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学为中心的课堂里,问题是让思维深化的有力抓手。但问题设置的着眼点不能局限在知识的分解授受上。有价值的问题既能包摄重要知识点,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联系延伸,具有统摄性、多元性、持续性。本文从学习主体体验、学习对象核心、学科本体特点、学科思维品质等四个角度切入,例谈如何设置这样“一问抵多问”的价值问题,为思维深度化等目标寻找切实的落点。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以学为中心 思维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67-02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里,问题是让思维深度发展、学习真正发生的有力抓手。但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研究表明,“课堂里70%以上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之前就已经弄明白了”。另外,在语文课堂,问题容易被设置得空、繁、碎、小,而且在设问的意义上疏于反省,以致学生的思维难以沉潜深入从而纵深发展。
如何用好问题这个有力抓手,以“一问抵多问”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审美等多维度素养的全面提升?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一、以真实体验为起点——从学生的疑难异议处设问,顺蔓摸瓜
没有实质改变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尊重学习主体的真实体验,忽视会导致教学的败笔。学生在预习、自主学习中会有很多的体悟,至少有一个认知起点,关注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经验、心理困惑,以其体验反应作为课堂主体问题的来源,常有惊喜的发现。
以《项脊轩志》为例。作者归有光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语言温润典丽,“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但学生不太能充分领味。有学生问道:
“结尾写到小妹妹们问妻子‘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个细节好像没什么用。阁子在古代很常见,小妹妹们为什么还要问什么叫‘阁子’呢?”
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它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老师以之作为课堂主体问题。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阁”的含义。
义项1:远眺、休憩用的架空小楼房,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中的“阁”。
义项2:藏书、供佛用的经书楼,如“天一阁”。
义项3:女子的卧室,闺门内阁,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本文含义:女子的卧室,依据是课文中“旧南阁子也”“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其室西连于中闺”等语句。
然后引导:
师:既是女子的卧室,怎么会用来做归有光的书房呢?
生:他家衰败了,只能把女仆的卧室当书房。
师:为什么把这个小阁子取名为“轩”呢?
生1:作者喜欢这个小阁子,觉得它跟“轩”一样让自己愉悦。
生2:课下注释说,他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他为了纪念,想和远祖一样有成就,就取名“项脊轩”。
生3: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他少年时的志向,他自信可以通过勤学苦读考中科举,来重振门楣。
至此学生明白,小妹妹好奇的不是什么叫阁子,而是“名实不符”的矛盾。读书的地方通常是堂或轩,姐夫却是在女仆曾住的阁子里,却又取名为“轩”,多么奇怪。她们看似平常不过的一问,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暗藏了丰富的内容:既描摹出天真可爱的小妹妹形象,体现了夫妻恩爱的温情,暗含了家道衰败的悲凉,同时表达了作者发奋立志却又久而不得其果的困窘辛酸。通过这一问,学生对于文本的研读就能变得深刻,顺势而导,就把全文的细节描写特点、抒情特点和作者的情感都带动起来了。
二、以核心内容为纲线——从文本的文眼处设问,去芜存菁
许多篇目教学内容很多,像《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经典长篇,《滕王阁序》等辞采繁复的文言文,又如《<论语>选读》中散章零句连缀重构体系的新篇。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分别解决重点文字疏通、文思梳理、文旨领悟、文法鑒赏等问题,是不太切实际的。一般而言,文体(语体)、文字、文路、文法是载体,它们都指向文心。文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有些在文中有标志性的体现,抓住能体现文心的文眼,围绕它设置一线贯穿的主体问题,势如破竹。
不过,围绕文眼设问也有讲究。有价值的主体问题的确有宽广的外延、开放的空间,但绝不是泛泛而问。它一定是基于学科、学情、文字、文心提炼出来的关键问题。理解不同,将会带来主体问题的高下之别。为方便说明,我们以《为政以德》为例,来比较几种问法:
问法1:什么叫“为政以德”?孔子为什么提倡为政以德?你如何评价为政以德?
