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把握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bh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风廉政建设是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必然之举。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动力因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依归四个命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党风廉政建设中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群众;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5-059-09
  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黨之所以能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因此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1]。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这一结论将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升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启迪。
  一、理论维度: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唯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通过人民群众确证目标,并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其中,才能够保持一贯性、创新性、多元化发展。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动能:人民力量
  人民是支持党风廉政建设最基本的力量。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廉洁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目标,人民群众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大动能。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决定性力量,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力量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人民群众并不是指孤立的、单独的个人通过机械的聚合而形成的群体,而是指处在永恒发展的、变化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人群。国家和政治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充分发展的产物,政治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生,亦将伴随着国家的消亡而逝,人民群众作为构成国家的基本原子,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可忽视的要素。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命题的内在逻辑是:现实的人——处在实践活动和具体社会关系中的、具有主体性的人——及其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接着,人开始以劳动的方式创造社会历史并确证其本质力量。于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创造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财富,推动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精神财富,并在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时发挥重大作用。人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人具有主体性特征和较强的灵活性,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经济基础,其创造的精神财富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展开提供了政治、思想、文化和法律的上层建筑支持。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一个政权腐败不堪,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民生凋敝,人民群众此时就会由创造生产关系转而变革生产关系,推翻这个政权。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是一个教条的命题。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必须在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二是只有顺应、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人民群众,其实践活动才是创造历史的活动。三是人民群众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具有不同属性的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并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否认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人民利益
  人民利益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最根本的目标。为人民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彰显,也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首先,人类进入契约时代,形成良序社会,以求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维护自身的利益。实现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在于首先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洛克认为生命权和财产权同属于人的自然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且政治社会充当公正的裁判者来保障人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的经济向度是稳固且边界清晰的财产权和自由的市场经济,其政治向度是公权力受到法律制约、私权利得到法律保护的法治社会。现代国家作为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为了使人摆脱暴力的丛林法则,维护人的根本利益。其次,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具有同构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政治上的廉洁是共产党人党性的具体体现。无产阶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示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立场:一方面,共产党人与不分民族的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绝对一致,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再次,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中国共产党宗旨、性质的价值取向具有同质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风廉政建设将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其初心和使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浴血奋战,艰辛探索,直到今天仍不断开拓新境界,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始终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坚持群众路线,积极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人民参与   人民参与是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增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多样性、有效性,构建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人民的实践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前提基础。一方面,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资料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物质基础。腐败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用公权力干涉资源分配的问题。政治的发展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延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创造的财富迅速积累,这些物质力量为政治改革提供手段。另一方面,建立在上述物质基础之上的政治、文化、法律等上层建筑,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引领党风廉政建设。此外,社会制度的变革本质上也是对腐朽社会关系的更新或重构。其次,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增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路径的多样性。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之所以需要不断拓宽,是因为腐败日益呈现出弥散性、隐蔽性、世俗化等新的特征。一是弥散性。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公权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人人都是“自利人”的人性假设,以及人被“资本逻辑”所束缚的现实,可以看出腐败弥散于社会的角角落落。二是隐蔽性。腐败已然发展出“微腐败”“期权化”腐败等各种新样态,相较于以往的腐败更难被发现。三是世俗化。人们一方面痛恨腐败,抵制特权,但是一旦特权能为自己带来好处,便予以接受。对腐败的漠视、容忍甚至效仿助长腐败发生。再次,人民的监督能够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性。最后,人民群众是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最小分子,人民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社会才能风清气正,党风廉政建设才能获得纯净土壤。
  二、历史维度: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动力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人民群众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动力因素,积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从萌芽到进一步发展,再到完善和创新的历史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风廉政建设萌芽的首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中来,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贪污腐败是人民最痛恨的现象。自中国共产党建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党风廉政建设已经开始萌芽并有了初步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对中华民族的压迫和剥削,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国民政府吏治腐败,经济、政治危机不断。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能否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活动和政策,必须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1926年,在中央扩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正式的反腐文件《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获准通过,强调必须坚决清洗投机腐败分子及其贪污行为,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193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防腐败法令《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六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晋察冀边区惩治贪污条例》《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等多部反腐法令。在党的七大提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下,党的检察机关逐步构建了起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由此成为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职能机关。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要警惕“居功自傲和資产阶级思想”的腐蚀,防止“糖衣炮弹”的攻击,并在新中国前夕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3]。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群众的参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由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贪污腐败则直接损害人民的切身利益。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发展,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不断提升。
