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庄严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作为建校有70多年历史,回族师生占56%以上的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以党的十八大为指针,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为目标,以“组织领导好、宣传教育好、校园风气好、遵纪守法好、教育质量好、活动形式好”为标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
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党支部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组织机构,形成了书记、校长亲自抓,主管副校长、副书记具体负责,党支部、教务处、政教处、少先队密切配合的教育机制。按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施行)》的要求,制定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实施方案,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配备了师资力量,安排了充足的课时,征订了民族团结教育教材,购置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所需的光盘、教学辅助材料等。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使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实现了“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了课堂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充分重视对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邀请民族问题专家到学校作讲座、组织教师到民族地区考察、慰问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师生及社区孤寡老人等活动,让教师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掌握民族宗教常识,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纳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今年期末结束后,学校还表彰奖励了一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班主任,并对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和表彰奖励,激发了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2.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宣传氛围
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党支部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校门上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口号,教学楼上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条幅高高悬挂。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有很多板块都是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内容,其中有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有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有介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常识的文章,有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图片。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着学生创作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绘画、书法作品、手抄报、作文等。回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场景,通过学生的画笔跃然纸上;“回汉团结一家人”等学生创作的书法条幅虽然略显稚嫩,但表达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民族团结手抄报上记录了学生搜集整理的民族常识;“民族团结”主题征文记录了学生身边发生的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表达了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走进校园,无论是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长廊,还是教室里的黑板报和墙报;无论是学校电视台或广播站播放的节目,还是学校网站和师生的博客,处处可见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3.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党支部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活动相结合,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为了使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系列化、常态化,学校逐步形成了“十二个一”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也就是每学期要求坚持举办一次专题报告会、写一篇民族团结教育征文、举办一场民族知识竞赛、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完成一幅书法作品、设计一份手抄小报、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出一期黑板报、组织一次民族常识问卷测试、排练一个民族舞蹈、开展一次民俗社会调查、参观一次民族风情园。通过这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师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地域分布,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校党支部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了一次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在各班召开了“民族团结”主题班会、队会。学生在班会和队会前认真准备,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资料,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班会和队会上,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表演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例如诗朗诵《我们是一家人》,小合唱《爱我中华》、傣族舞蹈《孔雀舞》等。今年元旦前夕,学校的舞蹈队排练了几个民族舞蹈节目,利用课余时间到街道社区、部队驻地进行慰问演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清真寺参观,到少数民族家庭、社区敬老院慰问,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体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马本斋》、《同心》等电影,这些电影反映了少数民族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及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改革的历程,是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素材。师生在观看电影后认真撰写观后感,在班级内共同讨论交流,加深了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
学校和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回族学校结成了“手拉手”互助学校,为贫困山区的学生送去电脑、课桌凳等教育教学设施,党支部组织师生捐献图书、书包、课本、衣物等学习、生活用品。学校学生与“手拉手”互助学校的学生结成对子,互通书信,互相学习,互相勉励。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被山区回族学生善良、勤劳、简朴的良好品质所感染,加深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持之以恒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的学生初步树立的“三个里不离开”的思想观念,各民族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民族团结互助在校园蔚然成风。学校也先后荣获自治区、吴忠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民族团结教育任重而道远,利通一小党支部将秉承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积极创造、不断进取的精神,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为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
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党支部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组织机构,形成了书记、校长亲自抓,主管副校长、副书记具体负责,党支部、教务处、政教处、少先队密切配合的教育机制。按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施行)》的要求,制定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实施方案,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配备了师资力量,安排了充足的课时,征订了民族团结教育教材,购置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所需的光盘、教学辅助材料等。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使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实现了“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了课堂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充分重视对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邀请民族问题专家到学校作讲座、组织教师到民族地区考察、慰问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师生及社区孤寡老人等活动,让教师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掌握民族宗教常识,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纳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今年期末结束后,学校还表彰奖励了一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班主任,并对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和表彰奖励,激发了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2.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宣传氛围
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党支部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校门上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口号,教学楼上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条幅高高悬挂。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有很多板块都是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内容,其中有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有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有介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常识的文章,有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图片。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着学生创作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绘画、书法作品、手抄报、作文等。回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场景,通过学生的画笔跃然纸上;“回汉团结一家人”等学生创作的书法条幅虽然略显稚嫩,但表达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民族团结手抄报上记录了学生搜集整理的民族常识;“民族团结”主题征文记录了学生身边发生的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表达了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走进校园,无论是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长廊,还是教室里的黑板报和墙报;无论是学校电视台或广播站播放的节目,还是学校网站和师生的博客,处处可见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3.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党支部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活动相结合,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为了使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系列化、常态化,学校逐步形成了“十二个一”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也就是每学期要求坚持举办一次专题报告会、写一篇民族团结教育征文、举办一场民族知识竞赛、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完成一幅书法作品、设计一份手抄小报、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出一期黑板报、组织一次民族常识问卷测试、排练一个民族舞蹈、开展一次民俗社会调查、参观一次民族风情园。通过这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师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地域分布,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校党支部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了一次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在各班召开了“民族团结”主题班会、队会。学生在班会和队会前认真准备,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资料,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班会和队会上,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表演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例如诗朗诵《我们是一家人》,小合唱《爱我中华》、傣族舞蹈《孔雀舞》等。今年元旦前夕,学校的舞蹈队排练了几个民族舞蹈节目,利用课余时间到街道社区、部队驻地进行慰问演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清真寺参观,到少数民族家庭、社区敬老院慰问,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体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马本斋》、《同心》等电影,这些电影反映了少数民族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及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改革的历程,是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素材。师生在观看电影后认真撰写观后感,在班级内共同讨论交流,加深了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
学校和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回族学校结成了“手拉手”互助学校,为贫困山区的学生送去电脑、课桌凳等教育教学设施,党支部组织师生捐献图书、书包、课本、衣物等学习、生活用品。学校学生与“手拉手”互助学校的学生结成对子,互通书信,互相学习,互相勉励。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被山区回族学生善良、勤劳、简朴的良好品质所感染,加深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持之以恒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的学生初步树立的“三个里不离开”的思想观念,各民族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民族团结互助在校园蔚然成风。学校也先后荣获自治区、吴忠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民族团结教育任重而道远,利通一小党支部将秉承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积极创造、不断进取的精神,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为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