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承担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有着重大社会危害的事件,它与民族精神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利用突发事件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一途径可以通过"两课"教育主渠道、文化熏陶、典型示范、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实施。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民族精神
一、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具有下列共同特征:
第一、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比如自然灾害、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疫情等等。例如:非典,9.11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去年5月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由于造成这些突发事件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就决定了政府、社会、公众、大众传播媒介等对突发事件的预见难度,公众对这类事件一般没有事先的心理准备。
第二、破坏性和机遇性并存。无论何种程度的突发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其破坏性往往表现在人员的伤亡、物质或精神的损失上。突发事件越严重,其危害范围和破坏力就越大,造成的损失也就越惨重。但是,灾难与机遇总是并行的,灾难是危害,也是机遇。
第三、扩散性强,关注度高。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渠道不仅仅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得关心的信息。由于突发事件关系很多个体的切身利益,公众急需了解事件的情况,相互之间相关信息的传播频率、传播速度、数量等等就会急剧攀升,会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想方设法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突发事件与民族精神相互影响:突发事件可以培育、提升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精神
支撑
一方面,突发事件本身能够团结集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奋斗,进而更好地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突发事件中可以锤炼出如下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其一、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勇于抗争,不屈不挠,以大智大勇,战胜大灾大难,这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生成期就已确立的固有品格。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撰文指出:"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起源形成史,就是一部勇于抗争、战天斗地、知难而进,不断超越的民族史诗。"从黄帝立国、大禹治水到修建万里长城;从林则徐禁烟、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从抗击洪水、非典到抗击雪灾、抗震救灾,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积淀和升华,使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得以延续。正如今年南方雪灾发生时,温家宝总理在南昌与大学生一起吃年夜饭时所说:"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艰难困苦,不屈不挠而不溃散,是在不断同各种灾害和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成长和进步起来的。……"。其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也称为民族内聚力。它是衡量一个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社会学相关理论认为,外来压力的大小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群体受到的外部环境威胁越大、造成的影响和压力也越高,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强。一次次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我们的凝聚力,也锻造了我们的凝聚力。其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和支持,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尊重、维护和关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顾全大局、互助合作的精神,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共进、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大地奔涌空前规模的爱心热流,让世人称颂。成都数百"的哥"冒着余震赶往都江堰抢救伤员;南京拾荒老人把零钱换成百元钞票塞进募捐箱;许许多多城市,献血长龙将血站"挤爆";一笔笔"特殊党费",表达着7300万党员的忠诚;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爱的奉献》募捐现场,短短4小时募集15亿元;各式衣着各方口音,近20万志愿者奔向灾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手……"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国际舆论纷纷赞叹中国民众"井喷式"热忱。俄新社赞誉:"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还有忠于天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尊重生命、人性挺立的精神;公民品格、国民意识的精神;等等。
另一方面,正是这些在突发事件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民族精神,成为克服困难、胜利前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来说,既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又具有激励奋斗的动力作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越是在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越是在艰难险阻、天灾人祸的突发事件面前,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表露越是充分。正是民族精神的感召和鼓舞,我国在近十年时间里,先后取得了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等斗争的伟大胜利。这种民族精神是克服困难、胜利前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全民族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源"。
三、利用突发事件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几点建议
第一、抓住"两课"教育主渠道,仔细分析突发事件,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培育与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高校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即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在相关课程中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教师不仅要上好如"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第二、抓好文化熏陶,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分重要的、也是为实践证明十分有效的是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形式。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⑩通过文化、文艺的手段弘扬民族精神,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人们的精神产生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影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般指的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员工所广泛认同的大学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环境和课外文化活动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的普遍性、群众性、科学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民族精神培育方面有着其它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如校报、报刊、广播、电视、板报、橱窗、校园网和各种社团)的作用,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学生们急切地想了解事件地真相、内容以及进展情况。
第三、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先进事迹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典型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感染力。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们可信、可亲、可学。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因此,在大学生中要重视学习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注意发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并善于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树立楷模,加强示范引导,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张思德、白求恩、董存瑞、刘胡兰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在和平建设时期,有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等一批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以来,有张海迪、蒋筑英、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十六大以来,有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方永刚、袁隆平等重大典型;在各种突发事件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如抗洪英雄李向群、高建成,抗非典英雄邓练贤、钟南山,还有当前汶川地震中的教师谭千秋、军人王洪刚、武警陆苇等等,他们的精神,都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加大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动员和主动引导,让他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弘扬和践行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当然,我们要注重典型的多样性,发现和总结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要把宣传"精英"典型和宣传"平民"典型结合起来,把宣传崇高思想境界与宣传良好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们既能从杰出人物的高尚品格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又能从身边的凡人小事上体会到不平凡的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以做到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以及环境影响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上好政治理论课,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及自我教育等方式,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握先进文化,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紧跟形势,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以此自觉培养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不断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同时,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感人场面和动人情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升华为民族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培育民族精神,进而弘扬民族精神。实践证明,利用一些特殊的机遇和活动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组织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地、烈士纪念碑、革命战争重要战役纪念设施、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这些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也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从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比如,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各地高校学子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为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还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们奔赴灾区,参与维持灾后秩序、安抚灾民情绪,统计灾民个人资料,搬运和派发水、食品等各项工作,并配合当地政府,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帮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宣传灾后的卫生防疫知识。大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展现出大学生的时代风采,也自觉塑造起团结、拼搏、奉献、关爱等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9卷,第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作者简介:徐碧英(1971--),讲师,乐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民族精神
