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系统形式有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所以心理属性成为语音的重要属性,有其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以泰语为例,从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辨识与偏好、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两个角度对语音的心理属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语音的心理属性;音质;音位对立与互补
作者简介:吴霄霄(1991.3-),女,漢,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泰国文化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
一、语音心理属性研究现状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到: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音响形象”和“概念”。徐通锵和叶蜚声先生的著作《语言学纲要》中也认为语音是具有心理属性的。此外,王玲(2013.4)和孙锐欣(2009.1)也对语音心理属性的特点和语音心理属性的语言学意义作出了相关的论述。其中,王玲(2013.4)指出:语音的心理属性作为一种本能属性,深刻体现在音响形象与概念联结的两大心理过程中。对于所有的语言而言,语音的心理属性是普遍存在的,能够以音响形象与概念联结的两大心理过程作为表现形式。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泰语语音的心理属性进行探究。
二、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辨识与偏好
从语音自然属性出发,语音和所有声音一样,具有四要素,其中音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音色。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响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彼此声音形象是可以通过语音的心理属性来辨识的并且对声音形象的偏好也是语音心理属性的一种体现。
例如:假设有三个说话者分别为甲、乙、丙,受话者为丁,其中只有甲是丁的朋友。甲乙丙逐一向丁发出语音,以信息“k?op2 k?un1k?a3(谢谢你)” 作为载体,前提是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此时,丁通过对声音形象的筛选可以辨别出哪个声音是朋友甲发出来的。与此同时,甲乙丙在发出信息“k?op2 k?un1k?a3(谢谢你)”的语音时,三者的音质会让受话者丁对他们的声音形象产生不同的感受,如偏好。在对声音形象进行辨识以及产生不同感受的过程中,都是伴随着受话者心理活动的。
三、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
当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进行交谈时,有些初学者的发音可能并不标准,这点体现在他们元辅音的发音上,也可能包括声调。本部分将从单元音、辅音音位对立和复合元音音位互补的角度对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进行探析。
(一)音位对立,指处在对立关系中的音位,即两个音素(元音音素或辅音音素) 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1.辅音音位对立
例如: “raw1 paj1 s?:4 k?ai2kai2 (我们去买鸡蛋)” 中的“k?ai2(蛋)”(送气音)和“kai2(鸡)”(不送气音),音素[k?]和音素[k]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中,能够 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即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音素[k?]和音素[k]为处在对立关系中的对立音位。初学者向泰语母语者发出“raw1 paj1 s?:4 k?ai2kai2 ”的语音时,在分不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把“k?ai2kai2”发成,“k?ai2k?ai2”或“kai2kai2”。但是,泰语母语者听这些音时,能够听出他们要发的音是“k?ai2 kai2(鸡蛋)”。
2.单元音音位对立
例如: “swat2di:1 k?a3 (你好)?a:1t?a:n1 (老师) ”,在分不清长短元音的情况下,泰语初学者可能会发成“swat2di:1 k?a:3 (你好)?a1t?an1 (老师)”当泰语母语者接收到这一语音时,他们也能正确理解为“你好,老师。”
(二)音位互补,指处在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即两个音素(元音音素或辅音音素) 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一般不能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复合元音音位互补
例如:“k?aw5 pen1 nak4k?i:an5(她/他是作者)”中的“k?i:an5”是辅音音素[k?]、复合长元音音素[i:a]和尾辅音的辅音音素[n]组成的,当泰语初学者向泰语母语者发出“k?aw5 pen1 nak4k?i:an5 (她/他是作者)”时,可能会发成“k?aw5 pen1 nak4k?ian5 ”,其中复合长元音音素[i:a]发成了复合短元音[ia]。对于泰语母语者来说,有尾辅音的情况下,出现[i:a]的时候不能出现[ia],周围的环境相互补充。所以无论是发成[i:a]还是[ia],他们也可以辨别出是哪个音,因为元音音素[i:a]和[ia] 可以认为是同一个音位/ i:a/。
综上所述,体现的是泰语语音的心理属性,即泰语母语者接收到初学者发出的语音时,他们脑中外来的音响形象会引起一个相应的概念。以泰语母语者对自己母语的熟悉度和敏感度、双方的身份背景以及一定的语境作为“音响形象”和“概念”的联结者。
四、结语
本文通过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辨识与偏好、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两个方面对泰语语音的心理属性进行浅析,其中从辅音音位对立和单元音音位对立以及复合元音音位互补三个角度分析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
参考文献:
[1]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社,2010.
[2]王玲.语音的心理属性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邢台学院学报,2013.
