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十月底已是深秋,气温虽然有些低,但天气晴好,路两旁的银杏叶子泛着金黄色。在这样景色怡人的季节,我们驱车去拜访208所老职工林茂祥高级工程师,林高工已是85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谈起他的工作经历滔滔不绝。今年正值208所成立60周年,我们的采访就从60周年这个话题开始了。
记者:林高工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208所的老职工了,见证了208所60年来的发展、变迁。我们想知道您当初是因何选择学自动武器这个专业的?
林茂祥:我于1956年毕业于辽宁营口高中,我们那届有4个毕业班,共220人。我毕业那年,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委员会的一位老师到我们学校招生,从220人中选拔15人,准备直接招到北京工业学院,我是其中之一。虽然我们15人也参加了高考,但高考分数的决定性已不太重要。被特招到北京工业学院后,学校给我们分配了专业,我学的是一系二专业,也就是自动武器专业。当时的军工院校应该都是这样安排,专业由学校指定,自己无权选择,那个年代都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
现在想来,其实我学这个专业有点命运安排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小时候爱玩火枪,小伙伴一起打个鸟啊什么的。学习自动武器专业后,感觉儿时的兴趣又被激发出来。工作后,我时常想,设计的产品与小时候玩的枪有些相似,比如我设计的霰弹枪、麻醉枪等,应该说,儿时的经历对我的设计还有些帮助。
记者:您第一次接触的是什么项目?
林茂祥:在北京工业学院学习快结束时,我们于1960年10月份被派往云南356厂(今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设计,当时带队的是朵英贤老师。毕业实习设计的课题代号是608,也就是后来的67式轻重两用机枪。这个课题是当时专门负责制订计划的军械部第八专业组于1958年确定的。
这个项目的设计及加工都以356厂为主,我们实习生主要配合参与设计,负责供弹机构的研制。我们针对67式轻重两用机枪提出了一次进弹方案,我们知道,与67式轻重两用机枪发射同一种弹(7.62×54mm R弹,弹壳带有凸缘)的53式重机枪,其供弹机构采用二次进弹方式,即向膛内供弹时,须先将枪弹从闭式弹链中抽出,然后再推进弹膛,步骤越多,越容易出现故障,这是常识。相比较而言,一次进弹机构就简单多了,自动机复进过程中就将枪弹从开式弹链中直推入膛。
我们毕业实习期间,总后军械部轻武器研究所(后来的208所)有几名同志跟我们一起在厂里参与设计,在合作中,他们对我们几个人的印象比较深刻,比较认可我们的工作能力,所以我们毕业后就被分配至军械部轻武器研究所。我一直在208所工作,直至退休。
来到军械部轻武器研究所后我被分配在机枪研究室,第一年属入职实习阶段。实习期还未结束,我和另一名同志又被派到356厂,继续参加67式轻重两用机枪项目。
记者:在67式轻重两用机枪之后,您参与了53式重机枪轻型枪架的设计,以及12.7mm高射机枪的射击精度研究,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林茂祥:53式重机枪采用轮式枪架,比较笨重,转移阵地、携行都不方便。后来后勤工程学院的一位设计师设计了轻型三脚架,我帮着审查校对图纸。1962年在云南部队做试验我也参加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枪架没有定型。
1963年,所里提出一个课题,研究如何提高12.7mm机枪的精度,我参与了这个课题。我设计的方案是枪身在枪架上可调整重心(共有3个重心),能够快速调整。在国家靶场做试验时,我亲自参加,试验结果证明:武器重心对射击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因工作比较突出,1963年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一同分配到军械部轻武器研究所的7名同志中,我是惟一一个获此荣誉的人。
1964年,针对12.7mm高射机枪的精度问题,我们又在阳坊靶场作了大量研究试验,打了3000多发弹,我的耳朵就是在那时出现问题,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吧。
记者:听说您当年给聂荣臻元帅写过一封信,反映研究所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正是由于这封信给208所的发展带来转折。是什么促使您给聂帅写信的?
林茂祥:1965~5~6月份,军械部轻武器研究所划归五机部,更名为五机部九所,我们集体转业到地方,单位地址也由城里迁到南口镇马坊村。当时的南口比较偏僻,又是风口,一遇到刮风就是漫天风沙,民众说南口有三宝——“风沙、石头和山枣”,自然条件非常艰苦。职工宿舍比较拥挤,都是上下铺,一个房间住20多人。连像样的办公场所也没有,更不要说试验设施了。一些有门路的同志纷纷自寻出路,研究所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00多人减少至40多人。
划归地方后,编制还未落实,与部队的联系又中断,课题也没有着落。再加上1966年“文革”开始后,研究所也受到波及,造成人心动荡。研究所真到了奄奄一息的关头。
为了解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大家纷纷给上级部门写信反映情况,有写给毛主席的,还有写给其他人的,我考虑再三,决定给聂荣臻元帅写一封信。因为聂帅是军委副主席,同时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奠基人。我认为给他反映情况应该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因为当时已取消军衔,那时候正值反“四旧”,所以对于怎么称呼聂帅我斟酌再三,最后称呼聂帅为“军委副主席聂同志”,这个称呼现在来看有些好笑,但符合当时的表达习惯。在信中,我向聂帅反映了当时研究所编制、领导关系、住所、科研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对研究所未来如何发展的担忧。信是1966年8月29日寄出的,令我和所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去22天,聂帅就于9月20日亲自做了批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于9月24日给五机部回信,转达聂副主席的批示。聂帅批示中说“轻武器的研制队伍和科研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随着聂帅批示精神的逐步落实,208所开始回归正轨,国家的政策、行业的支持也开始到位,研究所开始兴建办公场所、职工宿舍,采购相关设备,并从行业内工厂调集专业人员充实人才队伍。聂帅的批示为研究所发展带来了春天,很难想像,如果当时没有聂帅的批示,研究所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208所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取得那么多成就,仅是靠这封信吗?当然不是,这些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支持,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职工的努力工作。这封信只是在关键时刻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记者:据说您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设计了一支大口径枪,是这样吗?
