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不断创新,教学领域也有着许多的改变,其中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手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学会理论知识,还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教学亦如此。数学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数学知识都会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搭建建筑时会用到勾股定理等。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接着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将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方法,并论述了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运用的教学反思,供相关人士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新的教育理念也逐渐产生。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实现对当代学生的有效教学。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来适度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在目前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学教学前景不够乐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数学课堂不够有趣,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够强,对数学相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尚在发展,有时不能够理解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除了这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因素,那就是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本身就难以形象表述,通常都是十分抽象的,而个别情况下数学中又会遇到许多计算量较大的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数学学科在初中阶段困难重重,难以解决。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得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开发学生思维。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二、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降低教学难度
通俗来说,生活化教学法就是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情境进行重现,使得数学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帮助初中生对知识点有更全面的理解。这些事例的重现,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快速把自身代入到数学学习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数学这门学科进行简单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单凭书本上拗口的文字和晦涩难懂的图像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实景教学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也同时减轻了教师教学的负担。比如,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这类基本的数学几何图像时,假如只是在黑板上单一地画出该几何图形的三维图,那么学生就不能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结构与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教室中的柱子、门等生活中的实物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几何图形。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展开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没办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外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缺乏乐趣,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定理与算式,很多学生就更加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开创生活化教学法能够让单调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此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教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应该时刻引导并且组织学生自主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初中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强的求知欲,从而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这样一来,才能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 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一)将问题习题贴近生活
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以及问题讲解时需要在生活情境的设立方面选取更贴近数学问题的生活事例。这就对教师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做到提前备课、充分备课这两点,要在课前完全熟知讲课内容,初步构建好知识框架,事先准备好可能会运用到的生活事例,确认准备好的生活实例具有可靠性与合理性,不能脱离真实生活,如果上课所用到的一些生活元素没有紧贴学生实际生活,就会大大增加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讲课过程不可以单凭教学文案进行单调的授课,应该脱离死板的教学方式,将讲课内容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或亲身经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师生交流,从而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提高课堂效率。
与此同时,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遇到复杂的生活情境时,应该适当进行删减情境内容,从而进一步突出教学内容,使得生活化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得到有效发挥。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站在他们的角度,有些情况下很难通过一件事例就清晰理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举一反三,同一问题多个事例支撑,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这个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入到生活情境的举例中来,并不一定只有教师的亲身经历可以设为生活中的事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表述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例,得到该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
比如说,在学习《三视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三视图物件,像水杯、空碗、扫把等,都蕴含着三视图的结构。利用贴近生活的物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了解观察过三视图之后,合理引导学生动手绘制三视图,并在绘制过程中让他们不断思考、观察,重新建立对三视图的理解,从而能够画出三视图的分界线以及虚线。这时教师不可以吝啬表扬与夸赞,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信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完成绘制工作后,教师可以对生活中包含三视图结构的几何物体进行详细讲解,学生通过不断观察找到三视图的特点与结构。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中灵活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不仅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观察,还能快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有重要意义。
(二)将抽象知识转化到生活情境中
在讲解数学中的抽象知识时,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也不够强,从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较片面。虽然学生尽力融入教学课堂中,也难免会因为种种困难止步不前,挫伤学生自信心,导致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热情降低。此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绩下滑,教师出现教学无法开展等诸多问题。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根源,在讲课时,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涉及难度系数较高的知识点时,要多以实物为教学材料,将生活情境灵活应用到课堂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将数学生活化,构造符合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供学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学生重新理解数学,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情景进行学习,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生活,使学生更好地将數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挖掘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挑选问题,将学生购物的场景编成数学问题,假如学生在购买饮料时发现有两种喜爱的口味,一瓶价格为6元350毫升,另一种口味8元400毫升,让学生通过计算选择最划算的方案。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够在这种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未知数,可以依据自身的数学知识,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高效展开生活情境法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也更有利于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具有许多优势,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其多样性与生动性,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教师单调的语言文字表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比如计算小船的航行距离,通过多媒体绘制出小船的航行路线,在投影上标注出每段路线对应的距离,再对这些距离进行求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当教师教学内容触及领域比较偏离日常生活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微视频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慢慢接触新知识领域。
比如说,涉及勾股定理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形式,让学生先对直角三角形直观地进行观察得到答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答案出处,从而得到该问题正确的解决方法。遇到模棱两可的概念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图像或者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正确区别概念之间的不同之处,比如说遇到相向而行或者相背而行的情景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种感官刺激的教学方法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把概念熟记于心,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四)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有一些教育家认为,只有当数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近时,学生才能更积极且更有兴趣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中,还应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加入课后作业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比如说,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一些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初步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几个课后问题,如“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等腰三角形”“建筑中是否涉及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与普通的三角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如何将等腰三角形合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等,学生进而通过网络资源,与父母探讨以及亲身实践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同学进行探讨、交流与分享。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渗透,能够更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与学生的想法相互结合,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运用的教学反思
(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生活化教学法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是教学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概念,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新知识的汲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角色,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要靠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课堂中。比如说,多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也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授课进度,避免上课走神等情况的发生。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脑力都还没有完全挖掘,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一定不能包揽,要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融入学习中。比如说,当触及抛物线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抛出物体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运动轨迹,让他们自己思考抛物线的特点。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协助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将问题更加简单化。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有效的学习环境,指引学生准确的学习方向,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生活情境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对学生群体进行整体评估,对他们的能力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运用生活情境时,才能贴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太难或过于简单都不能达到一个高效的教学成果。创设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能够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这方面,一定要适当地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在激励学生学习的同时又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未来最好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教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身水平有很好的认识,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春明.生活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29(9):67-68.
[2]林晓艳.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女报:时尚版,2020(4):1.
