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情人节”和“圣诞节”为主的西方节日以其新颖性和时尚性传入中国,很快赢得中国年轻一代的喜爱和追捧。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以其高度的多元文化包容心态迅速接受了西方节日,中西方节日在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心中共生共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如何认知中西方节日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文化价值取向问题。
关键词:文化自信;价值观;文化包容
一.引言
文化搭载着信息通讯的快车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文化传统本原,所以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可能性是极大的,文化冲突现象跨越时间和空间总会存在,以圣诞节、感恩节为代表的西方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日渐低迷的情况下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高速发展。此研究旨在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导向,以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受文化冲突最为强烈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突破口,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待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立场与态度,进而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在面对节日文化发展时的态度和期盼。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包容
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文化交流逐渐衍生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接触中,产生了很好的文化交流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各文化主体之间须有很强的文化生产力,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须有文化自主权。各国文化的交流一般只会发生在各自尊重对方的前提条件下。因此,文化入侵现象,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现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中,“东学西渐”的光荣史与“西学东渐”的落后史并存。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的趋势向纵深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西方节日随之盛行中国。而西方节日的到来在丰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不仅丰富和繁荣了中国的节日文化,而且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人们在庆祝西方节日时,可以体验异域文化,缓解生活压力,丰富生活情调,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1]
三.传统节日和文化自信
“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定义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并通过学习代代相传,[2]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延续的血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人民对于国家、民族以及地区在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传统、精神追求以及价值体系所怀有的高度认同感、自豪感,并且愿意、乐意,自觉对文化进行传承、发扬和创新。[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通讯技术与信息共享时代的发展让国民逐渐接触到了丰富而新鲜的西方文化,外交的开放与中国人民的文化包容心态使得国民接触与认识了更多的与中华传统文化不同的西方文化。在多文化共存的大背景下,树立与坚持文化自信,应当是多数国民的文化价值选择。
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獨特的精神气质,显示着中华人民蓬勃向前的精神气魄,是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文化自信就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包容和开放心态,客观看待中西文化差异与竞争,不盲目崇尚,更不盲目抵制。始终保持大国应有的谦逊姿态,做好传统文化的扬弃,真正把复兴之邦文化自信的样子在每一个中国人民身上树立起来。
四.问卷设计与调查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石家庄市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线上调查问卷回收90份,线下调查问卷回收50份,问卷范围涵盖了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以及河北科技大学。
2.调查目的
这次项目的实施重点在于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选择,通过该专业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选择这一表面现象分析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价值取向。
项目研究组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自身对待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行为选择,从调查中总结经验与建议。
3.调查数据
问卷共十二道问题,包括:(一)为什么庆祝西方节日?(二)认为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西方节日是否会对我国文化产生影响?(四)更喜欢西方节日还是中国传统节日?(五)了解的西方节日有哪些?(六)是否了解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七)是否在西方节日进行庆祝活动?(八)对西方文化持有的态度?(九)是否赞成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十)是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十一)对中国节日持有怎样的态度?(十二)是否认为传统节日会淡化?
调查结果表明:8.89%非常了解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67.78%了解一点;23.33%不了解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11.11%经常庆祝西方节日;80%偶尔会进行庆祝;8.89%从不庆祝西方节日;6.67%喜欢西方文化;51.11%认为西方文化新奇,有意义;30%对西方文化持从众态度;12.22%认为西方文化很无聊;33.33%赞成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61.11%不赞成,但可以理解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5.56%对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持不赞成态度;42.22%非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85.3.33%不过传统节日;21.22%认为传统节日会淡化;78.89%认为传统节日不会淡化。
大部分受采访学生表示,庆祝西方节日只是因其时尚性,有趣性和丰富性而从众过节的表现。对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无过多了解。由于缺乏时代气息的传统节日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那些主题鲜明、风格现代的西方节日能很快博得大学生的欢心。相反,虽然觉得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西方节日略显单调,但是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有较多的了解。并且在每个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会和家人,同学一起以该节日特定的文化活动为基础对其进行庆祝。
4.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项目调查组发现: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西方节日在被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心中更加有分量。虽然是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高潮的前沿,虽然学习西方文化是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专业要求,但是他们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中国传统节日在自己心中的文化主体地位,西方节日和文化只是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的调味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本土文化的热爱远远超过对西方文化节日的喜欢。
项目研究小组进行了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待中西方传统文化态度现状的总结,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节日文化发展中的夙愿与期盼,对其表现的较强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行为认同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校应当重视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观点与建议。
五.结语
本次研究调查结果激发了对其他专业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与重视,为后期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当代大学生应当更好地响应党中央对于当代传承中华文化的号召,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的观念,切实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长久坚实的文化自信力量。
参考文献
[1]贾晓锋.西方洋节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
[2]贾玉新,1997;Bates and Plog qtd in Samovar,Porter,& Stefani,2000;Samovar and Porter 2007.
