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计划生育国策的失误以及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校车接送制度,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使学龄儿童减少。整合教育资源,使得乡村中小学拆点并校,由此在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寄宿儿童。寄宿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寄宿儿童教育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农村寄宿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业方面的问题。寄宿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寄宿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厌学、辍学等现象。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寄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寄宿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寄宿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比正常儿童低。寄宿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
1.2 品德方面的问题。寄宿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寄宿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寄宿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3 性格方面的问题。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的减少,使得寄宿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寄宿儿童与正常儿童相差最大的是家庭温暖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他们比正常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渴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1.4 心理方面的问题。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寄宿儿童缺乏这些条件,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寄宿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寄宿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二是冷漠自私。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寄宿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一些寄宿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他们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往往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三是心胸偏狭。寄宿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远离父母去读书是现实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2.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2.1 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体制的产物。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了,富裕了,实现了现代化,寄宿儿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 计划生育国策的失误。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人口无计划生育,以致人口急速增长。八十年代强制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以致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很多乡村小学无法开班,政府就整合教育资源,使得乡村中小学拆点并校,教学点被取消,甚至有些村级小学也取消,造成很多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远离父母,寄宿学校读书。
2.3 父母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挣钱后,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觉得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与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3.解决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3.1 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寄宿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结构的影响。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3.2 建立校车接送制度,让孩子在上学期间能得到家庭的教育和享受家庭的温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运营制度,让校车运营公司服务社会。修建安全畅通的乡村公路网,使学生可以通过校车从自己家门安全抵达校门,从而减少寄宿儿童的数量,让孩子在上学期间能得到家庭的教育和享受家庭的温暖。
3.3 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能够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
3.4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寄宿儿童。学校应把对寄宿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寄宿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寄宿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寄宿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寄宿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父母的沟通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第三、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管教寄宿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寄宿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每月应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
收稿日期:2011-12-13
【关键词】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使学龄儿童减少。整合教育资源,使得乡村中小学拆点并校,由此在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寄宿儿童。寄宿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寄宿儿童教育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农村寄宿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业方面的问题。寄宿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寄宿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厌学、辍学等现象。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寄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寄宿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寄宿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比正常儿童低。寄宿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
1.2 品德方面的问题。寄宿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寄宿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寄宿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3 性格方面的问题。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的减少,使得寄宿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寄宿儿童与正常儿童相差最大的是家庭温暖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他们比正常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渴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1.4 心理方面的问题。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寄宿儿童缺乏这些条件,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寄宿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寄宿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二是冷漠自私。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寄宿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一些寄宿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他们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往往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三是心胸偏狭。寄宿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远离父母去读书是现实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2.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2.1 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体制的产物。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了,富裕了,实现了现代化,寄宿儿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 计划生育国策的失误。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人口无计划生育,以致人口急速增长。八十年代强制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以致从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很多乡村小学无法开班,政府就整合教育资源,使得乡村中小学拆点并校,教学点被取消,甚至有些村级小学也取消,造成很多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远离父母,寄宿学校读书。
2.3 父母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挣钱后,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觉得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与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3.解决农村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3.1 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寄宿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寄宿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结构的影响。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3.2 建立校车接送制度,让孩子在上学期间能得到家庭的教育和享受家庭的温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运营制度,让校车运营公司服务社会。修建安全畅通的乡村公路网,使学生可以通过校车从自己家门安全抵达校门,从而减少寄宿儿童的数量,让孩子在上学期间能得到家庭的教育和享受家庭的温暖。
3.3 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能够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
3.4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寄宿儿童。学校应把对寄宿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寄宿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寄宿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寄宿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寄宿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父母的沟通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第三、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管教寄宿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寄宿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每月应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
收稿日期: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