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作为六大教育模式之一的赏识教育,逐渐被高职院校管理者所关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赏识教育可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还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另外,赏识教育还要讲究其艺术性,坚持适度的原则。
  关键词:高职生;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作为全球知名的六大教育模式之一,体现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中的“尊重需求”。其核心内容在于爱的教育,要求老师尽可能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以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提醒学生为原则,鼓励和赞赏学生的正确行为,帮助学生建立“我是好学生”的自我认知,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支持其兴趣爱好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人生方向,纠正“我是坏学生”的自我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实现学生的人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学生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学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一、善于欣赏学生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自信心。
  在教育教学的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高职院校的五专学生,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学习基础差,基本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状态,在初中时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属于被老师遗忘的角落,因此作为这部分学生的教师,要善于欣赏他们的闪光点,决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大力表扬。通过班会等形式,挖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大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二、学会理解真诚呵护,深入到学生及学生家庭中去。
  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之火。所以实施赏识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老师多了解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说学生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并对他们在业余方面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每一点进步。另外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搞好教育工作。我们蹲下身來,虚心向学生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也是促进我们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每位教师要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学生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最大的毛病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只知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大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刚刚走出初中大门的学生呢。对待五专生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主要看我们老师在教育他们的问题上有什么差错,或者他们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与时俱进的;我们是否落后了,我们的观念是否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理性智慧。因此,以宽容大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深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
  三、尊重和宽容学生的同时,做到赏识有度。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对等的。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例:在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每当他们完成一件事,他们总会用一种渴望的眼神想得到你老师的评判。这时老师你投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满意的微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换得学生的“信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在学习道路上陪伴学生一起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增强自我责任感和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自信,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2]李泽民.赏识教育:让学困生在自信中成长[J].西部大开发旬刊,2011(10)
  [3]牛清艳.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7(15)1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直以来,为保证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對学生党员工作都十分高度重视。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党员队伍表现出功利化、政治立场不坚定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党员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教育力度薄弱、对党员的教育把关不严格,且教育培养的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为保证学生党员培养质量,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明确党员未来培养和管理的主要方向,未社会主义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关键词:学生党员;教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中对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为高校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思想教育;高校;育人能力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互联网+”高职学习方式的特征进行研究,探寻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及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以及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些新的技术和传统教育相互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教育技术、教育方式、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书院文化延绵1000余年,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打造,今天的大学教育应充分发掘书院文化的精华,增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书院文化;大学教育;传统文化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
期刊
摘 要:在大学教育中,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显得紧迫和重要。音乐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治理,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本文浅析大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实现途径与成效。  关键词:高校;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教育  引言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的艺术紊养,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雷通过參与音乐实戏活动才能展现,并能在
期刊
摘 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手工制作是一门必修的实用性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也是学生未来参与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人才必须所具备的条件之一。为了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堂的有效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十分契合该专业的手工制作教学课堂。所以本文笔者也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出发,谈一谈如何推动小组合作
期刊
摘 要: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工作。本文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从辅导员工作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影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
期刊
摘 要: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新媒体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间已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在新时代下,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本文浅析了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希望能够引起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们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机遇  一.新媒体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传播主流意识的一种新工具  在新时期,相对于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期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摘 要:一个一学期只上几天课四年级的孩子,来到学校的一天。经历了逃学、打架、威胁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教育理念,以及学校教育得配合得重要性。只有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相配合,教育之花才能散发芬芳。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理念  该事情说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却真实存在。该事情发生于我们研习期间的S学校。在我们为期一个月的研习收尾期间,我们在感叹时光的飞逝,在我们熟悉了
期刊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内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较大的便捷性。在高校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激情,以此加快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一、信息化背景对高校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一)资源获取更加便捷。信息技术背景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确保知识获取与教学资源获取更加便捷,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已经不在局限于图书馆。教师可以从网上获取相关知识,借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