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尔赫斯的鼎鼎大名向来是为人所称道的,于我,他是自初中起便顶着一顶“书斋型作者”的帽子在我脑海中和钱钟书并排立着的,然而或许碍于我长期以来任性的执着于古典文学的范畴,直至多年以后我步入大学校园、步入中文系的门槛,我对于这位伟大的‘世界性作家’、‘文学游戏说大师’的印象仍停留在那一句话中——“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①真正意义上认真接触博尔赫斯,是在何云波老师的外国文学课上,我不得不坦诚我最初是抱着应付公事的态度,十分勉强的借了博尔赫斯的文集回来,企图悠游闲暇的把之当做一件随意的消遣。但当我随着主人公余准踏过那條“潮湿的弯弯曲曲的小径”,走入那藏有“黄绢装订的手抄本《永乐大典》逸卷”的书房,当我跟着他的目光扫过那些陈列的“青铜凤凰”和“红瓷花瓶”,这些显而易见的散发着古老的中国气息的玩意儿,这些幽灵似的再一次出现在我的文本中的古典的意象,几乎是一下子就攫取了我的目光。这简直就像在异国他乡忽逢故人,还是耳鬓厮磨熟的不能再熟的故人。这种奇异的喜悦刹那点燃了我的兴趣,我随之依稀记起他对于不同国度文学那种广泛的涉猎,尤其对于这块覆盖着神秘面纱的文明古国绮丽的幻想。这件事激发我莫大的热忱,如同找到了水隙的游鱼一般,我开始乐此不疲的尽量全面搜寻他的著作中涉及中国元素的部分。于是《红楼梦》、《聊斋志异》、《易经》、《庄子》,园林、八卦、围棋、长城……我的老朋友们纷纷然以熟悉而又陌生化面貌一一闪现在我眼前。我似乎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遥远的东方古老国度,是如何在这位终其一生未曾踏足却始终抱有无限憧憬的伟大西方学者头脑中形成一个神秘的玄想符号,似乎它巨大的魅力更像一位手持风铃的吉普赛女郎,而非它在国人心目中那怀抱四书五经的儒家夫子形象。
博尔赫斯基于他惊人的阅读量与多语言角度的优势,很早便大量的阅读了中国各类经典著作,他的夫人曾回忆道:“现在我还保留着博尔赫斯16岁时读的一本德文版的中国哲学抒籍,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先生当年写的批注和笔记,而且还标明了阅读的日期。”②正是这些古代智慧的结晶使他照见了中国想象幽深玄奥的光彩,我几乎都能想象当他读到诸如“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等光射万古的字句时,中国作为一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会在他心中被镀上多么奇妙炫人的光影,宛如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这些有着致命吸引力的思想一定使他着了迷,才会令他曾一度动情地说道:“我有一种感觉,我一直身在中国!”博尔赫斯以“几乎没有尽头”的玄式评价赋予被我们更多认为是反应封建的、具有现实性的著作《红楼梦》,他面对《红楼梦》时仿佛面对着他心中的《沙之书》般,那 “循环往复、生生不已、幻为无限”正是他为之着迷的玄秘神幽的中国气息,这使得他在阅读中好似“迷了路”,并以此激活了他那著名的“迷宫”理论。
或许是他那好古而精深的玄思巧妙契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某种秉性,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涉猎透过文学的领域深入到了政治、哲学乃至于世界观等多个层面。我无法在短时间内研读他所有的作品,但我仍然在他的只言片语的资料与简短的诗行中,深刻的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老庄哲学、易经八卦,有着远超许多中国学者的独到见解与诚赤的热忱。他在诗文中多次提到《易经》并把它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最高智慧象征,在博尔赫斯心中,那用六道虚实的线条组成六十四爻几乎可以说包罗了宇宙万象,而那“简易”交织而成的“变易”与其中蕴含的“不易”,也恰如一个与博尔赫斯自身的时空理念想吻合的‘终极真理’。除此之外,何老师曾在课堂提及的一点也尤为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这位从未到过中国,也并未拜师学艺的博尔赫斯对围棋这项精深的中国“君子六艺”,似乎有着浑然天成的向往与喜爱。在他《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斯蒂芬·艾伯特曾问主人公:“有一个谜语,他的谜底是棋;在这个谜语中,禁止使用哪个字?”,余准答道:“就是棋这个字。"故而围棋也成为了博尔赫斯的核心意象迷宫的另一种玄妙的象征。我甚至找到他专门为围棋所做的那首诗歌拜读,我想也许正是围棋中蕴含的天地宇宙的哲思与那些交错衍生形成的网格使得他着了迷。那些黑白的棋子与横纵线条上演着世间万物运行不悖的缩影,天圆地方象征着时空宇宙,行棋对弈则映射着乾坤运转的法则规律。如同阴阳二气的冲突交合以生万物,所有的无限变化都是从简单的黑白二子开始。而其中的繁杂交错的方格,变幻莫测的局势,则又似一片神秘复杂的迷宫,这其中蕴涵的无穷智慧使得博尔赫斯由衷赞叹,并在此再一次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时空法则:“接近、分岔、相交或长期不相干的网,它包含全部的可能性。”③
博尔赫斯的中国无疑是一个由文本架构起来的国度,是一个通过书籍与幻想建立起来的迷宫。乐黛云认为:“在文学中品中,遥远的异国往往作为一种与自我相对立的“他者"(The other)而存在。凡自我所渴求的、所构想的、以及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都会幻化为一种“他性"投射于对方。这种投影大部分属于作者主观,并不能真实反映客体,但从中仍能获得某些信息。”④故而对于通过各种译本接触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尔赫斯来说,他的中国作为“文化他者”不可避免的带有所谓“西方集体想象的色彩”。但博尔赫斯对中国的一往情深依然是使我动容的,面纱之下的容颜永远更富有想象的空间与神秘的魅力,这一点无可厚非。且古老中国与迷宫不可分割的神秘联系在博尔赫斯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发掘了中国印象和迷宫之间的隐秘联系,将中国的形象和迷宫叙事结合起来成就了《小径分叉的花园》,他那玄妙的思想与精巧的文字永远值得我们最好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M].林一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2]林安.《我替先乍圆了梦——博尔赫斯夫人谈中国之行》.《外围文学》2000(5),第88页.