[3]邵超,王长春.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选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
[4]范峰章.立起复兴之邦文化自信的样子[N].中国边防警察,2018-1-2(3).
关键词:文化自信;价值观;文化包容
一.引言
文化搭载着信息通讯的快车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文化传统本原,所以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可能性是极大的,文化冲突现象跨越时间和空间总会存在,以圣诞节、感恩节为代表的西方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日渐低迷的情况下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高速发展。此研究旨在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导向,以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受文化冲突最为强烈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突破口,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待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立场与态度,进而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在面对节日文化发展时的态度和期盼。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包容
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文化交流逐渐衍生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接触中,产生了很好的文化交流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各文化主体之间须有很强的文化生产力,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须有文化自主权。各国文化的交流一般只会发生在各自尊重对方的前提条件下。因此,文化入侵现象,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现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中,“东学西渐”的光荣史与“西学东渐”的落后史并存。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的趋势向纵深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西方节日随之盛行中国。而西方节日的到来在丰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不仅丰富和繁荣了中国的节日文化,而且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人们在庆祝西方节日时,可以体验异域文化,缓解生活压力,丰富生活情调,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1]
三.传统节日和文化自信
“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定义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并通过学习代代相传,[2]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延续的血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人民对于国家、民族以及地区在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传统、精神追求以及价值体系所怀有的高度认同感、自豪感,并且愿意、乐意,自觉对文化进行传承、发扬和创新。[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通讯技术与信息共享时代的发展让国民逐渐接触到了丰富而新鲜的西方文化,外交的开放与中国人民的文化包容心态使得国民接触与认识了更多的与中华传统文化不同的西方文化。在多文化共存的大背景下,树立与坚持文化自信,应当是多数国民的文化价值选择。
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獨特的精神气质,显示着中华人民蓬勃向前的精神气魄,是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文化自信就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包容和开放心态,客观看待中西文化差异与竞争,不盲目崇尚,更不盲目抵制。始终保持大国应有的谦逊姿态,做好传统文化的扬弃,真正把复兴之邦文化自信的样子在每一个中国人民身上树立起来。
四.问卷设计与调查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石家庄市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线上调查问卷回收90份,线下调查问卷回收50份,问卷范围涵盖了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以及河北科技大学。
2.调查目的
这次项目的实施重点在于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选择,通过该专业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选择这一表面现象分析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价值取向。
项目研究组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自身对待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行为选择,从调查中总结经验与建议。
3.调查数据
问卷共十二道问题,包括:(一)为什么庆祝西方节日?(二)认为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西方节日是否会对我国文化产生影响?(四)更喜欢西方节日还是中国传统节日?(五)了解的西方节日有哪些?(六)是否了解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七)是否在西方节日进行庆祝活动?(八)对西方文化持有的态度?(九)是否赞成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十)是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十一)对中国节日持有怎样的态度?(十二)是否认为传统节日会淡化?
调查结果表明:8.89%非常了解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67.78%了解一点;23.33%不了解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11.11%经常庆祝西方节日;80%偶尔会进行庆祝;8.89%从不庆祝西方节日;6.67%喜欢西方文化;51.11%认为西方文化新奇,有意义;30%对西方文化持从众态度;12.22%认为西方文化很无聊;33.33%赞成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61.11%不赞成,但可以理解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5.56%对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持不赞成态度;42.22%非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85.3.33%不过传统节日;21.22%认为传统节日会淡化;78.89%认为传统节日不会淡化。
大部分受采访学生表示,庆祝西方节日只是因其时尚性,有趣性和丰富性而从众过节的表现。对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无过多了解。由于缺乏时代气息的传统节日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那些主题鲜明、风格现代的西方节日能很快博得大学生的欢心。相反,虽然觉得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西方节日略显单调,但是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有较多的了解。并且在每个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会和家人,同学一起以该节日特定的文化活动为基础对其进行庆祝。
4.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项目调查组发现:中国传统节日相对于西方节日在被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心中更加有分量。虽然是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高潮的前沿,虽然学习西方文化是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专业要求,但是他们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中国传统节日在自己心中的文化主体地位,西方节日和文化只是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的调味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本土文化的热爱远远超过对西方文化节日的喜欢。
项目研究小组进行了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待中西方传统文化态度现状的总结,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节日文化发展中的夙愿与期盼,对其表现的较强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行为认同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校应当重视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观点与建议。
五.结语
本次研究调查结果激发了对其他专业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与重视,为后期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当代大学生应当更好地响应党中央对于当代传承中华文化的号召,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的观念,切实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长久坚实的文化自信力量。
参考文献
[1]贾晓锋.西方洋节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
[2]贾玉新,1997;Bates and Plog qtd in Samovar,Porter,& Stefani,2000;Samovar and Porter 2007.
[3]邵超,王长春.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选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
[4]范峰章.立起复兴之邦文化自信的样子[N].中国边防警察,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