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还须细无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结晶,而当代中学生很少能认识到它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很少有学生会去理解和接近它。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想尝试着从戏曲教育出发,深层挖掘它的历史和艺术魅力,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结合实践,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肩上承载的文化传承重任,由此及彼渗透到其他的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去。
  【关键词】戏曲 传承 民族音乐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98-02
  缘起
  最近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教学机会,给远在法国的华侨孩子上戏曲课,半个月20堂课,活动宗旨——传播中华文化,让全世界的华人都为华夏文明骄傲。从教学的角度来说需要寻求一个能让孩子们很快融入并尝试实践这个民族瑰宝的途径;从另一角度来说担负了将这个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华人血液里发扬光大的责任,顿时使命感油然而生。戏曲算是我的个人爱好,平时爱哼唱一些经典的段子,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瑰宝我进行了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结合实践演唱学习,从中发现了许多以前未察觉或没有真正认识到的艺术价值,最后在实际运用中收获甚喜,至少让这些从小在异国环境中长大的华人孩子有了一份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和认知度。
  由此我想到了我平时的音乐教学,想到了我们所面对的当代中学生,他们是未来中国文化的最有力继承者推动者,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太多使命和责任,而民族文化需要像是一个烙印,在多元文化刺激的当下走入他们心中,才有可能传承和振兴,音乐老师在其中不仅承担着教学传播任务,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层引导者,个人的力量虽然非常有限,但希望在高中生涯这个最重要的理性认知形成及价值观民族观定型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引领作用。
  现状
  纵观中学的音乐教学现状,在鉴赏课本中用了一个单元两节课的内容来开展京剧艺术的教学,选学模块《音乐和喜剧表演》有整整一个单元的六节课的内容是关于中国戏曲的,可见这一内容是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和同行们交流时却发现,很多老师因为各种原因简化压缩了教学,甚至有的直接跳过了这一课,选学模块能开展起来的也非常少,这种情况一方面和音乐教师自身的认知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教师们并没有认识到这块内容的价值和意义,音乐教师尚且如此,那何谈振兴何谈传承呢?
  鉴于以上原因我进行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戏曲艺术对中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唤醒作用到底有多少?民族艺术振兴和传承的连带效应如何从戏曲鉴赏开始?怎样从平时的教学和艺术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等等。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是综合艺术的精华,审美的结晶。
  戏曲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而存在,然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它是历史、文化、审美观、价值观的艺术浓缩,从戏曲出发的民族音乐教育首先应该对它有正确全面的认知。
  所谓戏曲艺术——“包含精神,审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剧艺术等等,作为文化的观念层面,构成某一种文化特色的价值体系。戏曲对于中国文化,意义尤其重大,不仅一般地形成中国文化的價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纵观戏曲的历史,它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繁荣革新到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经历了1500多年的时间,这漫长的过程就像一部艺术长歌向我们展现了华夏文明的进程,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它是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所以一方面它是祖国丰富民族音乐的大集合,另一方面它是民族音乐结合艺术表演的综合体现,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的艺术审美。“始于离者终于和”,集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于一身的艺术表现。“谓以歌舞演故事”,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表现生活,用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于是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二、学生担负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教师须重新认识戏曲艺术教学价值。
  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京剧也被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戏剧92项;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戏剧46项;这一组组数据都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些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急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保护和传承。
  在这里我所说的传承并不是让普通学生都去学戏,去学习唱、念、做、打,也不是让他们去捧着书本学习戏曲史戏曲理论,而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想和意识的传承,让普通的学生知道戏曲艺术的魅力,作为中国人为它是本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而感到自豪骄傲,从而懂得去欣赏,主动去欣赏,用一颗充满使命感的心去体会,这才能去谈继承和发扬。
  有一段出现在小学阅读指南中的文字“根据20世纪80年代编撰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在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394个戏曲剧种,“文革前”有360个剧种活跃在各地各民族戏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有上万种,仅京剧就有传统剧目5000多种,但近几年来戏曲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统计,我国的戏曲剧种在2004年已经减少到270种,几乎平均每年都有剧种在消失。”这段文字说明教育部根据这样令人担忧的戏曲发展状况非常重视并且倡导戏曲教学,从小学到初中,在音乐课本中都有关于京剧的学习内容,从学唱到欣赏内容丰富,然而到了高中上到京剧这一章节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会说从来没有听过或接触过这种艺术,有的同学甚至在根本无认知的情况下随大流抗拒和厌恶戏曲的学习,这种状况确实让人非常痛心和担忧。   但据我了解其实孩子们并不是不愿意或真的抗拒戏曲艺术,也并不是不能接受这种古老而深邃的语言,甚至对于艺术大多数孩子是渴望的,下面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就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触动一:文化部为中学生推出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于是一批知名的艺术团体把一些优秀艺术作品带到了校园,有交响乐专场、器乐专场、民乐专场,可同学们的反应普遍比较平淡,但一次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我校专场演出,同学们却反响异常强烈,舞台上华丽的唱腔,美丽的身段,跌宕的剧情,极富感染力的表演把孩子们一个个都镇住了,长时间的鼓掌喝彩,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场景,也许是因为茅威涛等表演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也许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越剧艺术,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和艺术家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表达了很想接近感受学习越剧艺术的愿望,其中表达最多的就是“学业繁重苦于没有机会没有条件学习,平时可以接触这种民族艺术的机会太少,能接触名家表演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不禁让我感叹,是啊,如果经常有这样的普及性高水准的演出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真正的艺术,我们还会担心我们的瑰宝会流失会后继无人吗。
