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始创于隋朝,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后逐渐完善,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唐朝,要在科举中金榜题名,获得官职,一般须经过这几个阶段——县试、州府试、省试、吏部复试。
在县试之前,你要先走过漫漫求学之路。如果你是官宦人家的子弟,那么可以去中央官学或地方官学上学,也可以在家塾上学。如果你是寒门学子,当然也有机会去地方官学,但首先你得交得起钱,所以你大概率会去村学、坊巷学、儒生自办的私塾等地方学习。
官宦子弟我们就不说了,他们不愁没学上,苦的是寒门子弟,因为村学、坊巷学教学质量一般很差。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有些人只得背井离乡,外出求学,寻找可以接纳他们的官学或比较好的私塾。有些人实在没经费外出求学,怎么办?全靠自学咯!
不论如何,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之后,你就可以参加县、州府的逐级考试了。据史料,县试一般考杂文(或诗赋)创作,其他内容考不考目前还不知道。县试如同一场“海选”,“上岸”的人才可参加接下来的州府试。州府试要考贴经、杂文(或诗赋)、时务策三场,考查你对经书知识的掌握程度、文章创作的能力和评论时政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形式基本和省试一样。你以为州府试通过就可以参加省试了吗?不!你的名单是否能送往上一级,以第几名送,还得看州府长官的意思。
如果州府长官这一关顺利的话,你就可以在父老乡亲的目送下走向京城,参加全国性的考试——省试。此“省”非现在的“省”,是尚书省。古时交通不便,你好不容易杀出重围,还要背着书籍、衣服奔波劳碌,路上还得抓紧时间复习。
终于到了京城,你估计无心欣赏京城的繁华,因为你得忙着去“找关系”。
录取进士除看试卷外,还要参考考生的“平时成绩”,即平日的作品和声誉。所以你要走访考官,向他们呈现自己的力作,即投卷。如白居易初至京师,就向著名诗人顾况投卷。顾况见“白居易”三字,便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颇有轻视之意。待其开卷读第一篇,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为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也。”于是白居易被推荐。但你很可能没有白居易的运气,这时,你得四处花钱打点关系,到处拜访达官显贵,求他们看你的文章一眼……
饱受屈辱之后,你终于托到了一个关系,可以安心应试了。到了应试当天,你带着水、炭、蜡烛、餐具等,还带着十年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紧张又满怀期待地走进贡院(考场)。你发现考场戒备森严,稍有不慎就会被呵斥,甚至被逐出考场,所以你尽可能低声下气。假如你选了进士科考试,那么你可能会考帖经、时务策、诗赋等试题,这些试题可以简單理解为默写经书、写规谏性文章、创作诗歌。这就要求你熟背经书,通晓其义,对时政有见解,能吟诗作赋……考试以一日为限,如果你到了晚上还写不完,可以给你三支蜡烛的时间,蜡烛烧完,考官就会收走你的试卷。所以,考科举真的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磨砺,不容易啊!
如果你足够努力又足够幸运,通过省试,就可成为登科进士。此时别高兴得太早,你离当官还差一步——参加吏部复试。考什么呢?第一考“书”,即书法;第二考“判”,即写另一种文体的文章;第三考“身”,考察考生相貌是否端正;第四考“言”,考察考生口齿是否清楚。这个考试可不是走过场,优秀如韩愈,考了三次都没能通过,最后还是由董晋举荐,才走入仕途的。好吧,如果你才智、颜值、谈吐、气质样样在线,考试全部通过了,那么恭喜你,从此走入仕途,可以接受官场的“洗礼”了。
而那些不够努力又不够幸运,或者足够努力却不够幸运的人,还得再来一年、两年、三年……有的人考到白头,有的人另谋出路。唐代每年能参加省试的一般只有一两千人,而通过省试的一般不到三十人,所以在科举考试这条路上,能杀出重围的概率实在太小。但参加科举依旧是隋唐及以后历朝历代绝大多数读书人的选择,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科举考试的深层意义。
科举考试确实给普通人家出身的学子留下了一线希望,至少没有因为一个出身而把他们的路堵死;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质,切切实实选到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到朝堂之上,利国利民。要知道,在隋唐之前,魏晋推行的是沿袭汉代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具有举荐权的中正官几乎全被朝廷士族大官所垄断,评判人才逐渐专讲家世门第,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所以,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举荐为主的选士制度,是当时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用人取士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进步。
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到封建官场与考场的黑暗。在应试之前,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像白居易一样轻易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很多人到处“拜公卿,献文章,送礼物,卑躬屈节,低首就之”;还有的考官以权谋私,利用自己的权力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致使一些无才无德的官宦子弟混入官场,而真正有才德的人却名落孙山。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解读科举考试,而不应局限于简单的评价。
【测一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对科举制再做出赞美的评价。
——摘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目的及意义。
在县试之前,你要先走过漫漫求学之路。如果你是官宦人家的子弟,那么可以去中央官学或地方官学上学,也可以在家塾上学。如果你是寒门学子,当然也有机会去地方官学,但首先你得交得起钱,所以你大概率会去村学、坊巷学、儒生自办的私塾等地方学习。
官宦子弟我们就不说了,他们不愁没学上,苦的是寒门子弟,因为村学、坊巷学教学质量一般很差。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有些人只得背井离乡,外出求学,寻找可以接纳他们的官学或比较好的私塾。有些人实在没经费外出求学,怎么办?全靠自学咯!