问法2:你赞成孔子的“为政以德”吗?
问法3:你赞成“为政以德”还是“为政以法”?
问法1的好处在于适合学生熟悉的思维习惯,但不足是,这样提问,光看题目都可以提出来。学生回答,也可以不看文本就口若悬河。
问法2的好处在于引导学生扣住主题内容谈看法,有一定开放性但不旁生枝节,但容易落在“赞成”与“不赞成”的论证上,还容易只见观点不见文本。
问法3的好处是,联系现代学生熟悉的提法“以法治国”,在跨域对比中横向比较,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理解“为政以德”的本质特点,但它除了有问法2的不足外,还因为增添了“为政以法”这个次概念,主概念“为政以德”的解读空间相应地要被挤占。而且,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大多只是“知道”,理解并不深,若不借助课本、资料,就更容易泛泛而谈甚至夸夸其谈了。
三、以本体对象为轴心——从言语特色处设问,钩玄提要 作为语文的本体对象,语言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点与根本载体。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性,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特色设立主体问题,也是语文课堂直抵本心的要道。
以《沙之书》为例。本文将离奇的幻想与明晰的精细的描写融为一体。离奇的是“沙之书”这个核心意象,其它的,情节、细节、情感无一不让我们感到真实。反观“沙之书”本身,它让人联想到生活、宇宙、情感、知识。从象征义的角度来讲,它堪称更高一层的“真实”。不过,“虚构与真实”这个话题如果凭空而降,还是有些突兀。可利用原文开头的一句话设问,即:“怎么看待‘我的故事一点不假’这句话”。其好处在于:一是方便,就地取材;二是起点低,无论赞成反对,学生都有话说;三是驱动力强,统摄力强,一看到此话,大多数学生下意识地要反驳,老师正好利用原初体验激活讨论,然后带动众多关于沙之书的描写、关于交易细节的描写、关于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寻求立论依据;四是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提示同学们注意:作者在反复强调这个意思,实际上说明,他认定艺术虚构是更高意义的真实。
四、以培养目标为焦点——从多域信息的强关联处设问,探骊得珠
在现象错综复杂、信息浩繁庞杂的数据热时代,需要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精准的辨析、判断、推理能力,深度的联系、综合、应用、创新能力。所以,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课堂,在强调多元、开放的思维品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度综合能力,努力在不同的信息来源中寻求有利于学生思维多维深入发展的途径。
在预习高尔基的《丹柯》时,有学生联系《圣经》里上帝抽取亚当的肋骨造夏娃的传说,对“丹柯剖腹取心做火把,为众人照亮前程”的情节安排提出疑问:丹柯为什么不学亚当取肋骨而一定要剖腹取心呢?
这个问题既符合学生常规的利害权衡心理,又具有思维引爆性,能直指主人公形象、作品主旨等核心问题,有代表性。以之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全班讨论交流,便有了如下看法:
观点1:用心照亮黑暗,从谐音上更能鲜明地传达象征意义。
观点2:取心作火把必死无疑,丹柯不惜牺牲生命来换取众人的幸福,他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悲壮、激越、彻底,使英雄的形象更加分明。
观点3:只有用宝贵的心,才能换得众人半惧半敬的支持,这说明英雄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唤醒民众,突出了现实的悲剧性。
跨文本、跨文体、跨媒体甚至跨学科、跨界域,在现在的课堂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本質是融合整合。也许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的扫描,建立强相关性,提出理想的主体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值得努力。
最后有两点需要强调。教学主问题不是涵盖面越广越好,合适才好,即既立意高远,同时适合学生“此时、此地、此身”。其次,思维改变技术,技术也改变思维。在万物为媒的互联网、物联网时代,多媒体的技术含量影响师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在某个意义上,教师也是一个媒体。所以,不管是先学后教还是以学定教,教师这个最优质鲜活的媒体,不用特别矫枉过正,刻意消隐回避自己的主导作用。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用技术、用问题,能帮助学生有实质改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最后都是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 参 考 文 献 ]