  打击贪污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将依法惩治和发动群众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动群众性运动,加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力度,严惩了贪污腐败分子,捍卫了人民的利益,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党执政后,部分军政领导干部开始骄傲怠惰,出现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思想,甚至在党政机关内部出现了挥霍浪费、侵吞国家资产、收受贿赂等贪污腐败行为。党中央认识到,如果不及时予以遏制,党终将失去执政的根基。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法规,陆续设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检察机关和监察机关等机构,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成型。以中共中央1951年底发布的《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和1952年初发布的《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为标志,“三反”“五反”运动得以开展,强有力地打击了损害人民利益的腐败行为,震慑了封建落后思想和资产阶级腐化思想。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的持续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党风廉政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改革带来的“新特权阶层”形成,人民利益受损等问题促使党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保证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所在。拜金主义、权力至上等不良思想开始流入中国社会,影响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邓小平强调,党风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再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而是依托法律法规,扩大公民权利,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加强对党和国家的监督。1993年中共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后,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法规制度。2005年全面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 年工作规划》。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4]“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支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开创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应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任何腐化思想和贪污行为都会使党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和广泛支持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探索创新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将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触及利益面广,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制定颁发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做到清廉为政,取信于民,秉公用权,赢得民心。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增加第七节“监察委员会”,这既是从人民实践中汲取的智慧经验,又是进一步动员群众支持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保障。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6]
  三、实践维度: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人民群众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支持者、监督者和推动者,积极参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一)获取动能: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发动人民力量
  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并依靠人民的力量这个基点。人民的伟大力量体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创造的巨大财富,体现为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弘扬的文化成果,也体现为他们对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评判,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
  第一,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物质支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聚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从其中汲取物质力量。党风廉政建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7]。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步发展的最终力量,只有充分发动人民力量,党风廉政建设才能获取最大动能。第二,发挥人民主体性,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方向引领。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无疑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价值引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例如“民贵君轻”思想、革命奉献精神、集体主义原则和公仆意识,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底蕴,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目标。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评判标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于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便失去了生命力。相比较于远在天边的“老虎”,人民群众对身边眼前的“苍蝇”感触更为真实,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最有发言权。“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民群眾的评判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晴雨表”,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二)赢得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捍卫人民利益
  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捍卫人民利益这一基本立场。坚持和贯彻这一立场就是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推进,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并着力提升党政干部和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水准。
  第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协同。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是善治,即公共利益最大化(或至少是帕累托最优)的治理状态,在中国的语境中,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得到切实的保障。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依托。宪法和法律是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执政党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第二,反思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最终失去了人民的支持。第三,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只有始终反对“四风”,站稳人民立场,捍卫好人民利益,才能固本正根,集中精力锐意进取,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发展。第四,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党政干部及公职人员思想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减少腐败发生的主观条件,促进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增强党和人民之间的感情。社会大众思想觉悟的提升有助于断绝腐败滋生的温床,现代公民的诞生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是人民捍卫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
  (三)开拓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实践
  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矢志不渝地将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依托。党风廉政建设要在人民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就必须构建起动员人民广泛参与、倾听人民诉求、回应人民期待、保护人民积极性的系统性工程。
  第一,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廉政制度的建设、政策的执行、成效的监督,既可以充分体现社情民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检验党风廉政建设方向正确与否、可行与否,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质量,又可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发展积累实践经验和智慧。第二,倾听人民诉求,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多维路径。健全的民意表达机制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民意无疑是党风廉政建设思路的重要源泉。党风廉政建设只有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善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问题创造性结合,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实践特征。第三,回应人民期待,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创新思路。实践不断发生变化,党风廉政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的期待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民期待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启示。人民期待催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新发展。在对传统民意征集渠道进行创新发展的同时,利用好互联网+、5G、大数据以及自媒体等新技术,多渠道、宽领域地对人民期待予以收集和反馈。第四,保护人民积极性,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长效机制。人民的积极性是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动力源泉。一旦钻法律空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权钱交易、充当地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打击报复检举群众、刑讯逼供等现象使得保护人民根本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破灭,人民群众积极性受挫,党风廉政建设便走进了死胡同。   四、价值维度: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依归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依归。党风廉政建设既要依靠人民而为,也是为了人民而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支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政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全面多维地保护、发展和捍卫人民的利益。