林茂祥:1967~1968年,兵工行业的体制在变化,研究所的名称变更为1106所,归属第11研究院。1968年,第11研究院和部队单位共同提出了“871项目”,为越南研制对付直升机的武器。当时,其他单位提出用火箭打直升机,我们提出用步枪对付直升机。为什么用步枪可以呢?因为我们研究所当时研制了一种10.5mm口径的弹,虽然这种弹没有定型,但我考虑它比12.7mm口径弹的后坐力要小,步兵可以抵肩射击。为此,研究所专门成立871课题组,我任组长。我们拿到课题时已是8月中旬,第11研究院领导问我能不能在国庆节完成,为1968年国庆献礼,我说可以。为什么这么快能設计出来呢?因为弹已经确定了,采用10.5mm口径弹。另外,这种弹研制时设计了弹道枪,弹道枪的主要结构就是枪管,相当于弹和枪管已经有了,其他结构比较好设计。为了完成任务,我们课题组不分昼夜进行研制,设计出枪管后,请工厂加工。当时全国对援助越南比较重视,工厂的工人师傅也是加班加点,终于在9月底加工出了样枪。正常情况下,1个多月时间不可能搞出一支样枪,但那时的人有一种精神,为了完成工作,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由于10.5mm弹没有最终定型,为了口径统一,上级机关要求我们把这支枪改为12.7mm口径。我们按要求将样枪改为12.7mm口径,在外形上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共生产了10支样枪,于1969年5月到国家靶场进行试验。由于12.7mm弹与10.5mm弹能量有一定的差别,导致样枪开闩比较困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课题没有进一步研制,就停下来了。
记者:您主持研制的BBO-901型麻醉枪系统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为什么要研制这种麻醉枪?
林茂祥: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摸清越军的战场情况,需要抓捕俘虏。因此,有关部门提出研制一种“捕俘”武器,要求30m距离处使用,短时间内使目标失能制动,便于抓捕。当时问我能不能设计出这样一支武器,我说可以运用微声技术。为什么我那么肯定呢?因为我除了对自动武器了解外,对特种武器及弹药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SAS12霰弹枪是国内第一支弹匣供弹的霰弹枪,其弹匣供弹机构获得发明专利。同时,这支枪于1994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这本书是我们编辑的案头工具书之一,对我们审稿工作非常有用。当时为什么要提出编撰这本书?您负责哪些工作?
林茂祥: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代初这40年来,我国兵器工业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当时在科研、教学及生产中,还没有一套成系统的书籍对兵工行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对术语进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兵器系统有关部门就提出编写《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工具书,这套书有多个分册,包括轻武器、火工品、火箭与导弹、弹道学、火力控制等。我参与的是《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的审校工作。这套工具书出版后,供不应求,后来又进行了加印。书中的内容满满都是“干货”,非常实用。有了這套书,从事科研、教学及生产的人员不必再查其他的资料,非常方便。
记者:作为轻武器专业的专家,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年轻的轻武器人?
林茂祥:现在回想我为之奋斗一生的轻武器事业,我从未把取得的成绩看得太重,这就是我的一份工作,我就应该这样做。工作中,我的座右铭就是“不求索取,只求认可”,我想,这就是我们那代人的心声吧。
至于分享给年轻人的经验,我认为,从事一项工作,不能只单单关注你所研究的领域,相关领域的知识也要了解、研究。比如我们设计的麻醉枪,不但有枪,还有弹、火工品等方面的内容。当时有人提出麻醉弹由弹药研究室设计,我不同意,就是因为我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把握,我能设计出来。事实证明,我们确实设计出来了,并且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另外,还要关注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将这些东西应用在自己的研究中,就能少走一些弯路。比如我们在设计麻醉针管时,它的尾翼就借鉴新西兰麻醉弹的塑料尾翼的形式。如果当时我未关注这个技术,就得在寻找尾翼材料方面多费周折。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编辑/魏开功
后记
采访结束之际,林高工回忆起他在208所的工作历程,深情地赋诗一首:“参加工作六十年,犹如弹指一挥间。曾几何时一军官,已是老翁度残年。”是的,人都会老去,但林高工这一代老兵工人所设计的经典产品、对我国兵工事业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