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会议强调,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充分考虑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着力优化空间布局。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金兆怀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经济带,其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进入全国沿海地区整体发展战略视野,表明国家对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视。这对于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布局,促进辽宁全省、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及其与环渤海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有效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意义重大。”
五点一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辽宁调研时强调,国务院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对于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宁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和用好这个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把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
辽宁沿海经济带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毗邻渤海和黄海,面向太平洋,呈“N”字形走势,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内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相连,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外与俄罗斯、蒙古陆路接壤,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临江相望,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
据悉,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概念,是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05年提出的。当时只是辽宁本省的发展战略。4年后的今天,受惠于这一发展战略,辽宁营口、丹东等沿海城市,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
据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起源于该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五点”是指辽宁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州湾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5个重点发展区域,“一线”是指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所辖的21个县、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的沿海地带。
关键地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整体开发的地域。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受到重创,而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但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而且带动整个东北经济增速逆势上扬。
据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提供的数据,2008年东北三省GDP增速全面领先全国、广东及长三角。这一点和前5年情况有很大不同。2003至2005年,东北三省GDP增速普遍低于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3到4个百分点。2006年,除吉林GDP增速(15%)全面超过长三角地区、广东和全国外,辽宁仍低于江苏、广东约1个百分点,黑龙江则低于江苏、广东近3个百分点。2007年情况与2006年类似。
而2008年则不同。东北三省GDP增速均值高达13.4%(辽宁13.1%,吉林16%,黑龙江11.8%),全面超过了广东(10.1%)、上海(9.7%)、浙江(10.1%)和全国(9%)。特别是吉林省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进入全国前三甲。2009年一季度,除江苏GDP增速(10.2%)高于全国(6.1%)外,广东(5.8%)、上海(3.1%)、浙江(3.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吉林则分别高出全国3.5个和3个百分点,黑龙江(6%)与全国接近。
金兆华认为:“东北亚自然资源丰富,资本、科技、人力资源充沛,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我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地区的窗口,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合作的重要战略区域。”
磁铁效应
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沿海带状经济区是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战略的最终目标。也正因为如此,逐步适时地放大“五点一线”,才能使辽宁省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以使“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尽快在国内外合作中占据制高点成为可能。
2008年初,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辽宁省政府本着“依托沿海城镇和各类开发区,有序利用宜港岸线及其周边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逐步形成以滨海公路为连接的多个开发区域的线状布局,建设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海岸线,辐射和带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的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原则,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范围,赋予其相应政策,以此推动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新增了17个政策支持区域,规划总面积701.11平方公里。
事实上,如有关专家所言,由于新纳入的17个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产业基础,它们的加入,初步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由概念走向现实,使得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招商”的优势更加明显并发挥出比只有“五点”更强有力的“磁铁”效应。
金兆怀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面向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调整的平台、窗口,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等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金兆怀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经济带,其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进入全国沿海地区整体发展战略视野,表明国家对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视。这对于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布局,促进辽宁全省、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及其与环渤海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有效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意义重大。”
五点一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辽宁调研时强调,国务院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对于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宁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和用好这个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把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
辽宁沿海经济带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毗邻渤海和黄海,面向太平洋,呈“N”字形走势,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内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相连,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外与俄罗斯、蒙古陆路接壤,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临江相望,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
据悉,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概念,是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05年提出的。当时只是辽宁本省的发展战略。4年后的今天,受惠于这一发展战略,辽宁营口、丹东等沿海城市,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
据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起源于该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五点”是指辽宁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州湾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5个重点发展区域,“一线”是指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所辖的21个县、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的沿海地带。
关键地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整体开发的地域。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受到重创,而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但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而且带动整个东北经济增速逆势上扬。
据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提供的数据,2008年东北三省GDP增速全面领先全国、广东及长三角。这一点和前5年情况有很大不同。2003至2005年,东北三省GDP增速普遍低于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3到4个百分点。2006年,除吉林GDP增速(15%)全面超过长三角地区、广东和全国外,辽宁仍低于江苏、广东约1个百分点,黑龙江则低于江苏、广东近3个百分点。2007年情况与2006年类似。
而2008年则不同。东北三省GDP增速均值高达13.4%(辽宁13.1%,吉林16%,黑龙江11.8%),全面超过了广东(10.1%)、上海(9.7%)、浙江(10.1%)和全国(9%)。特别是吉林省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进入全国前三甲。2009年一季度,除江苏GDP增速(10.2%)高于全国(6.1%)外,广东(5.8%)、上海(3.1%)、浙江(3.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吉林则分别高出全国3.5个和3个百分点,黑龙江(6%)与全国接近。
金兆华认为:“东北亚自然资源丰富,资本、科技、人力资源充沛,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我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地区的窗口,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合作的重要战略区域。”
磁铁效应
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沿海带状经济区是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战略的最终目标。也正因为如此,逐步适时地放大“五点一线”,才能使辽宁省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以使“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尽快在国内外合作中占据制高点成为可能。
2008年初,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辽宁省政府本着“依托沿海城镇和各类开发区,有序利用宜港岸线及其周边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逐步形成以滨海公路为连接的多个开发区域的线状布局,建设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海岸线,辐射和带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的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原则,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范围,赋予其相应政策,以此推动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新增了17个政策支持区域,规划总面积701.11平方公里。
事实上,如有关专家所言,由于新纳入的17个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产业基础,它们的加入,初步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由概念走向现实,使得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招商”的优势更加明显并发挥出比只有“五点”更强有力的“磁铁”效应。
金兆怀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面向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调整的平台、窗口,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等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