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去台湾之前,就听说台北有一座故宫。那时候我感到奇怪,故宫通常是指皇帝居住过的宫殿,而台北并没有什么皇帝在那里居住过,怎么会有故宫呢?
到了台湾,那里的朋友都说台北故宫很值得一去。在长子、长媳以及台湾朋友庄汉彬先生、庄太太陪同下,我和妻前往在台北郊外士林镇的双溪,故宫就坐落在那里的青山绿水之间。
到了那里,我这才发现,台北的故宫与北京的故宫在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北京的故宫是真正的“故”宫,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四年(1406年),那里是明、清两代诸多皇帝居住过的皇宫、紫禁城。而台北的故宫,始建于1962年,到了1965年才落成,无“故”可言。
台北故宫是仿照北京故宫午门的样式建造的,其实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台北故宫建成于蒋介石年代,所以在故宫前还矗立着蒋介石铜像,显得与故宫那宫殿式建筑很不协调。故宫对面,是一大片现代化高楼,更加显得不协调。
台北故宫大门之上,写着“中山博物院”5个大字。“中山博物院”是最初的名字,现在这里叫台北“故宫博物院”,跟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同名。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既是名副其实的故宫,而且也是博物院,因为封建王朝搜尽天下宝物,存于自己的皇宫,所以故宫理所当然成了博物院。北京博物院是北洋政府在1925年建立的,后来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接收。
台北的故宫,准确地说,是故宫文物收藏馆、展览馆。那是在蒋介石从中国内地败退的时候,把北京故宫以及沈阳故宫、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数以万计的瑰宝运到台湾。这些珍贵文物在台湾经过3次搬迁,最后落脚台北故宫──专门为收藏和展览这批珍贵文物而建的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分为4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5个大厅。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8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基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则陈列书画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则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曾说:“1989年,台北故宫对其馆藏文物进行了一次总清点,结果共清点得藏品64.5784万件,其中除《满文老档》原已失落半页外,结果与40年代的点检纪录完全相符,并无任何阙失。”
秦孝仪所说的“40年代”,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严格地说,是20世纪40年代末。秦孝仪说经过40年,台北故宫重新清点文物,与“40年代的点检纪录完全相符”,一方面表明台湾在40年来精心收藏这批来自中国大陆的珍贵文物,一件也不缺,另一方面也透露了20世纪40年代末蒋介石到底从中国内地运走了多少珍贵文物前往台湾。
在参观了台北故宫之后,我却被那里收藏的故宫文物的丰富所折服!这里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内中不少是稀世之珍。因为蒋介石在败退时,“理所当然”挑选故宫精品,运往台湾!
一位大陆的文物专家曾对台北故宫所收藏的书画珍宝做过这样的评价:“翻开一部《中国绘画史》,各个时代代表性的书画名作大约百分之八九十都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
一位台湾的文物专家则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做了这样的评价:“除了大的、重的之外,北京博物院的文物精品,大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收藏的珍宝实在太多,令我眼花缭乱。我的长媳对这里熟门熟路,她带我在诸多玻璃柜之间绕行,让我能够目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3件镇宫之宝。
第一件镇宫之宝是“毛公鼎”。对于外行人来说,“毛公鼎”这样的青铜三脚圆鼎,混在一大堆青铜鼎之中,看不出什么奥妙来。然而,看了说明词,我才明白“毛公鼎”的重要地位。
毛公鼎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是中国2800多年前西周晚期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铸造的一件重器。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毛公鼎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竖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朴素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变革。