[1]刘涛.以问激趣,以趣启智——谈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智趣”表达[J].语文天地,2018(4).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以学为中心 思维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67-02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里,问题是让思维深度发展、学习真正发生的有力抓手。但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研究表明,“课堂里70%以上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之前就已经弄明白了”。另外,在语文课堂,问题容易被设置得空、繁、碎、小,而且在设问的意义上疏于反省,以致学生的思维难以沉潜深入从而纵深发展。
如何用好问题这个有力抓手,以“一问抵多问”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审美等多维度素养的全面提升?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一、以真实体验为起点——从学生的疑难异议处设问,顺蔓摸瓜
没有实质改变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尊重学习主体的真实体验,忽视会导致教学的败笔。学生在预习、自主学习中会有很多的体悟,至少有一个认知起点,关注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经验、心理困惑,以其体验反应作为课堂主体问题的来源,常有惊喜的发现。
以《项脊轩志》为例。作者归有光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语言温润典丽,“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但学生不太能充分领味。有学生问道:
“结尾写到小妹妹们问妻子‘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个细节好像没什么用。阁子在古代很常见,小妹妹们为什么还要问什么叫‘阁子’呢?”
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它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老师以之作为课堂主体问题。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阁”的含义。
义项1:远眺、休憩用的架空小楼房,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中的“阁”。
义项2:藏书、供佛用的经书楼,如“天一阁”。
义项3:女子的卧室,闺门内阁,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本文含义:女子的卧室,依据是课文中“旧南阁子也”“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其室西连于中闺”等语句。
然后引导:
师:既是女子的卧室,怎么会用来做归有光的书房呢?
生:他家衰败了,只能把女仆的卧室当书房。
师:为什么把这个小阁子取名为“轩”呢?
生1:作者喜欢这个小阁子,觉得它跟“轩”一样让自己愉悦。
生2:课下注释说,他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他为了纪念,想和远祖一样有成就,就取名“项脊轩”。
生3: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他少年时的志向,他自信可以通过勤学苦读考中科举,来重振门楣。
至此学生明白,小妹妹好奇的不是什么叫阁子,而是“名实不符”的矛盾。读书的地方通常是堂或轩,姐夫却是在女仆曾住的阁子里,却又取名为“轩”,多么奇怪。她们看似平常不过的一问,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暗藏了丰富的内容:既描摹出天真可爱的小妹妹形象,体现了夫妻恩爱的温情,暗含了家道衰败的悲凉,同时表达了作者发奋立志却又久而不得其果的困窘辛酸。通过这一问,学生对于文本的研读就能变得深刻,顺势而导,就把全文的细节描写特点、抒情特点和作者的情感都带动起来了。
二、以核心内容为纲线——从文本的文眼处设问,去芜存菁
许多篇目教学内容很多,像《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经典长篇,《滕王阁序》等辞采繁复的文言文,又如《<论语>选读》中散章零句连缀重构体系的新篇。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分别解决重点文字疏通、文思梳理、文旨领悟、文法鑒赏等问题,是不太切实际的。一般而言,文体(语体)、文字、文路、文法是载体,它们都指向文心。文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有些在文中有标志性的体现,抓住能体现文心的文眼,围绕它设置一线贯穿的主体问题,势如破竹。
不过,围绕文眼设问也有讲究。有价值的主体问题的确有宽广的外延、开放的空间,但绝不是泛泛而问。它一定是基于学科、学情、文字、文心提炼出来的关键问题。理解不同,将会带来主体问题的高下之别。为方便说明,我们以《为政以德》为例,来比较几种问法:
问法1:什么叫“为政以德”?孔子为什么提倡为政以德?你如何评价为政以德?
问法2:你赞成孔子的“为政以德”吗?
问法3:你赞成“为政以德”还是“为政以法”?
