验总结法,其他如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系统综合以及比较研究等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却应用得不多。三是缺乏必要的科研协作,校内和校际协作不多见,难以形成对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的优势力量。
4、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党校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党校的教师队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资源有限,队伍结构失衡。党校教师结构失衡的现象表现为年龄和职称上的哑铃结构,这就造成了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党教师队伍年龄呈两极分化状态,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中年骨干教师比例较小。老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也比较踏实,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教育方法落后,工作精力也有限;青年教师精力旺盛,工作激情高,但缺乏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不强;专职中青年骨干教师有经验、有能力,方法得力,精力充沛,但为数不多。从职称来看,高级职称教师寥寥无几,明显少于中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教师少于初级职称教师。党校参差不齐的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合理的教师结构应该是指教师队伍在年龄上有老、中、青三结合,在职称上有高、中、低相搭配,在性别上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平衡,其目的是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稳定和建制的稳定,从而实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最大化。
三、当前党校工作的对策思考
针对党校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校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党校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
党校姓党,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党属性。遵循党性原则,是加强党校建设应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首先,主管部门和党校党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时刻牢记党校姓党,正确把握党校的办学方向。其次,党校在组织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对学员加强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学好理论是前提。其次,要加强实践环节,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发展变化、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理论分析,引导学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与时俱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与时俱进,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党校建设中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抓好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硬件建设和教学制度建设。在当前形势下,党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加强党校建设的客观需要。
2、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党校教育管理模式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繁重任务,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首先,要提高对党校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党校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加强党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办好党校,不是可有可无,可管可不管的事情,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管好的事情;不仅仅是党校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党委必须直接抓、直接管的事情。”
其次,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由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保证党委对党校工作的强有力领导;选配好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校长,配备好精干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并指定专人负责党校的日常工作。
3、以加强党校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党校教育教学改革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的党校工作队伍,是搞好新世纪新阶段党校工作的重要保证。
(1)党校工作队伍的人员构成要合理
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专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党校科研队伍建设,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包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管理干部,等等。党校工作也离不开一支专职管理队伍。建立一支既热心党校工作,又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党校专职管理队伍,是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可靠保证。
(2)党校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
党校工作队伍,应具有优良的素质。
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一是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党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应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素质,才是合格的党校工作者。
(3)党校工作队伍的培训管理
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工作队伍的作用,需要加大对这支队伍的培训和管理。首先,培训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党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党校工作队伍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其次,要加强对党校工作队伍的管理。对党校工作队伍进行严格考核,是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加强对党校工作队伍的管理,还必须制定配套的政策,落实相关的待遇。
4、以遵循教育规律为前提,深化党校建设研究
新时期,党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实践上认真研究。因此,深化党校建设主要包括党校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1)深化党校建设的理论研究
高校党校建设的理论研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依据,以促进党校的建设和发展为目标。
首先,选好研究课题。研究的课题应主要针对党校建设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包括关于对党校的基本认识问题,关于党校的教育教学规律问题,关于高校党校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各种关系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找准切入点,努力实现理论研究上的重点突破。
其次,讲求研究方法。讲求研究的方法,才会取得预期的研究效果。党校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总的方法指导。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系统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整体性、关联性、有效性、层次性上全面把握党校各个方面的特点,将党校与其同类型党校,如中央党校、各级地方党校和其他行业党校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性及其成因、得失,从具体现象中分析、抽象出其规律性,以探求党校发展的规律。
最后,要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中,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或专著,出版发行。
(2)深化高校党校工作的实践研究
除了要深化对理论的研究外,还必须重视高校党校工作的实践研究,即是说要对党校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具体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应总结经验。针对党校的办学、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总结,既总结取得的经验,也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要开展调研。针对党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效果、学员的思想状况等,组织力量以问卷等方式,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在科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为有关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加强和改进党校的教学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
最后,要注意研究的方式方法。在党校实践研究中,要运用调查、案例分析、总结经验等有效方法,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研究方式上,要对各种问题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以便为党校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