[3]任海林,赵学娒.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67-68.
[4]乔风英.关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2):76-77.
作者简介:陈闽松,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中学。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新的教育理念也逐渐产生。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实现对当代学生的有效教学。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来适度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在目前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学教学前景不够乐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数学课堂不够有趣,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够强,对数学相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尚在发展,有时不能够理解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除了这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因素,那就是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本身就难以形象表述,通常都是十分抽象的,而个别情况下数学中又会遇到许多计算量较大的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数学学科在初中阶段困难重重,难以解决。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得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开发学生思维。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二、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降低教学难度
通俗来说,生活化教学法就是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情境进行重现,使得数学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帮助初中生对知识点有更全面的理解。这些事例的重现,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快速把自身代入到数学学习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数学这门学科进行简单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单凭书本上拗口的文字和晦涩难懂的图像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实景教学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也同时减轻了教师教学的负担。比如,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这类基本的数学几何图像时,假如只是在黑板上单一地画出该几何图形的三维图,那么学生就不能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结构与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教室中的柱子、门等生活中的实物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几何图形。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展开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没办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外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缺乏乐趣,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定理与算式,很多学生就更加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开创生活化教学法能够让单调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此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教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应该时刻引导并且组织学生自主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初中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强的求知欲,从而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这样一来,才能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 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一)将问题习题贴近生活
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以及问题讲解时需要在生活情境的设立方面选取更贴近数学问题的生活事例。这就对教师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做到提前备课、充分备课这两点,要在课前完全熟知讲课内容,初步构建好知识框架,事先准备好可能会运用到的生活事例,确认准备好的生活实例具有可靠性与合理性,不能脱离真实生活,如果上课所用到的一些生活元素没有紧贴学生实际生活,就会大大增加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讲课过程不可以单凭教学文案进行单调的授课,应该脱离死板的教学方式,将讲课内容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或亲身经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师生交流,从而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提高课堂效率。
与此同时,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遇到复杂的生活情境时,应该适当进行删减情境内容,从而进一步突出教学内容,使得生活化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得到有效发挥。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站在他们的角度,有些情况下很难通过一件事例就清晰理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举一反三,同一问题多个事例支撑,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这个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入到生活情境的举例中来,并不一定只有教师的亲身经历可以设为生活中的事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表述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例,得到该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
比如说,在学习《三视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三视图物件,像水杯、空碗、扫把等,都蕴含着三视图的结构。利用贴近生活的物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了解观察过三视图之后,合理引导学生动手绘制三视图,并在绘制过程中让他们不断思考、观察,重新建立对三视图的理解,从而能够画出三视图的分界线以及虚线。这时教师不可以吝啬表扬与夸赞,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信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完成绘制工作后,教师可以对生活中包含三视图结构的几何物体进行详细讲解,学生通过不断观察找到三视图的特点与结构。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中灵活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不仅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观察,还能快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有重要意义。
(二)将抽象知识转化到生活情境中
在讲解数学中的抽象知识时,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也不够强,从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较片面。虽然学生尽力融入教学课堂中,也难免会因为种种困难止步不前,挫伤学生自信心,导致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热情降低。此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绩下滑,教师出现教学无法开展等诸多问题。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根源,在讲课时,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涉及难度系数较高的知识点时,要多以实物为教学材料,将生活情境灵活应用到课堂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将数学生活化,构造符合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供学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学生重新理解数学,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为学生搭建生活化情景进行学习,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生活,使学生更好地将數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挖掘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挑选问题,将学生购物的场景编成数学问题,假如学生在购买饮料时发现有两种喜爱的口味,一瓶价格为6元350毫升,另一种口味8元400毫升,让学生通过计算选择最划算的方案。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够在这种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未知数,可以依据自身的数学知识,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高效展开生活情境法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也更有利于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具有许多优势,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其多样性与生动性,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教师单调的语言文字表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比如计算小船的航行距离,通过多媒体绘制出小船的航行路线,在投影上标注出每段路线对应的距离,再对这些距离进行求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当教师教学内容触及领域比较偏离日常生活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微视频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慢慢接触新知识领域。
比如说,涉及勾股定理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形式,让学生先对直角三角形直观地进行观察得到答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答案出处,从而得到该问题正确的解决方法。遇到模棱两可的概念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图像或者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正确区别概念之间的不同之处,比如说遇到相向而行或者相背而行的情景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种感官刺激的教学方法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把概念熟记于心,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四)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有一些教育家认为,只有当数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近时,学生才能更积极且更有兴趣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中,还应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加入课后作业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比如说,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一些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初步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几个课后问题,如“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等腰三角形”“建筑中是否涉及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与普通的三角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如何将等腰三角形合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等,学生进而通过网络资源,与父母探讨以及亲身实践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同学进行探讨、交流与分享。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渗透,能够更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与学生的想法相互结合,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运用的教学反思
(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生活化教学法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是教学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概念,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新知识的汲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角色,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要靠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课堂中。比如说,多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也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授课进度,避免上课走神等情况的发生。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脑力都还没有完全挖掘,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一定不能包揽,要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融入学习中。比如说,当触及抛物线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抛出物体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运动轨迹,让他们自己思考抛物线的特点。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协助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将问题更加简单化。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有效的学习环境,指引学生准确的学习方向,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生活情境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对学生群体进行整体评估,对他们的能力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运用生活情境时,才能贴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太难或过于简单都不能达到一个高效的教学成果。创设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能够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这方面,一定要适当地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在激励学生学习的同时又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未来最好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教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身水平有很好的认识,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春明.生活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29(9):67-68.
[2]林晓艳.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女报:时尚版,2020(4):1.
[3]任海林,赵学娒.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67-68.
[4]乔风英.关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2):76-77.
作者简介:陈闽松,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