[3]姜攀.《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何云波教授指导.2011年5月.
[4]乐黛云,《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见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页.
博尔赫斯基于他惊人的阅读量与多语言角度的优势,很早便大量的阅读了中国各类经典著作,他的夫人曾回忆道:“现在我还保留着博尔赫斯16岁时读的一本德文版的中国哲学抒籍,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先生当年写的批注和笔记,而且还标明了阅读的日期。”②正是这些古代智慧的结晶使他照见了中国想象幽深玄奥的光彩,我几乎都能想象当他读到诸如“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等光射万古的字句时,中国作为一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会在他心中被镀上多么奇妙炫人的光影,宛如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这些有着致命吸引力的思想一定使他着了迷,才会令他曾一度动情地说道:“我有一种感觉,我一直身在中国!”博尔赫斯以“几乎没有尽头”的玄式评价赋予被我们更多认为是反应封建的、具有现实性的著作《红楼梦》,他面对《红楼梦》时仿佛面对着他心中的《沙之书》般,那 “循环往复、生生不已、幻为无限”正是他为之着迷的玄秘神幽的中国气息,这使得他在阅读中好似“迷了路”,并以此激活了他那著名的“迷宫”理论。
或许是他那好古而精深的玄思巧妙契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某种秉性,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涉猎透过文学的领域深入到了政治、哲学乃至于世界观等多个层面。我无法在短时间内研读他所有的作品,但我仍然在他的只言片语的资料与简短的诗行中,深刻的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老庄哲学、易经八卦,有着远超许多中国学者的独到见解与诚赤的热忱。他在诗文中多次提到《易经》并把它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最高智慧象征,在博尔赫斯心中,那用六道虚实的线条组成六十四爻几乎可以说包罗了宇宙万象,而那“简易”交织而成的“变易”与其中蕴含的“不易”,也恰如一个与博尔赫斯自身的时空理念想吻合的‘终极真理’。除此之外,何老师曾在课堂提及的一点也尤为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这位从未到过中国,也并未拜师学艺的博尔赫斯对围棋这项精深的中国“君子六艺”,似乎有着浑然天成的向往与喜爱。在他《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斯蒂芬·艾伯特曾问主人公:“有一个谜语,他的谜底是棋;在这个谜语中,禁止使用哪个字?”,余准答道:“就是棋这个字。"故而围棋也成为了博尔赫斯的核心意象迷宫的另一种玄妙的象征。我甚至找到他专门为围棋所做的那首诗歌拜读,我想也许正是围棋中蕴含的天地宇宙的哲思与那些交错衍生形成的网格使得他着了迷。那些黑白的棋子与横纵线条上演着世间万物运行不悖的缩影,天圆地方象征着时空宇宙,行棋对弈则映射着乾坤运转的法则规律。如同阴阳二气的冲突交合以生万物,所有的无限变化都是从简单的黑白二子开始。而其中的繁杂交错的方格,变幻莫测的局势,则又似一片神秘复杂的迷宫,这其中蕴涵的无穷智慧使得博尔赫斯由衷赞叹,并在此再一次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时空法则:“接近、分岔、相交或长期不相干的网,它包含全部的可能性。”③
博尔赫斯的中国无疑是一个由文本架构起来的国度,是一个通过书籍与幻想建立起来的迷宫。乐黛云认为:“在文学中品中,遥远的异国往往作为一种与自我相对立的“他者"(The other)而存在。凡自我所渴求的、所构想的、以及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都会幻化为一种“他性"投射于对方。这种投影大部分属于作者主观,并不能真实反映客体,但从中仍能获得某些信息。”④故而对于通过各种译本接触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尔赫斯来说,他的中国作为“文化他者”不可避免的带有所谓“西方集体想象的色彩”。但博尔赫斯对中国的一往情深依然是使我动容的,面纱之下的容颜永远更富有想象的空间与神秘的魅力,这一点无可厚非。且古老中国与迷宫不可分割的神秘联系在博尔赫斯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发掘了中国印象和迷宫之间的隐秘联系,将中国的形象和迷宫叙事结合起来成就了《小径分叉的花园》,他那玄妙的思想与精巧的文字永远值得我们最好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M].林一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2]林安.《我替先乍圆了梦——博尔赫斯夫人谈中国之行》.《外围文学》2000(5),第88页.
[3]姜攀.《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何云波教授指导.2011年5月.
[4]乐黛云,《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见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