  触动二:因为个人喜好我经常会去看一些戏曲演出,有京剧、越剧、昆曲的表演,大多数情况下欣赏的观众都是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比较少,有时传统折子戏看的年轻人就更少了。但有一次看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时候,发现大多数观看的都是年轻人,甚至还看到了一些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在认真观看,虽然知道白先勇先生创作的青春版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近并喜爱昆曲艺术,但就昆曲的大雅而言本身比京剧越剧更让人难以理解和接近,有如此多的年轻人来捧场,甚至作为一种时尚和修养的标志,在各大媒体竞相报到,这是让我没想到的,后来了解到,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有学习中文的,也有专业学习者,更多的是热血的文艺青年,他们将《牡丹亭》作为一部必看艺术作品,把看《牡丹亭》作为一门艺术必修课前来瞻仰学习,在很多大学校园《牡丹亭》的普及演出常常一票难求,白先勇先生认为,“任何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年轻的观众,没有现在的年轻知识分子来关注,这种表演艺术的生命力就不会持续。我有一个信念,我认为美的艺术是普世的,是有普世价值的,如果我能做一部很美的昆曲,可能就会吸引大学生来看。” 这是戏曲文化普及提高认知的成功范例,这种良好的文化取向对年轻人是一种极好的引导,让他们明白最时尚最酷最牛的不是流行、摇滚,而是我们老祖先留下的艺术,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这两件事让我心中暗暗燃起了希望和憧憬,给我的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怎样让我的教学带给学生们正确的文化引导,怎样从戏曲入手渗透这种教育理念,如何让民族音乐的欣赏成为一种习惯和“时尚”。
  三、从戏曲出发的民族音乐教学尝试。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音乐课堂,创新戏曲教学。
  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音乐鉴赏课都还是音乐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要整体的提高审美意识,首先还要立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戏曲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本中的内容虽然只有两节课,但它在整个鉴赏教学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前几个单元民族音乐学习的一个综合性总结和延伸,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京剧的内容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通过两堂课有一个新的认识,必须要突破以往的教学常规,为了让这两堂课上的精彩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我做了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不是那种为上公开课展示课式的“作秀”,也不为功利,只是想看看认真用心的做一个戏曲鉴赏的专题最终能为学生和自己带来什么收获。
  结合教科书我开始寻找资料,好的素材对于一堂成功的鉴赏课至关重要,而教材所提供的影音都过于陈旧,要让学生引起兴趣很难,无意中我看到了央视为纪念京剧诞生200周年而拍摄的大型原创纪录片《京剧》,让我惊艳又惊喜,“央视纪录片频道经过两年筹备与摄制,秉持一种基于历史的冷峻和理性,这样的情感基调,将相对可信地陪伴觀者,更加真切地看到时代带给京剧的呵护或伤害、感知京剧作为我们‘国粹’的高贵与不凡,从而让更多的人找回久违的认同、甚至多少悟察一条关于‘振兴’的路。”我一口气把八集的内容看完了,被它梳理的京剧脉络,唯美的画面,感性与理性的独特视角所深深吸引,这样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给我带来了震撼相信也一定会给学生带去不小的震撼。纪录片的好处是真实、深层的解读,这给我提供了相当好的素材。但问题是八集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要在两堂课中将这些东西消化浓缩我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
  于是对于素材的取舍是上好戏曲鉴赏课的关键,我再次研读课本和素材,开始尝试用一条主线将两堂京剧课串联,摈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种电影场景式的讲述来上这个课,去掉了我认为相对对学生引导作用比较少的内容,从第三集的《借东风·传承》出发,从同龄人的艰苦学戏画面入手,“十年能出一个博士,十年出不了一个好演员”的标题做引导,抛开那些理论和概念性的东西,画面和故事一开始就让学生对京剧的肃然起敬;紧接着用了第四集《大登殿·绽放》的思路,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开始一步步呈现,古老京剧登上世界舞台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在一个个画面中展现;接下去我将《生死恨·抗争》和《荒山泪·江湖》两个篇章结合起来讲述京剧在特殊年代的生存和血泪,最后是京剧的当下——《群英会·新生》中国京剧的现状,在世界的地位。
  两堂课的内容满满当当,我讲得不多,但同学们看得真切,听得真实,很多画面让同学们热泪盈眶,很多作品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台下十年的功力,艺术家千锤百炼华丽柔美的唱腔是中国艺术文化多少的沉淀。
  接下去我还安排了一堂京剧体验课,让同学们从身、眼、手、法、步中去实际体验感受京剧,然后让同学们跟唱了课本中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效果一下子凸显了出来,之前的传统教学同学们大多不愿意动、不愿意唱,课经过两堂课的精神洗礼,孩子们明显是主动的参与体验,这让我大受鼓舞,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学有了更多的憧憬。   2.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机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加强民族意识。
  因为这几堂课的学习还有一些同学对京剧意犹未尽,于是他们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还邀请我作为指导老师,研究的课题叫《中国京剧的过去和未来》,目前虽然还在研究阶段,但制作调查问卷,图书馆查阅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学校方面也为学生们尽可能多的提供学习机会,因为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强烈反响,在学校努力下我们成为了杭州市越剧教育基地,同学们接触越剧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一些越剧表演艺术家不定期会来学校讲学,学校还因此开设了专门的越剧选修课,专门聘请了小百花越剧团的艺术家和浙江省艺校的专业老师为学生们授课,这一度成为了学生追捧的课程,在学期结束的汇报课上很多同学都能像模像样带身段地演唱一些著名唱段,对于越剧的认识也从一开始的远观变成了亲历。这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只是越剧的学习,更是民族文化的洗礼。
  在一些同学的发起下还成立了学生戏曲社,他们会经常邀请一些艺校的学生来交流,还会组织各种活动,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让校园的民族艺术氛围越来越好。
  3.音乐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身素养。
