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减肥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鄙人也不例外。林妹妹那样的竹竿身材我不敢想,只想做一个“行动好比风拂柳”的窈窕淑女就行了。看着和我同龄的女孩儿个个婀娜多姿、美若天仙,我是又恨又妒。哎呀,谁让我的身体成了一个充气皮球,不断膨胀呢?于是,痛下决心:减肥不成誓不休!
    坐在镜子前,盯着镜子里那个小胖女,我冥思苦想:减肥嘛,就要减掉多余脂肪,减脂肪首先我要少吃。于是我决定节食,决不会吃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我开始自作主张,把一日三餐改为了二餐,并告别了香喷喷的羊肉串、可爱的薯片、亲爱的草莓果冻……尽管肚子先“叛变”了,但是我又能怎么样呢?只能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第二天,我拖着疲惫和饥渴来到了学校。加上又穿少了衣服,真是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那种饥寒交迫。我一直撑到了第三节课就开始有些体力不支,饿得眼冒金星,脸色苍白。晚上老爸老妈知道了这事,把我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没办法,只好每顿吃八成饱,挺不住时就往肚子里塞水果。一个月没到,我还没放弃,妈妈倒忍不住了:“你神经有毛病呀,简直就是自己折腾自己!”她二话没说,从市场上买回一大块排骨,逼着我吃掉。正饿着肚子的我禁不住诱感,三下五除二,便把一大块排骨“消灭”了。望着满桌的骨头,我自叹立场不坚定,妈妈却趁热打铁地说道:“你现在正在长个子,万一哪儿供应不上,肥没减成,个儿倒不长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一寻思,是呀,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减肥不能节食,不然会变成“芦柴棒”的。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减肥计划“流产”了。
    妈妈担心我还要变出什么新花样来减肥,连忙告诫我:“要真心减肥,那就多锻炼锻炼!”哎,我怎么把“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至理名言给忘了?
    于是,我开始了疯狂的锻炼。每天早上起来晨跑,中午回来又是做操又是跳跃,累得气喘吁吁。晚上先是围着客厅跑,在沙发上压腿,接着又跑到床上去做仰卧起坐,再接着去跑楼梯,跳高……我汗流浃背,全身发软。但我振臂高呼:减肥不成誓不休!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一星期后,“肥”减了,人却进医院了。医生说我营养不良,疲劳过度,要休息。可恶的减肥!让我能长的身体不能长,能睡的时间不能睡,能吃的零食不能吃……哎,减肥这个事,原来它也是让青少年不能健康成长的凶手!看着自己的辛苦煎熬随着“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免痛心了。
    就这样,我的两个减肥计划都“泡汤”了。没办法,我只得聊以自慰: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必苦恼,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其实,小女子胖一点又何妨?说不定以后的日子,人们会以胖为美的。
    别了,减肥!
  
  【评点】
   这篇习作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方法,开篇先极写“爱美之心”的强烈,只想做“行动好比风拂柳”的窈窕淑女,并发誓“减肥不成誓不休”,这是“扬”。然后笔锋一转,写“抑”——两个减肥计划都“泡汤”,从而感悟到盲目减肥对人有危害。先扬而后抑,产生了一定的艺术魅力。作者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还运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详写了通过“节食”来减肥的过程和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略写了自己坚持体育锻炼减肥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但也有明显不足,那就是“扬”的部分不充分。
其他文献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上。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   (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疾驰而过,是金钱的车,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期刊
因为猴年的缘故,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今年格外抢眼,他致力于在国内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故事,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久前,六小龄童版孙悟空作为中国首个文学形象,进驻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在杜莎夫人蜡像馆近200年的历史上,中国神话人物进驻还是第一次。六小龄童说:“这不仅是对我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元素不断地在与西方文化交汇相融。这就是超越了政治、经济和种族的文化力量。”  如果说六小
期刊
去过庙里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常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俩放在同一个
期刊
娄城三老翰墨展上,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开幕式上,应众人之求,三老联袂挥毫献艺。赵老不假思索泼墨画出水上水下几许荷叶,中有荷花含苞待放,煞是喜人;钱老成竹在胸,只寥寥几笔,三两游鱼跃然纸上,一条条栩栩如生;孙老略一凝神,一株岸边杨柳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孙老画罢,回头对赵老、钱老的高足说:“来,添一笔,助助兴。”   不知是不敢在“班门”前弄斧,还是中国文人固有的君子之风,几位
期刊
攀比是学海上千帆竞发的船只,因为它,才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攀比是攀登生命高峰的一根绳索,因为它,才能奋然前行到达光辉的顶点;攀比是中学生奔赴考场的一阵阵嘹亮的号角,因为它,才能不断冲刺、超越,笑傲考场。   攀比是一种进取,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超越。   攀比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它是面对前辈们的权威,敬而不畏,敢于向他们提出挑战,一比高下的豪情与气魄。明朝梅之焕看到
期刊
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帮助我度过了一个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的最初阶段。她叫内奥米,病危住进我们医院时只有4岁。她患了一种极为复杂的脑瘤,昏迷不醒。   这是25年前的事。第一次手术后,内奥米恢复了知觉,甚至在绷带还缠着她的头时,就表现出孩子充满活力的神态。我第一次和她交谈时,她缓缓地抬起自己的脚,以挑战者的口气说:“假如我能活到5岁,我要学会骑两轮车!”   在等待内奥米恢复体力、准备给她做第二
期刊
四周好安静呢。  我呆坐在床前,怀着崇高的敬意,仔细地聆听着手腕上时间流动的声音。  声波不停地在房间里回旋,然后,被我的耳朵捕捉到,不甘心地化作清脆而又富有节奏感的旋律,萦绕在我的心间。  也只有在这样绝对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到这样动听的乐曲吧。  我压抑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害怕这易碎的玻璃杯会在我的轻轻触碰之下,化为一地的碎片。  然而,现实又常常那么不尽如人意。一阵杂乱无章的声音不请自来
期刊
退休女教师露泽娜·斯坦利是捷克的犹太人,二战期间,她的全部亲人都惨死在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只有她一个人死里逃生。她是幸存者。   一位名叫山下正男的日本男人,他的全家人都在数年前的阪神地震中死去,唯有他因碰巧出门才幸免于难。他也是幸存者。   然而他们是否真的幸存着?   1996年9月,人们在神户震后简易棚户屋区内发现山下正男的尸体时,他过世已近一年。据当地报纸报道,他是这样孤独死于
期刊
抑扬法,通俗地说,就是褒贬法。“抑”就是贬,批评的意思;“扬”就是褒,赞美的意思。抑扬法指的是在一篇文章中,褒与贬先后出现在同一人物或同一事物上,以此强化感情,造成文笔跌宕起伏,突出人物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抑扬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欲扬先抑,即为了肯定和褒扬某人或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   二是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本意在贬抑,却先以扬入手,竭力加以抬高。  
期刊
【文题聚焦】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领导激励员工时,会说老A早已是享誉社会的名流、专家;妻子数落丈夫时会唠叨,说他不如阿Q有钱;父母教育孩子时会批评孩子不如小K优秀。而北京市教委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将“生活不做攀比”作为重要的一条单独列了出来。   读了这个材料,你是否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请从一个侧面或角度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