毛公鼎的珍贵,在于鼎上铸着32行铭文,总共497个字,是商周两代7000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毛公鼎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毛公鼎铭文的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2003年2月,中国大陆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系列邮票,共两枚,第一枚为《西周·毛公鼎》,第二枚为《秦·泰山刻石》。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毛公鼎铭文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公鼎是清末道光二十八年(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出土后,曾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差点落入日军手中。抗战胜利之后,民间献鼎归公,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宫之宝。
如果说,毛公鼎混杂在一大堆相似的铜鼎之中,需要细看说明词,才知道这件“重量级”珍宝的意义,那么“3件宝”中的另一宝,却是一眼就能看明白。正因为这样,我注意到,围在这件宝物四周观摩的观众,远比毛公鼎多。
那件稀世国宝,台湾称之为“翡翠白菜”。这“翡翠白菜”,如同普通白菜大小,下半截是白色的,雕成白菜帮,而上半截是翠绿的,雕成碧绿的菜叶。那叶子自然地弯曲着,连叶脉都清晰可辨,而且上面居然还歇着两对螽斯。
“翡翠白菜”成为稀世国宝,不仅仅在于这块上绿下白的翡翠本身,而是在于工匠巧夺天工,成功地利用这块翡翠的色彩,“顺势”雕成了鲜活可爱的白菜。
这翡翠白菜是清朝玉器,据说是清末瑾妃嫁妆之一。瑾妃居住在太和宫,翡翠白菜是太和宫的摆设。瑾妃非常喜欢这翡翠白菜,常常观赏。白菜绿白分明,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纯洁;白菜叶片上停着的两对螽斯,象征多产,祈愿新娘多子多孙。
台北故宫的第三件镇宫之宝竟然是一块“东坡肉”!我发现,围在“东坡肉”旁指指点点、津津乐道的观众,比观摩翡翠白菜的更多。
这块酷似“东坡肉”的石头,叫“肉石”。肉石系天然石种,多数属沉积岩、硅质岩或变质岩。肉石非常罕见。目前全世界总共只发现大小67块肉石。台北故宫所收藏的这块肉石是其中大的一块,只消从底座是用纯金制作便可看出它的身价。肉石乃天然形成,没有任何人工的雕琢。
这块肉石原本收藏于北京故宫,蒋介石从北京撤离时带走了这块稀世之宝。如今,成为台北故宫的“镇宫之宝”之一。
(摘自河南文艺出版社《我的家一半在台湾:叶永烈台湾纪行》 作者:叶永烈)
到了台湾,那里的朋友都说台北故宫很值得一去。在长子、长媳以及台湾朋友庄汉彬先生、庄太太陪同下,我和妻前往在台北郊外士林镇的双溪,故宫就坐落在那里的青山绿水之间。
到了那里,我这才发现,台北的故宫与北京的故宫在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北京的故宫是真正的“故”宫,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四年(1406年),那里是明、清两代诸多皇帝居住过的皇宫、紫禁城。而台北的故宫,始建于1962年,到了1965年才落成,无“故”可言。
台北故宫是仿照北京故宫午门的样式建造的,其实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台北故宫建成于蒋介石年代,所以在故宫前还矗立着蒋介石铜像,显得与故宫那宫殿式建筑很不协调。故宫对面,是一大片现代化高楼,更加显得不协调。
台北故宫大门之上,写着“中山博物院”5个大字。“中山博物院”是最初的名字,现在这里叫台北“故宫博物院”,跟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同名。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既是名副其实的故宫,而且也是博物院,因为封建王朝搜尽天下宝物,存于自己的皇宫,所以故宫理所当然成了博物院。北京博物院是北洋政府在1925年建立的,后来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接收。
台北的故宫,准确地说,是故宫文物收藏馆、展览馆。那是在蒋介石从中国内地败退的时候,把北京故宫以及沈阳故宫、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数以万计的瑰宝运到台湾。这些珍贵文物在台湾经过3次搬迁,最后落脚台北故宫──专门为收藏和展览这批珍贵文物而建的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分为4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5个大厅。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8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基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则陈列书画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则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曾说:“1989年,台北故宫对其馆藏文物进行了一次总清点,结果共清点得藏品64.5784万件,其中除《满文老档》原已失落半页外,结果与40年代的点检纪录完全相符,并无任何阙失。”
秦孝仪所说的“40年代”,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严格地说,是20世纪40年代末。秦孝仪说经过40年,台北故宫重新清点文物,与“40年代的点检纪录完全相符”,一方面表明台湾在40年来精心收藏这批来自中国大陆的珍贵文物,一件也不缺,另一方面也透露了20世纪40年代末蒋介石到底从中国内地运走了多少珍贵文物前往台湾。
在参观了台北故宫之后,我却被那里收藏的故宫文物的丰富所折服!这里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内中不少是稀世之珍。因为蒋介石在败退时,“理所当然”挑选故宫精品,运往台湾!