一、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具有下列共同特征:
第一、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比如自然灾害、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疫情等等。例如:非典,9.11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去年5月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由于造成这些突发事件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就决定了政府、社会、公众、大众传播媒介等对突发事件的预见难度,公众对这类事件一般没有事先的心理准备。
第二、破坏性和机遇性并存。无论何种程度的突发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其破坏性往往表现在人员的伤亡、物质或精神的损失上。突发事件越严重,其危害范围和破坏力就越大,造成的损失也就越惨重。但是,灾难与机遇总是并行的,灾难是危害,也是机遇。
第三、扩散性强,关注度高。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渠道不仅仅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得关心的信息。由于突发事件关系很多个体的切身利益,公众急需了解事件的情况,相互之间相关信息的传播频率、传播速度、数量等等就会急剧攀升,会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想方设法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突发事件与民族精神相互影响:突发事件可以培育、提升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精神
支撑
一方面,突发事件本身能够团结集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奋斗,进而更好地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突发事件中可以锤炼出如下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其一、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勇于抗争,不屈不挠,以大智大勇,战胜大灾大难,这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生成期就已确立的固有品格。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撰文指出:"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起源形成史,就是一部勇于抗争、战天斗地、知难而进,不断超越的民族史诗。"从黄帝立国、大禹治水到修建万里长城;从林则徐禁烟、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从抗击洪水、非典到抗击雪灾、抗震救灾,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积淀和升华,使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得以延续。正如今年南方雪灾发生时,温家宝总理在南昌与大学生一起吃年夜饭时所说:"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艰难困苦,不屈不挠而不溃散,是在不断同各种灾害和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成长和进步起来的。……"。其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也称为民族内聚力。它是衡量一个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社会学相关理论认为,外来压力的大小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群体受到的外部环境威胁越大、造成的影响和压力也越高,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强。一次次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我们的凝聚力,也锻造了我们的凝聚力。其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和支持,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尊重、维护和关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顾全大局、互助合作的精神,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共进、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大地奔涌空前规模的爱心热流,让世人称颂。成都数百"的哥"冒着余震赶往都江堰抢救伤员;南京拾荒老人把零钱换成百元钞票塞进募捐箱;许许多多城市,献血长龙将血站"挤爆";一笔笔"特殊党费",表达着7300万党员的忠诚;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爱的奉献》募捐现场,短短4小时募集15亿元;各式衣着各方口音,近20万志愿者奔向灾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手……"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国际舆论纷纷赞叹中国民众"井喷式"热忱。俄新社赞誉:"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还有忠于天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尊重生命、人性挺立的精神;公民品格、国民意识的精神;等等。
另一方面,正是这些在突发事件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民族精神,成为克服困难、胜利前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来说,既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又具有激励奋斗的动力作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越是在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越是在艰难险阻、天灾人祸的突发事件面前,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表露越是充分。正是民族精神的感召和鼓舞,我国在近十年时间里,先后取得了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等斗争的伟大胜利。这种民族精神是克服困难、胜利前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全民族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源"。
三、利用突发事件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几点建议
第一、抓住"两课"教育主渠道,仔细分析突发事件,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培育与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高校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即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在相关课程中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教师不仅要上好如"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第二、抓好文化熏陶,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分重要的、也是为实践证明十分有效的是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形式。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⑩通过文化、文艺的手段弘扬民族精神,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人们的精神产生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影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般指的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员工所广泛认同的大学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环境和课外文化活动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的普遍性、群众性、科学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民族精神培育方面有着其它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如校报、报刊、广播、电视、板报、橱窗、校园网和各种社团)的作用,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学生们急切地想了解事件地真相、内容以及进展情况。
第三、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先进事迹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典型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感染力。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们可信、可亲、可学。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因此,在大学生中要重视学习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注意发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并善于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树立楷模,加强示范引导,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张思德、白求恩、董存瑞、刘胡兰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在和平建设时期,有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等一批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以来,有张海迪、蒋筑英、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十六大以来,有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方永刚、袁隆平等重大典型;在各种突发事件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如抗洪英雄李向群、高建成,抗非典英雄邓练贤、钟南山,还有当前汶川地震中的教师谭千秋、军人王洪刚、武警陆苇等等,他们的精神,都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加大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动员和主动引导,让他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弘扬和践行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当然,我们要注重典型的多样性,发现和总结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要把宣传"精英"典型和宣传"平民"典型结合起来,把宣传崇高思想境界与宣传良好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们既能从杰出人物的高尚品格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又能从身边的凡人小事上体会到不平凡的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以做到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以及环境影响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上好政治理论课,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及自我教育等方式,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握先进文化,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紧跟形势,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以此自觉培养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不断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同时,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感人场面和动人情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升华为民族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培育民族精神,进而弘扬民族精神。实践证明,利用一些特殊的机遇和活动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组织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地、烈士纪念碑、革命战争重要战役纪念设施、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这些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也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从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比如,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各地高校学子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为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还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们奔赴灾区,参与维持灾后秩序、安抚灾民情绪,统计灾民个人资料,搬运和派发水、食品等各项工作,并配合当地政府,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帮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宣传灾后的卫生防疫知识。大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展现出大学生的时代风采,也自觉塑造起团结、拼搏、奉献、关爱等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9卷,第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作者简介:徐碧英(1971--),讲师,乐山师范学院政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