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正确引导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创新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实践、鼓励其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以发挥。
关键词:美术教学 创新精神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美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创新的条件,使学生思维流畅、灵活和独特,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营造创新的氛围
环境是学生创新活动的载体,学校的整体规划、校园环境的布置,如教室布置橱窗的宣传,都应富有文化气息,对学校美术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在校园内、社区、集市、大型商场、酒店大厅举办儿童画展,让学生周围生活中的人都了解儿童画、欣赏儿童画,对儿童的创造给予鼓励,让儿童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能无限制地拓展他们创造的天地,营造儿童美术创造的氛围。
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1.新颖的教学模式
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必须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临摹学习,是被动的。新颖的教学模式是完成由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转变,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探索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教学“缝纽扣”一课,教师走进教室直接展示布、针、线,提出要求,看谁缝的好,结果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缝纽扣的实践,结果他们缝的各种各样,各不相同,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感到有情趣,很自由,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评价作业时,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为学生自主评价,相互交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每位同学都有成功感,让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变传统注入问题为放手让学生讨论,潜心启疑、悉心激问,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壮胆,鼓励他们敢说、敢问,为学生大胆质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物体,激发灵感
引导学生经常对熟悉的事物变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和领悟新的意义,从而去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就是丹麦的建筑师伍重从一盘早餐,切开的蛋联想创造出来的。
三、学会创新的语言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对创新性特别推崇,主张通过儿童的美术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正确的应用线、形、色等美术语言,是教育活动中开展创新活动最基本的要素。首先,在美术活动中,线是学生表现情感、创造形象的重要视觉元素,在线条的运用上要注重线条的情趣性和生动性,充分体现儿童绘画中的艺术表现力。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变直为曲,使学生在歪曲的线条中得到一种放松,体验一种情趣、他们的创作会更加自由,更有个性。变有序为无序,生活中的物体不断重复的形象,会使学生的创造心理得到限制。其次,形状分自由形和几何形,在教育中要特别注重自由形的塑造,因为它更轻松,具有感性的特征。学生一般以平稳为主的作画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美术创作。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克服对形体的平稳认识习惯,追求形体的视觉效果,崇尚形体的自然和表现感受,变平衡为不规则,形体的本身是有强烈的塑造性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景色等,在美术活动中要求学生以不规则的形,破平衡的形,加强形体的正面和负面的表现效果,创造出具有独特意义和趣味的作品。最后,在造型的视觉元素中,颜色能触动人的感觉,最能感染人,并且能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色,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平涂物象是学生的习惯,这影响了他们对物象表现情感的投入,教会学生变平涂为点涂,让学生体验色彩的丰富和变化,在变化中加强了对色彩的理解,从无意到有意,使整个创作过程艺术化、情感化。鼓励对画面进行色调上的思考,采用主观色调,教会他们调色,对比色相相调削弱色彩的线条,并积极创新,保持画面大调子和小调子的统一。
四、培养创新的人格
心理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是个体重要的自下而上的能力,是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要素。所以美术创作活动也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途径。它可以树立学生自信心以及养成健康的成功感。成功是创新基石,学生在绘画劳作之后,体验成功,增强对本学科的兴趣,才能有所创新。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竭尽全力地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正确引导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创新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实践、鼓励其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以发挥。
作者单位:涟水县第四中学附属小学
关键词:美术教学 创新精神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美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创新的条件,使学生思维流畅、灵活和独特,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营造创新的氛围
环境是学生创新活动的载体,学校的整体规划、校园环境的布置,如教室布置橱窗的宣传,都应富有文化气息,对学校美术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在校园内、社区、集市、大型商场、酒店大厅举办儿童画展,让学生周围生活中的人都了解儿童画、欣赏儿童画,对儿童的创造给予鼓励,让儿童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能无限制地拓展他们创造的天地,营造儿童美术创造的氛围。
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1.新颖的教学模式
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必须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临摹学习,是被动的。新颖的教学模式是完成由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转变,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探索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教学“缝纽扣”一课,教师走进教室直接展示布、针、线,提出要求,看谁缝的好,结果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缝纽扣的实践,结果他们缝的各种各样,各不相同,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感到有情趣,很自由,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评价作业时,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为学生自主评价,相互交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每位同学都有成功感,让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变传统注入问题为放手让学生讨论,潜心启疑、悉心激问,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壮胆,鼓励他们敢说、敢问,为学生大胆质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物体,激发灵感
引导学生经常对熟悉的事物变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和领悟新的意义,从而去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就是丹麦的建筑师伍重从一盘早餐,切开的蛋联想创造出来的。
三、学会创新的语言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对创新性特别推崇,主张通过儿童的美术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正确的应用线、形、色等美术语言,是教育活动中开展创新活动最基本的要素。首先,在美术活动中,线是学生表现情感、创造形象的重要视觉元素,在线条的运用上要注重线条的情趣性和生动性,充分体现儿童绘画中的艺术表现力。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变直为曲,使学生在歪曲的线条中得到一种放松,体验一种情趣、他们的创作会更加自由,更有个性。变有序为无序,生活中的物体不断重复的形象,会使学生的创造心理得到限制。其次,形状分自由形和几何形,在教育中要特别注重自由形的塑造,因为它更轻松,具有感性的特征。学生一般以平稳为主的作画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美术创作。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克服对形体的平稳认识习惯,追求形体的视觉效果,崇尚形体的自然和表现感受,变平衡为不规则,形体的本身是有强烈的塑造性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景色等,在美术活动中要求学生以不规则的形,破平衡的形,加强形体的正面和负面的表现效果,创造出具有独特意义和趣味的作品。最后,在造型的视觉元素中,颜色能触动人的感觉,最能感染人,并且能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色,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平涂物象是学生的习惯,这影响了他们对物象表现情感的投入,教会学生变平涂为点涂,让学生体验色彩的丰富和变化,在变化中加强了对色彩的理解,从无意到有意,使整个创作过程艺术化、情感化。鼓励对画面进行色调上的思考,采用主观色调,教会他们调色,对比色相相调削弱色彩的线条,并积极创新,保持画面大调子和小调子的统一。
四、培养创新的人格
心理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是个体重要的自下而上的能力,是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要素。所以美术创作活动也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途径。它可以树立学生自信心以及养成健康的成功感。成功是创新基石,学生在绘画劳作之后,体验成功,增强对本学科的兴趣,才能有所创新。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竭尽全力地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正确引导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创新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实践、鼓励其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以发挥。
作者单位:涟水县第四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