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师角色转型初探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师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音乐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教材》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目标、树立了音乐课程教学新理念,为促进和推动学生全面及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深刻理解本学科内在价值,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结合新的模块式教学,在积极传播音乐艺术这一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在增强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功能和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整体提高;学习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求知欲望空前强烈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审美水平提高的引导教育,对学生健康全面和有个性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教育实践的任何改革变化,又都是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学劳动实践才能得以实现的。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我们应结合新的模块式教学,加快自己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大胆尝试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知识讲解模式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建设,通过建立新型的学习思想和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践和自我体验。同时,及时转变教学重心,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音乐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活动中来;使学生学生们在“审美”与“体验”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另外,不断改变自我认识,屏弃“一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的传统做法,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作用,积极从以往错误、消极的思想意识里走出来。争取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在未来广阔的、教书育人的舞台上大有作为。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教师角色转型 教学方式 教学重心 自我认识 转变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实现情感与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教材》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体现高中教育教学新目标、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教学新理念的同时,为培养高中学生逐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促进和推动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1.深刻理解学科价值 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增强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整体提高;学习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求知欲望空前强烈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审美水平提高的引导教育,对学生健康全面和有个性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课是一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理解音乐学科的内在价值;准确把握新大纲和充分应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是我们每一个高中音乐老师首要面对问题。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大纲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加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新理念。首先,在未来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放在首位;以培养学生正确完备的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和兴趣爱好的开发为前提。把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讲解,有机渗透到以音乐艺术审美体验为主的教学过程当中,从而不断加强学生感受、鉴别、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的情感体验能力。其次,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在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应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把对学生兴趣开发和培养贯穿到的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学增强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欲望和勇气。另外,高中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群体性教学活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往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大多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简单双边活动。面对老师的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学生大多只能是被动接受。新课程下面对学生群体,在促使广大学生自主、自愿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把不同个体的发展与全体学生的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为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尽可能提供空间,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发展。音乐课教学,原本就是对音乐艺术的具体实践。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性潜质,不仅能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加强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不仅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在本质。音乐艺术成果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通过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还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文化的高尚品质,帮助其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2.结合模块教学模式 加快教师角色转型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21世纪新的时代特征。我国经济发展在推动教育前进的同时,对教育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学科价值定位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根本变化。然而,实践过程中教育的的任何改革变化,又都是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学劳动实践才能得以实现的。“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辛勤园丁”等传统教育时期曾经对老师的赞美之词,至今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然而,新时期面对教育客观性变化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我们必须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加快自己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以迅速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和模式下的需要。与以往相比,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2.1 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坐下来,和同学生们一起看世界”。教育变革时期,我们广大老师,首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里逐步走出来,坚持以学生为本,学会站在高中学生的角度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需求。从传统的灌输型的知识讲解模式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灵活使用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巧妙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科技等的发展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建设,通过建立新型的学习思想和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践和自我体验。音乐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明确要求,结合高中音乐鉴赏、歌唱教学、音乐创作教学以及舞蹈和戏曲知识教学,倡导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建立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全新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互助且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老师应尽快做到从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统一规格教学向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教学转变;从重老师主导向重学生主体转变。改革过去相对简单的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化教学模式,使老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使者,更是学生获取知识、树立理想和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师益友。
  2.2 教学重心的转变。
   我国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总是在“知识传授”的泥潭中重复轮回。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重心往往过于注重对相关内容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讲解,忽视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性和真、善、美等内在情感的自我体验。离开情感体验和情感审美谈音乐,就使得音乐犹如一具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僵尸。显然,这种重“知识”而轻“艺术审美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理念和需要。因此,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及时转变教学重心,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音乐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活动中来;使学生学生们在“审美”与“体验”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与此同时,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塑造和培养,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加以巩固和深化,帮助学生树立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教会学生用无私的爱和崇高的美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建立一个充满爱和美的和谐社会奉献所有。
  2.3 自我认识的转变。
  由于不同教学科目在高中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差异,音乐课教学在很多地方和学校, 长时间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式的所谓副课位置。由于历史等原因,很多领导和老师至今对音乐课教学及其作用在学生成长中所具有的意义漠然视之。这种错误思想和理念,曾使得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很大程显得非常的困难,且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艺术课老师纷纷想法子转行或跳槽,许多学校曾经一度没有人愿意担任高中艺术课工作。然而,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 “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新理念,要求老师首先应该彻底屏弃“一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的做法,树立“为了一切孩子”的育人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发展。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作用,积极从以往错误、消极的思想意识里走出来,认真研究音乐课程新标准,树立音乐教学新理念;转变观念、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和总结音乐艺术及教学在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争取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只有这样做,才是我们对素质教育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在未来广阔的、教书育人的舞台上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高中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
  [3] 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尹晓新.《音乐教育学》,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政治课堂生活化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关键词】挖掘教学资源 高中政治课堂 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学法已经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学问家、大作家,佳作名篇,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有深厚的文化和文学积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可见,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就应让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积淀。可是,新形势下,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还得有新教法——积累,思辨,欣赏结合。  【关键词】语文 新教法 积累 思辨 欣赏 结合  传
期刊
【摘要】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以练促改,练中悟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巩固矫正成果。  【关键词】讲评课 教学目的 基本环节  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  1.教学目的  1.1 在熟知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通过多角度评价学生,启迪心灵,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培养 创新能力 质疑 教学方法 评价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创造教育着力培养的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在素质教育范畴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不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  【关键词】探究 创新 实践  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必须进行课堂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重点。推进优效课堂教学是课改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基本策略,确定了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重点,构建了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揭示了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基本过程,制定了优效课堂教学评价六个维度,探究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探究 实践  我校为了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有中华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学生质疑 能力 培养  新课程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培养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精华,创造始于提问,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实践证明,质疑
期刊
【摘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读书声之于校园的重要,校园需要读书声是怎样的必然。如何使我们的校园再次响起读书呢?首先,教师应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再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最后,要给予学生朗读上的物质保证和时间保证。  【关键词】校园 读书声 示范作用 朗读 方法 兴趣 物质保证 时间保证  新课
期刊
【摘要】诵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情趣,从语文学习角度看,诵读古诗文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诵读诗词,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  【关键词】诵读 语文能力 写作知识  古云“品高文自美”,一篇传世的好文章,必然融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小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等限制,虽对其作文的思想水平不能求全责备,但其“主题”必须基于符合社会的基本基本价值
期刊
【摘要】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 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