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妻子工作忙丈夫健康差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3年时间里通过对近3000对夫妇的调查发现,如果妻子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上,她们的丈夫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几率就会在3年内下降25%。研究者认为,这倒不是因为工作的妻子对丈夫的阳刚之气或挣钱能力有什么威胁,而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妻子提醒丈夫锻炼、服药或看病等。如果妻子不闻不问,丈夫大多都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保健。
性激素影响孩子选玩具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男女孩子选择玩具的差异要到2岁以后才会表现出来。瑞士乌普萨拉大学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事实上这种差异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生9个月的男女孩子就会伸手选取自己喜爱的玩具。男孩喜爱玩具汽车和玩具建筑,女孩则喜欢玩具娃娃。
是什么原因导致男女孩子这种兴趣差异呢?研究者通过对30名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女婴进行研究,发现她们选择玩具的倾向与男婴一样,比较喜欢玩具汽车和玩具建筑,而她们体内的雄激素均较高。所以专家们认为男女孩子选择玩具的倾向受他们体内性激素的影响。
日饮“三口”好处多
最近日本科学家通过一项实验发现,老年人长期坚持早晨喝一口葡萄酒、中午喝一口醋、晚上喝一口芝麻油,对身体健康将大有好处。这是因为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中富含白黎芦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肿瘤的作用;醋具有杀菌、助消化的功能;芝麻油则有解毒清热的作用。
“吃瘾”也要戒
人们听说过“烟瘾”、“毒瘾”,并知道它们的危害性。可是,您知道“吃瘾”吗?最近,美国一些医学专家提出,无节制饮食实际上就是“吃瘾”。专门研究“瘾”与精神病学关系的马厄·卡拉姆举例说,许多人喜欢吃巧克力,通常吃一两块也就满足了,但是,有的人坐下来把一大盒巧克力吃光了还想吃。有的人一天到晚嘴里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是有“吃瘾”,如果不让他们吃,他们会像烟民抽不到烟那样难受。这样的“吃瘾”者也需要接受适当的治疗。波士顿新陈代谢研究所所长苏珊·罗卜茨同意关于许多人有“吃瘾”的说法。但她认为“吃瘾”不同于“毒瘾”或“烟瘾”,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瘾”。其理由是,如果让“瘾君子”戒毒或戒烟,会导致其体内某些化学成分变化。但是,让有“吃瘾”的人少吃某种“上瘾食品”,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许多认为自己染上了“吃瘾”的人,实际上是“无节制的饮食者”,或曰“暴饮暴食者”。他们吃东西时,其实并不饿。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的美国人饮食无节制。苏珊认为,饮食紊乱会导致精神紊乱,精神紊乱会加剧饮食紊乱,如此恶性循环,对健康非常不利。而且,让有“吃瘾”的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比让“烟瘾君子”、“毒瘾君子”戒烟戒毒还要困难。首先,医生不可能让他们“戒吃”。其次,毒品和烟草是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绝大多数“烟(毒)瘾君子”会听从医生的劝告,配合治疗。但是,食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健康是有益的,对于医生提出的不吃或少吃“上瘾”食品的劝告,“吃瘾”者未必听得进去。但专家认为,不管“吃瘾”者听不听,医生仍应提出这样的忠告:在感到饿的时候再吃,而快要饱的时候就不要再吃了。
移植基因望攻克糖尿病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与韩国的科学家合作,于最近成功地在小白鼠身上进行了用移植基因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科学家们将可以产生胰岛素的基因注射到患有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结果这些基因成功地取代了坏死的胰岛细胞基因,重新制造出胰岛素。科学家们说,下一步他们将在大动物身上做临床实验,然后再进行人体实验。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3年时间里通过对近3000对夫妇的调查发现,如果妻子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上,她们的丈夫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几率就会在3年内下降25%。研究者认为,这倒不是因为工作的妻子对丈夫的阳刚之气或挣钱能力有什么威胁,而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妻子提醒丈夫锻炼、服药或看病等。如果妻子不闻不问,丈夫大多都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保健。
性激素影响孩子选玩具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男女孩子选择玩具的差异要到2岁以后才会表现出来。瑞士乌普萨拉大学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事实上这种差异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生9个月的男女孩子就会伸手选取自己喜爱的玩具。男孩喜爱玩具汽车和玩具建筑,女孩则喜欢玩具娃娃。
是什么原因导致男女孩子这种兴趣差异呢?研究者通过对30名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女婴进行研究,发现她们选择玩具的倾向与男婴一样,比较喜欢玩具汽车和玩具建筑,而她们体内的雄激素均较高。所以专家们认为男女孩子选择玩具的倾向受他们体内性激素的影响。
日饮“三口”好处多
最近日本科学家通过一项实验发现,老年人长期坚持早晨喝一口葡萄酒、中午喝一口醋、晚上喝一口芝麻油,对身体健康将大有好处。这是因为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中富含白黎芦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肿瘤的作用;醋具有杀菌、助消化的功能;芝麻油则有解毒清热的作用。
“吃瘾”也要戒
人们听说过“烟瘾”、“毒瘾”,并知道它们的危害性。可是,您知道“吃瘾”吗?最近,美国一些医学专家提出,无节制饮食实际上就是“吃瘾”。专门研究“瘾”与精神病学关系的马厄·卡拉姆举例说,许多人喜欢吃巧克力,通常吃一两块也就满足了,但是,有的人坐下来把一大盒巧克力吃光了还想吃。有的人一天到晚嘴里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是有“吃瘾”,如果不让他们吃,他们会像烟民抽不到烟那样难受。这样的“吃瘾”者也需要接受适当的治疗。波士顿新陈代谢研究所所长苏珊·罗卜茨同意关于许多人有“吃瘾”的说法。但她认为“吃瘾”不同于“毒瘾”或“烟瘾”,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瘾”。其理由是,如果让“瘾君子”戒毒或戒烟,会导致其体内某些化学成分变化。但是,让有“吃瘾”的人少吃某种“上瘾食品”,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许多认为自己染上了“吃瘾”的人,实际上是“无节制的饮食者”,或曰“暴饮暴食者”。他们吃东西时,其实并不饿。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的美国人饮食无节制。苏珊认为,饮食紊乱会导致精神紊乱,精神紊乱会加剧饮食紊乱,如此恶性循环,对健康非常不利。而且,让有“吃瘾”的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比让“烟瘾君子”、“毒瘾君子”戒烟戒毒还要困难。首先,医生不可能让他们“戒吃”。其次,毒品和烟草是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绝大多数“烟(毒)瘾君子”会听从医生的劝告,配合治疗。但是,食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健康是有益的,对于医生提出的不吃或少吃“上瘾”食品的劝告,“吃瘾”者未必听得进去。但专家认为,不管“吃瘾”者听不听,医生仍应提出这样的忠告:在感到饿的时候再吃,而快要饱的时候就不要再吃了。
移植基因望攻克糖尿病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与韩国的科学家合作,于最近成功地在小白鼠身上进行了用移植基因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科学家们将可以产生胰岛素的基因注射到患有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结果这些基因成功地取代了坏死的胰岛细胞基因,重新制造出胰岛素。科学家们说,下一步他们将在大动物身上做临床实验,然后再进行人体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