  作为音乐老师,虽然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酷暑寒冬苦练功,但要上好戏曲课要下很多的功夫,因为在大学时大多数老师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最多就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和热情自我揣摩。多看多听多思考是必须的,当然自我激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触动也许我也会像大多数老师那样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进行这块教学,也没能意识到民族音乐教学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文化传承负有的责任和使命,所以要给自己适度的压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教学和自己的个人爱好,我专门到艺校去听他们的专业课,专门去向一些名家学戏,参加了几期著名表演艺术家的越剧培训班,收获非常大,经常有机会去观看戏曲表演进行戏曲交流,这对我的艺术修养提升帮助非常大,也让我从心底对这种民族艺术感到自豪和骄傲!
  综上所述我将戏曲教学作为了一種渗透源,希望这种教学能映射到更多的民族音乐教学中去,更希望它能成为一种意识的激发,让更多的同学真正明白那句常挂在嘴边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教学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不断努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年12月
  [2]《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年
其他文献
【摘要】越剧是传统的,微课是现代的,微信是流行的,三者结合在一起,成为“越剧移动微课”。笔者以越剧史《施家岙女子越剧科班诞生》微课为例,对越剧移动微课的受众、推送平台、设计要素、制作技巧和应用等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越剧移动微课 越剧生态涵养 设计 制作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34-02  引言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客观上阐述我国部分高校长期以来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上比较注重理论知识,而在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则不够重视。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判断一件平面设计的作品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其创新的程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进行平面设计教育工作的核心。所以,以宁德师范学院平面设计课程为例,探讨用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
期刊
【摘要】互联网+教育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微信在中职电子技能实训教学还在进行体验与探索。笔者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利用微信这种移动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间的交流方式、教学理论,提高了教师现代化信息教育教学水平。所以笔者就微信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微信 电子技能实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变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双方的互动性和教学成果的时效性。笔者以《钻井液工艺原理》课程为例,从案例选取、划分小组、总结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案例教学法的探索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在应用核心、原则和局限等方面得到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探索应用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42-02
期刊
【摘要】在服装专业课改的浪潮中,我校最先做出了课堂教学一体化的改革。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场地,每个从事服装专业的一线教师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希望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快乐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乐活我们的中职课堂,唤醒每个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和个性。为此我校专业教师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同仁们分享并共勉。  【关键词】服装一体化 教学创新 乐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与企业结合起来,技能大赛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产教结合,解决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更是推动了专业建设。本文以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修专业为例,介绍了技能大赛促进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依托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技能大赛 汽修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
期刊
【摘要】本文以黔东南州为例,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教育政策、教学能力、培训效果以及软硬件设施等。然后针对这几个方面分别作出探究,寻找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黔东南州中小学 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运用 现状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和机遇,能否抓住机会,挑战机遇,其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否具备了创业能力及创业素质,本文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视角出发,分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提出创业实战下的,电子商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 创业能力 教学模式 一体化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五步教学法”在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入手,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设置教学质量观测点,结合专业和课程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共性化和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从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获取观测数据,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教学质量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处理,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反馈,实现教学质量的闭环监控,及时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纠偏调控,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船员适任岗位职业及毕业生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业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建设需要三个方面归纳航海类专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和省政府关于应用型试点专业转型和国际海事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航海类高校专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结构,构建课程体系,最终形成教学大纲。  【关键词】船员适任岗位 应用型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