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历来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之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笔者但凡走进课堂听课,必先关注教师的提问。在一次外出听课中我带着需要观察的问题,走进了《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课堂。以下是我所观察到的这节课的课堂提问环节。
一、是精彩纷呈,还是鹦鹉学舌
上课开始了,随着导入和预习检测的结束,课堂进入了“学习研讨”环节。教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第一个问题,几乎全班同学都举了手。第二个问题,举手的没有刚才多了,被叫的学生都拿起书开始回答。
接着教师再提问:“文章回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只占很少内容,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这时没有学生立即举手了,有的从桌兜里拿出另外一本书,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教材全解》。教师见没人举手,于是重新提问:“除了写藤野先生的段落之外,作者还写了其他哪些事情?”此时刚才拿出《教材全解》的那位同学,拿起《全解》作了干脆利落的回答,教师微笑点头。
然后教师又问:“写这些事,你认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有何作用呢?” 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表现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这是文章的一条内在线索,也为下文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作铺垫。” 但有几个学生提出异议:“日本人中也有好人啊,如藤野先生、那几个职员。” 此回答一出,刚才那一批学生纷纷反对,甚至有个学生差点要骂别人是汉奸。课堂刹那间热闹了。不久学生分成两派,课堂成了一场临时辩论会。听课教师有的面露微笑,有的低声称赞。这时我陷入了深思: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完全可以有多个角度,何况那几个同学说得也在理啊。但另一批同学如此斩钉截铁地否定,正常吗?
不久老师叫停辩论,开始提问作者对藤野先生有什么样的情感。这时我注意到,有个学生的书有些异样,走近一看,原来他把《教材1 1》用书皮包起来,充当语文书,却把语文书放在桌兜里。过了一阵,下课铃声响了,我带着沉重的思考离开了课室。整堂课表面看起来精彩纷呈,但这种“精彩”是出自学生原汁原味的真精彩,还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假精彩?
二、是一节好课,还是有问题的课
(一)问题观察分析
这节课过去好久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所观察的问题有十几类,其中我认为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回答语言的输出质量和教师的理答评价是三个具有否决权的指标。
从观察记录情况分析,这堂课提问率达71.1%,提问密度安排基本合理。但如果作实效性分析,尤其根据三个否决性指标来衡量,它绝对不是一节好课。学生的回答固然精彩,但其回答语言都是教学参考书中的话,没有价值,好像演员背台词。近年来很多演英雄人物的演员被曝出品德问题,就是因为与所饰演人物反差太大,从而遭到唾骂和声讨。究其原因就是英雄人物的思想不是演员自己的。我们上课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的回答都不是自己的思考结果,那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伪教育、假教育。
(二)好课标准分析
“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倡导者叶澜教授说过,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从本节课的情况看,虽然有临时性的生成环节——课堂辩论,但上课教师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它,没有让学生把所谓日本“爱国青年”和日本普通民众区别开来,基本上任随学生自由辩论,教师缺乏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取舍教育,第三维目标没有实现。课堂效率好像也挺高,一节课就完成了人物形象和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配合回答得很好。但这些课堂结论是教参编写者们分析的,学生只不过复述了一遍而已,第一、二维目标也没有实现。这样的课绝对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课,而是一节脱离三维目标的表演课。
三、是学生依赖,更是缺乏引导
(一)学生回答:严重依赖教参
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多维对话,是思维的碰撞,是思想的交流。这最起码要求教师、学生要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是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正如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王富仁先生所说,我们要对所读文本有自己活生生的感受,才能写出新意。这节课学生不是以自己的思考分析结果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完全是根据参考书,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甚至局限于教参的观点而对有理有据的独立思考结果大加攻击。由此可见依赖教参的严重后果,不但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且使他们变得武断和蛮横。
(二)教师理答:缺乏及时引导
