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道德教育刍议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2011年10月13日下午5:30许,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女孩小王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小王悦不理不睬,冷漠无情。接着小王悦又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相继往来有十八个路人见死不救,扬长而去,无一伸出援手。直到最后一刻, 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把一双温暖的手伸给了小王悦,大家一起送她去医院。但小王悦伤势过重且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医院虽然全力抢救可也无法挽回小悦悦的生命,10月21日零时32分,小王悦离开了人世。“小王悦的悲剧”,引发了全社会的道德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王悦熟视无睹呢?对于道德的关注和讨论以及追问,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自觉,也是文化自觉。“道德重建”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国无道德不兴,人无道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是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岂能只在口头上讲而无实际行动?因此,我想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思想,结合时代的特点,对道德与道德教育进行刍议。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圣神职责
  20世纪80年代,有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联合国开会。他们达成了共识,发表宣言说:“拯救21世纪全人类脱离苦难,最好的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当中,那里才有全人类的希望。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只有在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里才能找到答案。因为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的信念,人们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才是最符合人性人道的。”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根。只要是中国人,多多少少要学点传统文化。不然,外国人会笑我们无知!作为人民教师,更应冲带头学习,吸其精华,学以致用。
  二、道德教育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是,我们当中有很多人说他们自己没有幸福感。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文化道德危机。
  《道德经》里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做些什么?应该怎样进行“道德”教育?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大家深思。
  在我读书的年代,老师讲“道德”,只讲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含义。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含义: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在我国,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道德品格有:爱国、诚信、守法、友善、仁爱、敬业、奉献、公正、平等、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清正廉洁、关爱生命、助人为乐……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一概念之中——道德。”他并且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的最高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再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探讨道德教育也就是探讨整个教育。我们经常讲“教书育人”,就包含有这个意思。国无道德不兴,人无道德不立。学校办学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个道理大家都会讲,可做起来不容易。“道德”教育,应该怎样做?我认为首先要从幼儿园开始,接着是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是大学。道德,教育什么呢?我认为教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外,还应讲点“道德”教育 ,讲点“圣贤教育”。道德最基础的教育该从哪里入手呢?答案是: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他(或她)还会爱谁呢?幼儿园教育应从语言、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始,讲文明,懂礼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初高中要学知识,学文化,学道德,学科学,学方法,悟真理。还要教给学生会自画像,即人生奋斗的总纲领。在《论语·为政篇》中,圣人孔子是这样自我画像的:
  吾十有五而志与学;(决定学习的方向)
  三十而立;(确定一生的原则)
  四十而不惑;(对人生的目标不再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
  六十而耳顺;(能听进不同的意见,乐以忘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越矩。(修身已经达到不管做什么都不违背道,不知老之将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要做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道德金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有“对等原则”。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同样,没有纪律也没有道德。道德的最高标准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让大学生懂得古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人类的灵魂。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帮助大学生大讲道德,觉悟道德,指导大学生自己掌握知识技能,勤于动手动脑,善于生存生活,学会为人处事。
  总而言之,我国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所以,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张旗鼓地宣扬时代先锋。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执法、明确法律的权利和义务的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美好社会道德风尚,早日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理念,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正步入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势在必行。  一、创新教育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从国外的创新教育中得到的启示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心理训练。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近20年来,深入探讨了创造性与智力、个性(即“高素
期刊
学习机会,是在教师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可以获得的有助于其自身学习与发展的各类资源,是微观层面上教育公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教育机会均等在我看来就是指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我们通常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但分组教学往往会失去了生生互动的良好效果,而且分组教学也不能作为经常性的教学模式。因此,我想,在集体教学中把握一个“度”,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能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教学,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新生事物发展的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幼儿思维分为四个阶段,3~6岁的幼儿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幼儿园教学活动形象化、生动化
期刊
一、情景描述  (一)教学片段及课程材料背景  课上我先制造黑暗环境,然后打开台灯,调节使其亮暗发生变化,下面学生很安静的看着我,接着我打开收音机,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大小,所有学生都很认真的在观察,此时我提出疑问,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吗?  然后进行了串联电路特点及相关知识的复习导入,用多媒体先出示例题1,结合黑板上的串联电路公式得出结论,紧接着让学生用手中的电学工具箱进行实验的得出
期刊
在大家的概念当中,你觉得环境能对孩子说什么?环境能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环境即“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环境可以留下孩子学习的轨迹,同时会向孩子阐述之前我知道什么,通过学习我又知道什么,通过环境让孩子发现自己探索的过程,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内容,是课程的一部分,是孩子学习的材料,反应孩子探索发现的过程和事实。  如何为大班幼儿创设会说话的科学区环境,成为我本学期的
期刊
在自主性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时机与方法和幼儿的发展情况是密切相关的。材料投放过多过早,会使幼儿在对活动目标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变得无所适从;材料过少过晚,或许幼儿的兴趣热点就如同昙花一现,再也无法找回。适时适宜地投放调整好材料就如同是“一位随时出现在孩子身边的教师”,既可以支持幼儿的游戏,又对他们的游戏过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我认为:在小班自主性游戏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期刊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而且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而也有些学生不仅平时不努力,即便是到了考试时,还有一副“无关仅要”的表情和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经常逃学。由此引发了我们对“目前中职生的学习心态与目的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的兴趣。于是我们以《中职生学习心态与学习目的的调查研究》为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次问卷调查,共涉及了我校6大专业,
期刊
感化教育就是用思想、道德、情感和事实对学生进行诱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的教育活动或过程,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善教者莫大于化;善化者莫大于文。文者,大哲之思,大德之品,大仁之情,大善之事也。以文化之,如水润物,无形而生,无形而成矣。”也就是说,最好的教育方式莫过于感化,而最好的感化莫过于使学生“文”化,即让学生了解、接受古今中外大哲大智们的科学理论、
期刊
让中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承担起传承、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重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能在中学阶段得以落实,那么必将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与意识形态。落实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课堂的延伸  (一)传统文化教育是校本课程的时代需求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课堂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但是中学语
期刊
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尽管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职业教育已经相当成熟,但事实是进入职高依然多半是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选择。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表示,如果可能还是首先选择读高中、考大学。基于这样的想法进入职高,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心情是忐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他们心中没底。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目标性不强,缺乏动力,学习进取心不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引导他们树立职业自豪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