一位大陆的文物专家曾对台北故宫所收藏的书画珍宝做过这样的评价:“翻开一部《中国绘画史》,各个时代代表性的书画名作大约百分之八九十都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
一位台湾的文物专家则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做了这样的评价:“除了大的、重的之外,北京博物院的文物精品,大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收藏的珍宝实在太多,令我眼花缭乱。我的长媳对这里熟门熟路,她带我在诸多玻璃柜之间绕行,让我能够目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3件镇宫之宝。
第一件镇宫之宝是“毛公鼎”。对于外行人来说,“毛公鼎”这样的青铜三脚圆鼎,混在一大堆青铜鼎之中,看不出什么奥妙来。然而,看了说明词,我才明白“毛公鼎”的重要地位。
毛公鼎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是中国2800多年前西周晚期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铸造的一件重器。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毛公鼎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竖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朴素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变革。
毛公鼎的珍贵,在于鼎上铸着32行铭文,总共497个字,是商周两代7000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毛公鼎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毛公鼎铭文的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2003年2月,中国大陆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系列邮票,共两枚,第一枚为《西周·毛公鼎》,第二枚为《秦·泰山刻石》。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毛公鼎铭文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公鼎是清末道光二十八年(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出土后,曾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差点落入日军手中。抗战胜利之后,民间献鼎归公,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宫之宝。
如果说,毛公鼎混杂在一大堆相似的铜鼎之中,需要细看说明词,才知道这件“重量级”珍宝的意义,那么“3件宝”中的另一宝,却是一眼就能看明白。正因为这样,我注意到,围在这件宝物四周观摩的观众,远比毛公鼎多。
那件稀世国宝,台湾称之为“翡翠白菜”。这“翡翠白菜”,如同普通白菜大小,下半截是白色的,雕成白菜帮,而上半截是翠绿的,雕成碧绿的菜叶。那叶子自然地弯曲着,连叶脉都清晰可辨,而且上面居然还歇着两对螽斯。
“翡翠白菜”成为稀世国宝,不仅仅在于这块上绿下白的翡翠本身,而是在于工匠巧夺天工,成功地利用这块翡翠的色彩,“顺势”雕成了鲜活可爱的白菜。
这翡翠白菜是清朝玉器,据说是清末瑾妃嫁妆之一。瑾妃居住在太和宫,翡翠白菜是太和宫的摆设。瑾妃非常喜欢这翡翠白菜,常常观赏。白菜绿白分明,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纯洁;白菜叶片上停着的两对螽斯,象征多产,祈愿新娘多子多孙。
台北故宫的第三件镇宫之宝竟然是一块“东坡肉”!我发现,围在“东坡肉”旁指指点点、津津乐道的观众,比观摩翡翠白菜的更多。
这块酷似“东坡肉”的石头,叫“肉石”。肉石系天然石种,多数属沉积岩、硅质岩或变质岩。肉石非常罕见。目前全世界总共只发现大小67块肉石。台北故宫所收藏的这块肉石是其中大的一块,只消从底座是用纯金制作便可看出它的身价。肉石乃天然形成,没有任何人工的雕琢。
这块肉石原本收藏于北京故宫,蒋介石从北京撤离时带走了这块稀世之宝。如今,成为台北故宫的“镇宫之宝”之一。
(摘自河南文艺出版社《我的家一半在台湾:叶永烈台湾纪行》 作者:叶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