理答即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它包括回应、评价、点评、诱导和启发等。智慧的理答能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在这节课上教师对大部分学生的理答是比较简单的,多数都是评价性理答,如“好、很好”“你的回答太准确了”等,而引导性的理答仅限于“还能再准确一点吗”“能否再深入一点”等较浅的诱导,缺乏真正能启发学生的理答语言。更为致命的是,面对学生滥用参考书、照本宣科式的回答,教师几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制止更没有引导学生使用参考书。
四、要正确引导,更要善于创造
(一)教给方法,让学生会用
俗话说得好:“堵不如疏”“防不如导”, 参考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教给学生使用参考书的正确方法。面对《全解》《大全》之类的教参,通常我会明确告诉学生哪些内容可以照单全收,如“字词梳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因为这些知识是死的,我们完全可以照搬。而“段落解读、语句赏析、疑难导悟、拓展训练”之类则告诉学生,上课回答时可参考,但不能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提问与教参不一样,需要解释一下原因。这样逼迫学生在看参考书时必须动脑,发挥参考书应有的作用,使课堂提问走向有效。
(二)对比分析,找解答思路
当学生初步学会看参考书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使用参考书。即如何把参考书当成无声的老师。例如教参的“段落解读、疑难导悟”分析得有理有据,语言用词华丽,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和教参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回答与教参的差异在哪里。经过这样的训练,相信学生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一定会轻松自在而游刃有余了。笔者在自己的班级就开始试验,发现不但学生回答问题精准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增强了,而且在考试中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样就把教参中的“毒药”变成了“甘露”,真正为学生提供营养。
(三)模仿点评,做读书笔记
教学参考书的“段落解读、语句赏析”部分,如果我们细细去品味,会发现它们其实是非常优美的文章“夹批”和“旁批”,其文也美,其理也优,可谓文质兼美。笔者在多年前的教学中就灵机一动:这么好的“老师”可不能白白浪费啊,于是我开始让学生模仿教参作“批注式”读书笔记。学生所作的“批注”,其思路格式和语言用词都模仿参考书,这就大大发挥了参考书这位“老师”的作用。从后来课堂提问中学生回答的思路和语言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增强了,这样的训练无疑是成功的。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参考书的使用是一门技术,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把好使用参考书这个“技术关”,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自由地迈入课堂提问这个“艺术门”,所以教学的技术和艺术是相长的。只要我们能教会学生使用好手头的参考书,就一定能促进教学的进步,尤其是能消灭无效提问,让课堂提问真正走向有效高效。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神湾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是精彩纷呈,还是鹦鹉学舌
上课开始了,随着导入和预习检测的结束,课堂进入了“学习研讨”环节。教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第一个问题,几乎全班同学都举了手。第二个问题,举手的没有刚才多了,被叫的学生都拿起书开始回答。
接着教师再提问:“文章回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只占很少内容,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这时没有学生立即举手了,有的从桌兜里拿出另外一本书,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教材全解》。教师见没人举手,于是重新提问:“除了写藤野先生的段落之外,作者还写了其他哪些事情?”此时刚才拿出《教材全解》的那位同学,拿起《全解》作了干脆利落的回答,教师微笑点头。
然后教师又问:“写这些事,你认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有何作用呢?” 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表现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这是文章的一条内在线索,也为下文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作铺垫。” 但有几个学生提出异议:“日本人中也有好人啊,如藤野先生、那几个职员。” 此回答一出,刚才那一批学生纷纷反对,甚至有个学生差点要骂别人是汉奸。课堂刹那间热闹了。不久学生分成两派,课堂成了一场临时辩论会。听课教师有的面露微笑,有的低声称赞。这时我陷入了深思: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完全可以有多个角度,何况那几个同学说得也在理啊。但另一批同学如此斩钉截铁地否定,正常吗?
不久老师叫停辩论,开始提问作者对藤野先生有什么样的情感。这时我注意到,有个学生的书有些异样,走近一看,原来他把《教材1 1》用书皮包起来,充当语文书,却把语文书放在桌兜里。过了一阵,下课铃声响了,我带着沉重的思考离开了课室。整堂课表面看起来精彩纷呈,但这种“精彩”是出自学生原汁原味的真精彩,还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假精彩?
