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心理学表明: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常理的思维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帮助他们建立最佳的智能结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创设气氛,激发创新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环境。比如,学完《跳水》一课,我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我认为那孩子当时的确很危险,跳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还有别的办法。”“是吗?说来听听。”我用惊异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说。“我认为孩子可以用双脚和双手分别勾在一起,倒挂在衡木上交替前移取下帽子,再按原路返回。”他充满自信地说。听了他的意见,我高兴地说:“你的想法很有新意,而且你这种大胆探索的精神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学习。”接着,我组织学生分析孩子当时的心理情况、体力情况,讨论比较哪种办法更合理。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孩子当时吓呆了,反应迟钝,只能听从指挥,不会想到别的办法。再有,孩子爬上桅杆,已经很累了,如果倒挂在衡木去取帽子会很危险。所以,跳水是最合理、最安全的办法。课堂上要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二、巧设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必须凭借课文,紧扣语言,挖掘教材中分布广泛的创新因素,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的问题提得好,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教师的提问要富有创新精神,要千方百计地去考虑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
  1 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兴趣色彩,而且这种兴趣往往又是不稳定的,不持久的,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新颖的问题,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月光曲》中,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19阿!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句子,设计了一个开发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1)贝多芬默认了;(2)贝多芬谦虚;(3)贝多芬怕被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4)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人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5)贝多芬急着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说话。学生的这些设想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这样的问题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 問题有利于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巧设问题,为学生想象的驰骋提供广阔的天地。例如,在初读《草原》之后,我让学生把第一自然段和插图相结合,想想草原美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体学生沉思过后,有学生讲道:“美丽的草原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清鲜的空气,鲜明的颜色对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想到草原像绿色的地毯锈上了能移动会变化的花朵,那动态的美让人陶醉。”一个学生抢着说:“草原一望无际,草长得茂,绿得浓,被风一吹,多像泛起微波的海面。”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3 问题有利于学生进发求异的火花
  
  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别人不同。因此,课堂教师的提问应使学生突破常规的禁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进发求异的火花。既要鼓励求异,又要重视求佳,可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1世纪是一个既互相竞争,又越来越相互依赖的复杂而又多变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教育肩负的重任。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能光靠一朝一夕,要靠我们教师大胆探索,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东官营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尤其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而其中的送别诗最具代表性,在如烟海的唐诗中独树一帜。在众多的送别诗中以王维、李白、高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所属哲学、经济、历史、语文等七个学会,从今年一月初到二月底分别举行了1960年年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大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吸引广大会员群众,大搞学术讨论,会上充满了学术争辩的热烈气氛,为1961年广泛深入地展开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开端。这次年会的主要活动是进行分组讨论,七个学会共分39个专业小组,讨论了57个专题,古今中外,范围很广。由于不少问题本刊过去已发表了文章或综合报导,这里仅将年会中所讨论的部分学术问题向读者介绍。
摘 要:将多层次调研职业学生的英语教育情况,再融合我校所进行的专业,切实地对教材实施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改革,因此全面推动了我校英语课程的专业化进程,同时也为其他正在实施教材专业化革新的职业院校给出教材专业化改革方向。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材;专业化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应用,是为全面深化学生未来工作上的竞争力与未来可持续发展。那么职业院校一般英语课的构建有以下几个层次,也
<正> 1960年2月出版的《安徽史学》创刊号上,刊载了罗尔纲同志的一篇长文:“捻军正名——一个有关立场问题的名称的商榷”。我在反复读了这篇文章以后,逐渐地产生了几个疑问。现在提出来,请罗先生和其他同志指教。罗先生认为,在我国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活跃于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其中主要是安徽的蒙、亳地区的起义农民,即通常被称为捻军者,不应称为捻军,而应“在(捻军的)不同阶段中,对它提出不同的称请”——如1855年张乐行号为“大汉明命王”后,就应称为“大汉起义军”或“大汉”;1857
<正> 如何正确认识形式逻辑在认识作用方面的局限性问题,不仅与改造形式逻辑本身有关,并且也涉及到辩证逻辑研究工作的开展。目前在讨论如何改造形式逻辑中,总的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既然是改造形式逻辑,其局限性必须克服,否则,就不是革命的改造,就不能建立无产阶级的逻辑体系。换句话说,改造过的形式逻辑,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来讲,应该是足够的、无局限性可言的。另一些同志认为:改造形式逻辑某些旧的理论观点和內容体系,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其认识作用方面的根本的局限性是无法克服的。因为,这是由这门科
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是在政治战綫上、思想战綫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偉大胜利的基础上,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光輝照耀、并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鼓舞与推动下,为实現文化革命而开展起来的。它是在毛澤东思想指导下,加强了党的領导,充分发动了群众,認真貫彻执行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級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教育工作方針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針,因而取得了偉大的胜利,并出現了教育事业的大跃进。教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1959年是繼續大跃进的一年。普通教育的大革命,是在整风反右
体育兴趣主要是指学生们关心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对体育“心向往之”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早在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如何使学校体育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与“人的终身发展”不和谐的因素,最突出地体现为学
通过这几年在培智语文一线教学的经验,我发现智障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会有抵触情绪,或者干脆就是发呆,你讲你的,我只管静静地坐着,完全没有进入教学情境中。如何能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智障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沉醉于自我的世界中,完全不理会你在讲什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而另一方面,每当休息时,我给学生放动画片看时,几乎
<正> 编辑同志: 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读了《学术月刊》去年12月号上登载的“历史研究与档案工作”(王可风)一文,感到有不少启发。我自己是搞档案工作的。从几年来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档案工作确实是十分重要,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是十分重视的。档案工作对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