问法1的好处在于适合学生熟悉的思维习惯,但不足是,这样提问,光看题目都可以提出来。学生回答,也可以不看文本就口若悬河。
问法2的好处在于引导学生扣住主题内容谈看法,有一定开放性但不旁生枝节,但容易落在“赞成”与“不赞成”的论证上,还容易只见观点不见文本。
问法3的好处是,联系现代学生熟悉的提法“以法治国”,在跨域对比中横向比较,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理解“为政以德”的本质特点,但它除了有问法2的不足外,还因为增添了“为政以法”这个次概念,主概念“为政以德”的解读空间相应地要被挤占。而且,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大多只是“知道”,理解并不深,若不借助课本、资料,就更容易泛泛而谈甚至夸夸其谈了。
三、以本体对象为轴心——从言语特色处设问,钩玄提要 作为语文的本体对象,语言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点与根本载体。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性,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特色设立主体问题,也是语文课堂直抵本心的要道。
以《沙之书》为例。本文将离奇的幻想与明晰的精细的描写融为一体。离奇的是“沙之书”这个核心意象,其它的,情节、细节、情感无一不让我们感到真实。反观“沙之书”本身,它让人联想到生活、宇宙、情感、知识。从象征义的角度来讲,它堪称更高一层的“真实”。不过,“虚构与真实”这个话题如果凭空而降,还是有些突兀。可利用原文开头的一句话设问,即:“怎么看待‘我的故事一点不假’这句话”。其好处在于:一是方便,就地取材;二是起点低,无论赞成反对,学生都有话说;三是驱动力强,统摄力强,一看到此话,大多数学生下意识地要反驳,老师正好利用原初体验激活讨论,然后带动众多关于沙之书的描写、关于交易细节的描写、关于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寻求立论依据;四是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提示同学们注意:作者在反复强调这个意思,实际上说明,他认定艺术虚构是更高意义的真实。
四、以培养目标为焦点——从多域信息的强关联处设问,探骊得珠
在现象错综复杂、信息浩繁庞杂的数据热时代,需要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精准的辨析、判断、推理能力,深度的联系、综合、应用、创新能力。所以,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课堂,在强调多元、开放的思维品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度综合能力,努力在不同的信息来源中寻求有利于学生思维多维深入发展的途径。
在预习高尔基的《丹柯》时,有学生联系《圣经》里上帝抽取亚当的肋骨造夏娃的传说,对“丹柯剖腹取心做火把,为众人照亮前程”的情节安排提出疑问:丹柯为什么不学亚当取肋骨而一定要剖腹取心呢?
这个问题既符合学生常规的利害权衡心理,又具有思维引爆性,能直指主人公形象、作品主旨等核心问题,有代表性。以之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全班讨论交流,便有了如下看法:
观点1:用心照亮黑暗,从谐音上更能鲜明地传达象征意义。
观点2:取心作火把必死无疑,丹柯不惜牺牲生命来换取众人的幸福,他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悲壮、激越、彻底,使英雄的形象更加分明。
观点3:只有用宝贵的心,才能换得众人半惧半敬的支持,这说明英雄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唤醒民众,突出了现实的悲剧性。
跨文本、跨文体、跨媒体甚至跨学科、跨界域,在现在的课堂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本質是融合整合。也许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的扫描,建立强相关性,提出理想的主体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值得努力。
最后有两点需要强调。教学主问题不是涵盖面越广越好,合适才好,即既立意高远,同时适合学生“此时、此地、此身”。其次,思维改变技术,技术也改变思维。在万物为媒的互联网、物联网时代,多媒体的技术含量影响师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在某个意义上,教师也是一个媒体。所以,不管是先学后教还是以学定教,教师这个最优质鲜活的媒体,不用特别矫枉过正,刻意消隐回避自己的主导作用。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用技术、用问题,能帮助学生有实质改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最后都是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 参 考 文 献 ]
[1]刘涛.以问激趣,以趣启智——谈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智趣”表达[J].语文天地,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