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交流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是课堂交流的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则是交流学习的主体。课堂问答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能。问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互动时使用最多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问,巧问,学生才敢答,会答,善答。教师的巧“问”与学生的善“答”,才能真正把课堂的“教”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让数学课堂变成为高效的学习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交流;巧“问”;善“答”
课堂交流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是课堂交流的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则是交流学习的主体。问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问得好,问得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能正确而快速地作出回答,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一、要问出“趣味”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教学时,抓住知识的兴趣点进行提问,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积极生动地获取知识,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可以用这样的情境问题开场:有个好朋友,没有脚来没有手,滴答滴答不停走,天天叫人学习和休息,它是大家好帮手。同学们,猜猜这位好朋友叫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你能说出你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又如:《自行车里的数学奥秘》大小齿轮运动关系一课,可设计这些问题:大人带着小孩在路上行走时两人的步伐一样吗?谁的脚步更快?谁的脚步更慢?小孩为什么跟着大人跑?再如:教学《认识圆》,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然后学生边思考边操作体验,再回答。
教师这些趣味性很浓的数学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形象具体的,是易于接受的。只有抓住知识兴趣点,提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才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要问出“想法”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教师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技巧,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以这样的问题问学生:“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大家呢?”问题一出,一个男生马上说:“我知道100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可以看出有道金属线。如果没有就是假钱。”一个学生接着说:“用荧光笔在100元或50元的人民币上照,可以看见亮亮的‘100’或‘50’的数字。”另两个学生抢着说:“人民币上印有藏族文字,是专门给藏族同胞看的。”一个女生又说:“我还知道人民币上面印的是一个大人物的人头像,这个大人物就是毛主席。”……学生了解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太多了,这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曾意想到的。课堂上教师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想法”,会想到更加丰富的问题出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要问得“清晰”
课堂提问既要顾及学科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十几减9》中的“16-9”教学,教师提问:“9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可畏是多种版本,让老师哭笑不得:什么“9是最大的一位数。”“9是比10小1的数。”“9是奇数。”等等。究其原因在于,老师的提问不清不楚。如果老师换另一种问法:“9在这个减法算式中,应是什么数?”,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了。
教师提出的问题,清晰简要,明朗,让学生就会听得清楚,明白,就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用最恰当的思维方式,用最快的速度来回答。这正是老师最希望的,最欣喜的回答效果,也正是最需打造的最高效数学课堂。
四、要问得“善答”
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想敢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想表达就表达,想回答就回答的交流机会。在教学《解决比多少问题》时,在出示问题后,教師问:“要解决像这种‘比多少’的数学问题,我们要用画什么图来解题比较形象直观?”学生几乎同时回答:“画线段图。”然后学生快速地用画线段图钥匙。教师这样的提问,既简单明了,学生易于回答,又让学生明确解题要求,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还可以用,“你的回答真的响亮!”,“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会动脑筋!”,“我喜欢你!”,“答错没关系,好好想想再答。”,“可以补充补充。”、“没想好,再想一想。”等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敢说敢答。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想敢答的勇气和习惯。培养学生敢答,最后升级为善答。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问,要巧问,学生才敢答,才会答,才善答。教师要问出趣味来,学生才对你的课感兴趣,教师要问出想法来,学生才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学识,教师要问得清晰可辨,学生才能以最精准的要求,对答如流。最终,在教师巧“问”与学生善“答”中,我们所期望的高效课堂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把课堂的“教”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林珍著.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M].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1,10,01.
[2]纪微编.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01.
[3]严永金等著.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01.
[4]胡庆芳等著.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1,01.
关键词:数学;课堂交流;巧“问”;善“答”
课堂交流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是课堂交流的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则是交流学习的主体。问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问得好,问得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能正确而快速地作出回答,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一、要问出“趣味”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教学时,抓住知识的兴趣点进行提问,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积极生动地获取知识,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可以用这样的情境问题开场:有个好朋友,没有脚来没有手,滴答滴答不停走,天天叫人学习和休息,它是大家好帮手。同学们,猜猜这位好朋友叫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你能说出你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又如:《自行车里的数学奥秘》大小齿轮运动关系一课,可设计这些问题:大人带着小孩在路上行走时两人的步伐一样吗?谁的脚步更快?谁的脚步更慢?小孩为什么跟着大人跑?再如:教学《认识圆》,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然后学生边思考边操作体验,再回答。
教师这些趣味性很浓的数学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形象具体的,是易于接受的。只有抓住知识兴趣点,提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才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要问出“想法”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教师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技巧,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以这样的问题问学生:“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大家呢?”问题一出,一个男生马上说:“我知道100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可以看出有道金属线。如果没有就是假钱。”一个学生接着说:“用荧光笔在100元或50元的人民币上照,可以看见亮亮的‘100’或‘50’的数字。”另两个学生抢着说:“人民币上印有藏族文字,是专门给藏族同胞看的。”一个女生又说:“我还知道人民币上面印的是一个大人物的人头像,这个大人物就是毛主席。”……学生了解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太多了,这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曾意想到的。课堂上教师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想法”,会想到更加丰富的问题出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要问得“清晰”
课堂提问既要顾及学科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十几减9》中的“16-9”教学,教师提问:“9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可畏是多种版本,让老师哭笑不得:什么“9是最大的一位数。”“9是比10小1的数。”“9是奇数。”等等。究其原因在于,老师的提问不清不楚。如果老师换另一种问法:“9在这个减法算式中,应是什么数?”,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了。
教师提出的问题,清晰简要,明朗,让学生就会听得清楚,明白,就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用最恰当的思维方式,用最快的速度来回答。这正是老师最希望的,最欣喜的回答效果,也正是最需打造的最高效数学课堂。
四、要问得“善答”
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想敢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想表达就表达,想回答就回答的交流机会。在教学《解决比多少问题》时,在出示问题后,教師问:“要解决像这种‘比多少’的数学问题,我们要用画什么图来解题比较形象直观?”学生几乎同时回答:“画线段图。”然后学生快速地用画线段图钥匙。教师这样的提问,既简单明了,学生易于回答,又让学生明确解题要求,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还可以用,“你的回答真的响亮!”,“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会动脑筋!”,“我喜欢你!”,“答错没关系,好好想想再答。”,“可以补充补充。”、“没想好,再想一想。”等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敢说敢答。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想敢答的勇气和习惯。培养学生敢答,最后升级为善答。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问,要巧问,学生才敢答,才会答,才善答。教师要问出趣味来,学生才对你的课感兴趣,教师要问出想法来,学生才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学识,教师要问得清晰可辨,学生才能以最精准的要求,对答如流。最终,在教师巧“问”与学生善“答”中,我们所期望的高效课堂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把课堂的“教”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林珍著.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M].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1,10,01.
[2]纪微编.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01.
[3]严永金等著.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01.
[4]胡庆芳等著.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