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诵读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alian1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诵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情趣,从语文学习角度看,诵读古诗文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诵读诗词,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
  【关键词】诵读 语文能力 写作知识
  古云“品高文自美”,一篇传世的好文章,必然融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小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等限制,虽对其作文的思想水平不能求全责备,但其“主题”必须基于符合社会的基本基本价值和伦理道道德观,能够基本上区分美丑和善恶,而诵读从古至今流传的好诗词,好文章,可以使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情趣。
  1.小学生的诵读的必要性
  1.1 诵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情趣。中华诗词文章,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深远,博大精深。先秦经典、汉晋文章、唐诗宋词,及近代佳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热情和信仰,浸染着中华人文精神的优秀基因,其中许多作品思想之高远,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语语言之丰富,文字之精炼,音韵之优美,技艺之高超,至今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辉。“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1.2 从语文学习角度看,诵读古诗文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一,诵读古诗文能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书读百遍”,则自然而然“其义自见”,达到自悟,而这种“悟”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自信,是对语文学习的更多的兴趣和探究。这种感悟或会意,伴随着孩子成长,每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不同。五六岁的孩子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的理解是感性的,是眼前四野中的秋草被烧荒后第二年在春风吹拂下的再生;而一个正在经历人生坎坷的青年则会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动,从而激励自己坚强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读这句诗,则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勇敢、坚定、顽强地接受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从这些洗礼中得到永生。一旦自我感悟真正融入生命,便成为人一生的精神财富。第二,诵读感悟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通过诵读,学生会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这实际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诗、画作为艺术品都在激发人的想象,没有想象便不会有艺术,所以在通读过程中,学生体味涵咏,艺术鉴赏力便逐渐提高,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1.3 通过诵读诗词,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第一,从诵读诗词中明确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感情是诗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讲“诗者,根情、言苗”,可见情是写好诗的第一要素。正因为有真攀深沉的情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才牵动人们离别的衷肠;岳飞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才使《满江红》成为千古绝唱;陆游《钦头凤》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把爱情这一题材发挥到了极致……诗歌如此,同学们的作文更应如此。只有表现出真情实感,才能以澎湃的热情引起读者感情和思想上的震动,才能打动读者。第二,从诵读古诗中激发想像力,使文章具有创造性。高尔基说过:“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诗歌更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因此不妨多读读李白、苏轼、辛弃疾、毛泽东等诗人的作品,这是小学生补充“钙”的最佳方式。
  2.如何在文章中巧引诵读过的诗文
  就是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话题,从知识积累中把相关名句提取出来为作文所用。直接引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①引用名句。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沉浸在下课快乐氛围中的“鸥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都恭恭敬敬听从于师命了。然而一呼噜声从远处传来——糟了,一同学睡熟了! 语文老师“伸颈”、“侧目”,侧耳倾听那“声源”。不好,发现了,只见他“奋袖出臂”,跨步上前,一声厉喝,吓得那同学“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笔者从江苏南通一考生的一篇满分作文中截取的一段文字, 作者把学过的《口技》中的词句生动贴切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语言俏皮,略带夸张。②名人+名言+内涵。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滑朦胧;是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这段文字灵活引用诗人诗词中的名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让人备感亲切美好。③名人+名言+感悟。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我明白理想就是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懂得理想就是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体会理想就是人民幸福团圆的美好祝愿。
  总之,诵读诗文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百利无害,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把古诗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仅开发了古诗文的又一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有文采,也能显示作者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课堂上的精彩会不断呈现,也更能提升语文课堂的精彩程度。多媒体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精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新的局面。但是,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语文教学为本,要避免走进多媒体使用的误区 ,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多媒体的广
期刊
【摘要】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较强的自我评价、总结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能力,我们教师应思考如何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采取更好的方法和模式使讲评课的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 课前 课中 课后 落到实处  我们在考试和练习之后都会对试卷及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这就是讲评课。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弄清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借助讲评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
期刊
【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政治课堂生活化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关键词】挖掘教学资源 高中政治课堂 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学法已经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学问家、大作家,佳作名篇,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有深厚的文化和文学积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可见,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就应让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积淀。可是,新形势下,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还得有新教法——积累,思辨,欣赏结合。  【关键词】语文 新教法 积累 思辨 欣赏 结合  传
期刊
【摘要】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以练促改,练中悟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巩固矫正成果。  【关键词】讲评课 教学目的 基本环节  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  1.教学目的  1.1 在熟知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通过多角度评价学生,启迪心灵,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培养 创新能力 质疑 教学方法 评价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创造教育着力培养的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在素质教育范畴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不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  【关键词】探究 创新 实践  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必须进行课堂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重点。推进优效课堂教学是课改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基本策略,确定了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重点,构建了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揭示了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基本过程,制定了优效课堂教学评价六个维度,探究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探究 实践  我校为了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有中华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学生质疑 能力 培养  新课程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培养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精华,创造始于提问,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实践证明,质疑
期刊
【摘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读书声之于校园的重要,校园需要读书声是怎样的必然。如何使我们的校园再次响起读书呢?首先,教师应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再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最后,要给予学生朗读上的物质保证和时间保证。  【关键词】校园 读书声 示范作用 朗读 方法 兴趣 物质保证 时间保证  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