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认识过程总是有情感相伴的,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探究的意识、科学的精神等情意价值,倡导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授课的各个环节,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感情。把握时机,采取有效的方法,在认知过程中不断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效应的强化,反复渗透积淀,发挥情感教育在认知达标方面和培养优秀品质方面的多重功能。
   一、创设情境,孕育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为了引导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传递的情感。例如,《静夜》是郭沫若的一首著名的现代诗,全诗想象奇特,意蕴深刻,学生粗看似乎好懂,而真正的想要领略其中的深意,又觉得十分不易。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先给学生生动地讲述诗中引用的“鲛人流珠”的精彩神话,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他们感到很有味道,把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这首诗的赏析上来;然后,让学生朗诵全诗,领略诗人描绘的特有的静谧月夜的美景和想象的海雾蒙蒙的天河,以及天河岸边“对月流珠”的鲛人,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诗人在诗中寄托的那种迷惘苦闷、追求向往光明的心境。
   二、深入教材,激发情感
   每一门学科中都蕴涵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作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激发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深一层地体味到作品内在的真、善、美。在文学长廊中,帮助学生:了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风亮节,理解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才大略,感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看一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让学生明白每一句千古不朽的名句,都包含着高尚的民族之魂;让学生在朗读每一句话、每一首诗时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和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感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知道怎样去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好坏等。
   三、三维统一,渗透情感
   新课程中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是主观臆造或人为加上去的,而是教学内容及其生活实际的内在的客观要求和反映。语文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结合观点深入剖析教学材料和生活热点时,教师就是在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输入着一个个成长的“基因”。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认知目标都含有情感成分,这种成分只是蕴涵在认知目标里并没有被具体说明,而且每个情感目标很可能也伴随着一个知识目标。认识领域和情感领域基本上是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一一对应的,认知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认知过程。只有把情感目标落实到每一课的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并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教学中,提升和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华,情感才能真正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总之,在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情感目标无时无处不在。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都隐含着情感目标,但并不包括全部的情感目标。
其他文献
小狗不听话,你就【A醢/B拸】它。   两相比较,哪个写法更规范呢?   《现代汉语词典》有关“醢[hǎi]”的解释为①肉、鱼等制成的酱。②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百度词典有关“拸 [hài]”读音的时候的解释为“动”。   “醢”字从“酉”,从“酉”的字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后来酿酒的原料(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要求经过粉碎之后再做相关处理,所以,后来的“酉”字也继承
期刊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的班级。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品质乃至命运。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就是优秀的班干部(团干部、小组长等)。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是班主任的参谋和助手  班干部生活在班集体,最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最能发现本班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习作本质的回归,强调习作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给学生习作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习作的童心、童真、童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
期刊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多媒体以它独有的声、形、意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习惯养成——影像生成助练姿   提笔即是练姿时。“凡学字,必学执笔”。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与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是教师共同的任务与追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即“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现实中的作文课堂大多数形式单调,多数教师范读例文之后,便坐等其成了。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课缺乏兴趣,作文水平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关键环节在于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环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感受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沃土,是创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止步”的“句号”。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切身体会,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运用“省略号”的几种类型及其功能。   一、自我揣摩,触发情感共鸣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在课尾巧妙地设置情感悬念以弹拨学生的情感
期刊
参与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其宗旨是学生参与、教学高效。在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中,着力强调情感的价值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参与度,以教师的综合素质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参与式教学法更符合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让学生切实参与
期刊
一、平等对话,是构建灵动课堂的基石   在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师生观念,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师生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学生的尊严几乎被抑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不管学
期刊
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为研究“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的语文课”探索了多年。其实,只有把一节语文课上“活”,才算得上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活”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有生命”,所以,教师应该赋予语文课以生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语文课“活”起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被学习兴趣所吸引,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犹如一把熊熊的火,将点燃理
期刊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兴趣,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1、巧妙导课,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个“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