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SAS、SDS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9.4%),同时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引入到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干预之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还能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人性化服务;护理效果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护理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将人性化服务引入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之中,尤其是妇产科患者的治疗之中。系统性的人性化服务,不仅可以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一个系统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1-34岁,平均28.5±1.2岁,体重在61-86kg,平均75.1±2.5 kg,其中异位妊娠患者4例、卵巢囊肿患者5例、子宫肌瘤患者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5例、恶性肿瘤患者2例;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在20-34岁,平均28.5±1.8岁,体重在60-85kg,平均76.5±1.8kg,其中异位妊娠患者4例、卵巢囊肿患者3例、子宫肌瘤患者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5例、恶性肿瘤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患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定期测量基础生命体征,进行常规产前检查,产时对产妇的产程进展、宫缩情况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工作;产后要对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在各项工作中要尽可能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来合理布置治疗室、诊疗室。定期向患者讲解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愿意接受医生安排的各项治疗。在治疗前期阶段,医护人员对患者要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使其感觉到来自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尊重。(2)治疗中: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因为在治疗阶段,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对自己的病情比较担心。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给予详细的讲解,让患者放心接受治疗;诊室还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服的治疗环境。(3)治疗后:治疗后期患者病情基本上康复,并准备出院,此时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出院计划,并叮嘱患者多留意自身病情的发展,定期安排复诊,注意饮食起居,一旦出现意外事件,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采用1-4级评分法,各含有20个项目,评价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9.4%),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通过调查和统计之后发现,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近些年来,人性化服务逐渐被引入到医疗的各个行业,从而实现了我国医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而且还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人性化服务,已经得到了医院各个科室的普遍认可。因为护理服务一旦出现异常,将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也会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上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人性化服务属于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其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尽可能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从基础护理工作开始,不断强调生理、心理及疾病护理,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9.4%),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35.45±4.25)和SDS(40.15±4.8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7.65±5.24)、(48.62±4.55),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人性化服务,可以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与患者建立医患关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凤丽.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9(8):89-90.
[2]黄灶群.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4(6):145-146.
[3]陈颖,韩宁宁.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1(8):116-117.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SAS、SDS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9.4%),同时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引入到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干预之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还能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人性化服务;护理效果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护理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将人性化服务引入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之中,尤其是妇产科患者的治疗之中。系统性的人性化服务,不仅可以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一个系统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1-34岁,平均28.5±1.2岁,体重在61-86kg,平均75.1±2.5 kg,其中异位妊娠患者4例、卵巢囊肿患者5例、子宫肌瘤患者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5例、恶性肿瘤患者2例;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在20-34岁,平均28.5±1.8岁,体重在60-85kg,平均76.5±1.8kg,其中异位妊娠患者4例、卵巢囊肿患者3例、子宫肌瘤患者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5例、恶性肿瘤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患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定期测量基础生命体征,进行常规产前检查,产时对产妇的产程进展、宫缩情况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工作;产后要对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在各项工作中要尽可能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来合理布置治疗室、诊疗室。定期向患者讲解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愿意接受医生安排的各项治疗。在治疗前期阶段,医护人员对患者要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使其感觉到来自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尊重。(2)治疗中: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因为在治疗阶段,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对自己的病情比较担心。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给予详细的讲解,让患者放心接受治疗;诊室还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服的治疗环境。(3)治疗后:治疗后期患者病情基本上康复,并准备出院,此时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出院计划,并叮嘱患者多留意自身病情的发展,定期安排复诊,注意饮食起居,一旦出现意外事件,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采用1-4级评分法,各含有20个项目,评价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9.4%),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通过调查和统计之后发现,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近些年来,人性化服务逐渐被引入到医疗的各个行业,从而实现了我国医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而且还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人性化服务,已经得到了医院各个科室的普遍认可。因为护理服务一旦出现异常,将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也会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上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人性化服务属于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其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尽可能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从基础护理工作开始,不断强调生理、心理及疾病护理,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9.4%),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35.45±4.25)和SDS(40.15±4.8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7.65±5.24)、(48.62±4.55),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人性化服务,可以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与患者建立医患关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凤丽.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9(8):89-90.
[2]黄灶群.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4(6):145-146.
[3]陈颖,韩宁宁.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1(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