不论如何,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之后,你就可以参加县、州府的逐级考试了。据史料,县试一般考杂文(或诗赋)创作,其他内容考不考目前还不知道。县试如同一场“海选”,“上岸”的人才可参加接下来的州府试。州府试要考贴经、杂文(或诗赋)、时务策三场,考查你对经书知识的掌握程度、文章创作的能力和评论时政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形式基本和省试一样。你以为州府试通过就可以参加省试了吗?不!你的名单是否能送往上一级,以第几名送,还得看州府长官的意思。
如果州府长官这一关顺利的话,你就可以在父老乡亲的目送下走向京城,参加全国性的考试——省试。此“省”非现在的“省”,是尚书省。古时交通不便,你好不容易杀出重围,还要背着书籍、衣服奔波劳碌,路上还得抓紧时间复习。
终于到了京城,你估计无心欣赏京城的繁华,因为你得忙着去“找关系”。
录取进士除看试卷外,还要参考考生的“平时成绩”,即平日的作品和声誉。所以你要走访考官,向他们呈现自己的力作,即投卷。如白居易初至京师,就向著名诗人顾况投卷。顾况见“白居易”三字,便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颇有轻视之意。待其开卷读第一篇,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为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也。”于是白居易被推荐。但你很可能没有白居易的运气,这时,你得四处花钱打点关系,到处拜访达官显贵,求他们看你的文章一眼……
饱受屈辱之后,你终于托到了一个关系,可以安心应试了。到了应试当天,你带着水、炭、蜡烛、餐具等,还带着十年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紧张又满怀期待地走进贡院(考场)。你发现考场戒备森严,稍有不慎就会被呵斥,甚至被逐出考场,所以你尽可能低声下气。假如你选了进士科考试,那么你可能会考帖经、时务策、诗赋等试题,这些试题可以简單理解为默写经书、写规谏性文章、创作诗歌。这就要求你熟背经书,通晓其义,对时政有见解,能吟诗作赋……考试以一日为限,如果你到了晚上还写不完,可以给你三支蜡烛的时间,蜡烛烧完,考官就会收走你的试卷。所以,考科举真的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磨砺,不容易啊!
如果你足够努力又足够幸运,通过省试,就可成为登科进士。此时别高兴得太早,你离当官还差一步——参加吏部复试。考什么呢?第一考“书”,即书法;第二考“判”,即写另一种文体的文章;第三考“身”,考察考生相貌是否端正;第四考“言”,考察考生口齿是否清楚。这个考试可不是走过场,优秀如韩愈,考了三次都没能通过,最后还是由董晋举荐,才走入仕途的。好吧,如果你才智、颜值、谈吐、气质样样在线,考试全部通过了,那么恭喜你,从此走入仕途,可以接受官场的“洗礼”了。
而那些不够努力又不够幸运,或者足够努力却不够幸运的人,还得再来一年、两年、三年……有的人考到白头,有的人另谋出路。唐代每年能参加省试的一般只有一两千人,而通过省试的一般不到三十人,所以在科举考试这条路上,能杀出重围的概率实在太小。但参加科举依旧是隋唐及以后历朝历代绝大多数读书人的选择,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科举考试的深层意义。
科举考试确实给普通人家出身的学子留下了一线希望,至少没有因为一个出身而把他们的路堵死;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质,切切实实选到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到朝堂之上,利国利民。要知道,在隋唐之前,魏晋推行的是沿袭汉代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具有举荐权的中正官几乎全被朝廷士族大官所垄断,评判人才逐渐专讲家世门第,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所以,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举荐为主的选士制度,是当时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用人取士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进步。
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到封建官场与考场的黑暗。在应试之前,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像白居易一样轻易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很多人到处“拜公卿,献文章,送礼物,卑躬屈节,低首就之”;还有的考官以权谋私,利用自己的权力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致使一些无才无德的官宦子弟混入官场,而真正有才德的人却名落孙山。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解读科举考试,而不应局限于简单的评价。
【测一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对科举制再做出赞美的评价。
——摘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目的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