  (一)满足人民需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政治清廉,治理高效,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贪污腐败被称之为“政治之癌”,政治上的“癌变”势必殃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激化社会矛盾。
  贪污腐败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利益团体的影响下,国家经济政策亦会偏离正轨。当国有资产遭到侵吞,在“资本逻辑”的影响下,行政效率低下,社会治理效能低下,最终其恶果只能由人民来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8]134廉洁高效的政府一是能够保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二是能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公平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人民整体生活质量和生活尊严;三是能够以人民为中心制定经济政策,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
  (二)坚定“四个自信”: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涓流莫轻,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進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8]515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一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更加坚强有力;二是突出中国共产党和西方利益型政党的本质区别,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是能够让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道路的优势所在,坚定制度自信。
  (三)维护人民尊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善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体现。社会治理的理想效果是人民利益得到全面的保障。但是,人民群众有时面临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等看”“拖着办”“不跑不送不给办”,惠民资金“惠官不惠民”等窘境。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的存在阻碍国家治理的进步,最终会致使人民负担加重,情感受伤,生活尊严降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切断利益输送链条,铲除领导干部被‘围猎’这个腐败‘污染源’,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8]511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能够将民主、法治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二是能够有效弃绝社会治理中效率至上、政绩至上、与民争利等扭曲的价值观;三是能够在具体的民生事务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四)发展好人民利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统筹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才能推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风廉政建设对新时代的改革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政治层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政治不清廉,权力就会被滥用,民主和法治就会遭到破坏;经济层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制,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不廉洁,权力和金钱就会媾和,侵害人民利益;文化层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不纯洁,就难以作出表率,无法起到引领作用;社会层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式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8]516对腐败的标本兼治,为新时代建设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2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7.
  [3]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9.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96.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3.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N].新华日报,2019-10-31.
  [7]  何少林.我国廉政文化建设论略[J].科学社会主义,2007(01).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刘中雁】
其他文献
摘 要: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伟大工程。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在党史学习过程中,档案部门更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挖掘馆藏档案,讲好党史故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养分,不断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高档案治理能力,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党史;档案工作;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风险研究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对外辐射的作用,促进国家间经济流动、贸易畅通,实现共同繁荣。以孟加拉国博多河流域为例,选取1980—2017年期间的5期遥感影像,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建立生态风险模型,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地统计学分析法、重心转移法等方法,研究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及生态风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980—2017年流域内景观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反腐建设就一直狠抓不懈,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要点,更随着时代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建设中不断努力、勇于探索,积累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建设的宝贵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廉政文化特点。肃清腐败问题伴随着新时代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变得愈发棘手、愈发复杂,办案难度也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回顾我党反腐历程中的特点变得尤为重
摘 要:党建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社会发展全局。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四个自信”引领党建工作,将“四个自信”融入其中,对于保证党建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党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党建队伍的素质,从而全方位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四个自信”的深入学习为党建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拓宽了渠道,主要体现在以道路自信促进党员理想信念的提升、以理论自信促进党员思想认识的提升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禁而不绝。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准确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危害,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从坚守政治信仰、厚植为民情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执政本领等多方面着手整治。  关键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整治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5-067-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慎终如始的伟大事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治理的基石。微文化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技术发展的机能。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有了新变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新困囿。在新时代背景下,因时而变、随势而新,运用微文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摘 要:“全周期管理”意在把城市当作生命体、有机体,将城市治理视为系统工程,在城市治理的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维护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全时空的城市治理。“全周期管理”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全周期管理”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助力,“全周期管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实践表现。但目前存在分割式治理弊端突显,风险危機应急能力不足,系统全要素把控不力,缺乏
目的了解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研究趋势及范围。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以“中心静脉导管、烧伤、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infection、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burn”为检索词进行预检索,在预检索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
摘 要: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合理内核,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展示了马克思劳动观从创立、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进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劳动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的劳动观具有丰富的意蕴,深入挖掘其重要价值,有助于我们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钥匙。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观;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
摘 要:东北抗战期间,中共吉东特委领导吉东地区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一·二六指示信》精神来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调整并加强地方党组织建设、促进吉东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充分联合、不断加强党对吉东地区的有力领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探析中共吉东特委的历史作用对当代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共吉东特委;吉东地区;东北抗联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