二、是一节好课,还是有问题的课
(一)问题观察分析
这节课过去好久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所观察的问题有十几类,其中我认为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回答语言的输出质量和教师的理答评价是三个具有否决权的指标。
从观察记录情况分析,这堂课提问率达71.1%,提问密度安排基本合理。但如果作实效性分析,尤其根据三个否决性指标来衡量,它绝对不是一节好课。学生的回答固然精彩,但其回答语言都是教学参考书中的话,没有价值,好像演员背台词。近年来很多演英雄人物的演员被曝出品德问题,就是因为与所饰演人物反差太大,从而遭到唾骂和声讨。究其原因就是英雄人物的思想不是演员自己的。我们上课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的回答都不是自己的思考结果,那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伪教育、假教育。
(二)好课标准分析
“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倡导者叶澜教授说过,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从本节课的情况看,虽然有临时性的生成环节——课堂辩论,但上课教师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它,没有让学生把所谓日本“爱国青年”和日本普通民众区别开来,基本上任随学生自由辩论,教师缺乏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取舍教育,第三维目标没有实现。课堂效率好像也挺高,一节课就完成了人物形象和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配合回答得很好。但这些课堂结论是教参编写者们分析的,学生只不过复述了一遍而已,第一、二维目标也没有实现。这样的课绝对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课,而是一节脱离三维目标的表演课。
三、是学生依赖,更是缺乏引导
(一)学生回答:严重依赖教参
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多维对话,是思维的碰撞,是思想的交流。这最起码要求教师、学生要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是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正如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王富仁先生所说,我们要对所读文本有自己活生生的感受,才能写出新意。这节课学生不是以自己的思考分析结果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完全是根据参考书,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甚至局限于教参的观点而对有理有据的独立思考结果大加攻击。由此可见依赖教参的严重后果,不但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且使他们变得武断和蛮横。
(二)教师理答:缺乏及时引导
理答即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它包括回应、评价、点评、诱导和启发等。智慧的理答能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在这节课上教师对大部分学生的理答是比较简单的,多数都是评价性理答,如“好、很好”“你的回答太准确了”等,而引导性的理答仅限于“还能再准确一点吗”“能否再深入一点”等较浅的诱导,缺乏真正能启发学生的理答语言。更为致命的是,面对学生滥用参考书、照本宣科式的回答,教师几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制止更没有引导学生使用参考书。
四、要正确引导,更要善于创造
(一)教给方法,让学生会用
俗话说得好:“堵不如疏”“防不如导”, 参考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教给学生使用参考书的正确方法。面对《全解》《大全》之类的教参,通常我会明确告诉学生哪些内容可以照单全收,如“字词梳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因为这些知识是死的,我们完全可以照搬。而“段落解读、语句赏析、疑难导悟、拓展训练”之类则告诉学生,上课回答时可参考,但不能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提问与教参不一样,需要解释一下原因。这样逼迫学生在看参考书时必须动脑,发挥参考书应有的作用,使课堂提问走向有效。
(二)对比分析,找解答思路
当学生初步学会看参考书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使用参考书。即如何把参考书当成无声的老师。例如教参的“段落解读、疑难导悟”分析得有理有据,语言用词华丽,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和教参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回答与教参的差异在哪里。经过这样的训练,相信学生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一定会轻松自在而游刃有余了。笔者在自己的班级就开始试验,发现不但学生回答问题精准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增强了,而且在考试中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样就把教参中的“毒药”变成了“甘露”,真正为学生提供营养。
(三)模仿点评,做读书笔记
教学参考书的“段落解读、语句赏析”部分,如果我们细细去品味,会发现它们其实是非常优美的文章“夹批”和“旁批”,其文也美,其理也优,可谓文质兼美。笔者在多年前的教学中就灵机一动:这么好的“老师”可不能白白浪费啊,于是我开始让学生模仿教参作“批注式”读书笔记。学生所作的“批注”,其思路格式和语言用词都模仿参考书,这就大大发挥了参考书这位“老师”的作用。从后来课堂提问中学生回答的思路和语言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增强了,这样的训练无疑是成功的。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参考书的使用是一门技术,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把好使用参考书这个“技术关”,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自由地迈入课堂提问这个“艺术门”,所以教学的技术和艺术是相长的。只要我们能教会学生使用好手头的参考书,就一定能促进教学的进步,尤其是能消灭无效提问,让课堂提问真正走向有效高效。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神湾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