[3]孙锐欣.语音的心理属性及其语言学意义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学指导,2009.
关键词:语音的心理属性;音质;音位对立与互补
作者简介:吴霄霄(1991.3-),女,漢,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泰国文化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
一、语音心理属性研究现状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到: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音响形象”和“概念”。徐通锵和叶蜚声先生的著作《语言学纲要》中也认为语音是具有心理属性的。此外,王玲(2013.4)和孙锐欣(2009.1)也对语音心理属性的特点和语音心理属性的语言学意义作出了相关的论述。其中,王玲(2013.4)指出:语音的心理属性作为一种本能属性,深刻体现在音响形象与概念联结的两大心理过程中。对于所有的语言而言,语音的心理属性是普遍存在的,能够以音响形象与概念联结的两大心理过程作为表现形式。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泰语语音的心理属性进行探究。
二、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辨识与偏好
从语音自然属性出发,语音和所有声音一样,具有四要素,其中音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音色。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响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彼此声音形象是可以通过语音的心理属性来辨识的并且对声音形象的偏好也是语音心理属性的一种体现。
例如:假设有三个说话者分别为甲、乙、丙,受话者为丁,其中只有甲是丁的朋友。甲乙丙逐一向丁发出语音,以信息“k?op2 k?un1k?a3(谢谢你)” 作为载体,前提是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此时,丁通过对声音形象的筛选可以辨别出哪个声音是朋友甲发出来的。与此同时,甲乙丙在发出信息“k?op2 k?un1k?a3(谢谢你)”的语音时,三者的音质会让受话者丁对他们的声音形象产生不同的感受,如偏好。在对声音形象进行辨识以及产生不同感受的过程中,都是伴随着受话者心理活动的。
三、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
当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进行交谈时,有些初学者的发音可能并不标准,这点体现在他们元辅音的发音上,也可能包括声调。本部分将从单元音、辅音音位对立和复合元音音位互补的角度对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进行探析。
(一)音位对立,指处在对立关系中的音位,即两个音素(元音音素或辅音音素) 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1.辅音音位对立
例如: “raw1 paj1 s?:4 k?ai2kai2 (我们去买鸡蛋)” 中的“k?ai2(蛋)”(送气音)和“kai2(鸡)”(不送气音),音素[k?]和音素[k]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中,能够 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即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音素[k?]和音素[k]为处在对立关系中的对立音位。初学者向泰语母语者发出“raw1 paj1 s?:4 k?ai2kai2 ”的语音时,在分不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把“k?ai2kai2”发成,“k?ai2k?ai2”或“kai2kai2”。但是,泰语母语者听这些音时,能够听出他们要发的音是“k?ai2 kai2(鸡蛋)”。
2.单元音音位对立
例如: “swat2di:1 k?a3 (你好)?a:1t?a:n1 (老师) ”,在分不清长短元音的情况下,泰语初学者可能会发成“swat2di:1 k?a:3 (你好)?a1t?an1 (老师)”当泰语母语者接收到这一语音时,他们也能正确理解为“你好,老师。”
(二)音位互补,指处在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即两个音素(元音音素或辅音音素) 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一般不能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复合元音音位互补
例如:“k?aw5 pen1 nak4k?i:an5(她/他是作者)”中的“k?i:an5”是辅音音素[k?]、复合长元音音素[i:a]和尾辅音的辅音音素[n]组成的,当泰语初学者向泰语母语者发出“k?aw5 pen1 nak4k?i:an5 (她/他是作者)”时,可能会发成“k?aw5 pen1 nak4k?ian5 ”,其中复合长元音音素[i:a]发成了复合短元音[ia]。对于泰语母语者来说,有尾辅音的情况下,出现[i:a]的时候不能出现[ia],周围的环境相互补充。所以无论是发成[i:a]还是[ia],他们也可以辨别出是哪个音,因为元音音素[i:a]和[ia] 可以认为是同一个音位/ i:a/。
综上所述,体现的是泰语语音的心理属性,即泰语母语者接收到初学者发出的语音时,他们脑中外来的音响形象会引起一个相应的概念。以泰语母语者对自己母语的熟悉度和敏感度、双方的身份背景以及一定的语境作为“音响形象”和“概念”的联结者。
四、结语
本文通过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辨识与偏好、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两个方面对泰语语音的心理属性进行浅析,其中从辅音音位对立和单元音音位对立以及复合元音音位互补三个角度分析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
参考文献:
[1]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社,2010.
[2]王玲.语音的心理属性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邢台学院学报,2013.
[3]孙锐欣.语音的心理属性及其语言学意义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学指导,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