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时间深处吹过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金莲的字里行间有风吹过后的干净、清爽、舒缓。小时候我总是追着风跑,希望看到风的尽头,看到自然的秘密。风住了,一切仿佛恢复了原样,一切又仿佛不同了。下一场风来了,还是同一阵风吗?这样的想法叫人惆怅。阅读马金莲,她所写下的一场又一场的风,又勾起了我久远的困惑和怅惘。时代的风,自然的风,人心中的风,有些风是寒凉的,有些风是凄厉的,而有些风是和缓的,有些风是温暖的……她笔下的风总让我想起萧红来。
  马金莲的写作有一种罕见的耐心,在这个走马观花、敷衍潦草的时代,她的作品就像午后那抹阳光,能重现空气中的浮尘,让我们伸一个长长的懒腰,细细品尝生活本来的绵长滋味。她的写作让我恍然回到自己的童年故乡,当然更多地让我反省当下,隔着她的作品重新打量这个日新月异的消费时代。
  我特别地注意到她的作品中有好几篇都以时间命名,如《1986年的自行车》《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1990年的亲戚》《1992年的春乏》,我想这绝不是随意的、偶然的,这背后有作家对于时代的感知,有她和历史的对话。“大时代”和“小变迁”,这种张力也贯穿在小说集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的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大时代,但落实到扇子湾小小的家中,还是过日子的那些细小的事情:借单车相亲、夫妻拌嘴、走亲戚、小孩嘴馋、重男轻女、失去儿子的父母、日渐衰老的村庄……可以借由我们的想象拼贴出一个村庄完整的往昔。
  《1986年的自行车》从寒冷的民谣进入,“头九温,二九冷,三九四九冻破脸”。《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同样引入民谣,“羞脸鬼,羞脸鬼,端个瓦盘要浆水”。这两段简短的民谣能够迅速地将我们带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民谣因为蕴含汉语的韵律而具有传播的优势,其短小精悍的形体特点往往饱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这是生活的晶体,带着时代的体温。
  《1986年的自行车》中时间的车轮开启了,自行车对于乡村的意义等于今天汽车对于城市的意义,是生活半径的扩大,也是身份感和认同的源泉。当民办老师的父亲有一辆自行车,他对这辆自行车爱惜得不行,但又穷又跛的舒尔布要借父亲的自行车去相亲。这辆车被父亲视为命根子,随着父母拌嘴,终于抖出了一个秘密,父亲的车后常常载着一个漂亮的女同事,是个寡妇。母亲甚至悄悄地去抓现场,可是看到的与传说的完全不一样,母亲背着一篮筐草回来了。后来,寡妇给父亲的单车织了绣花的套子,父亲撒谎却被母亲识破。舒尔布为借父亲的“宝马”不惜陪外奶奶聊“三寸金莲”,父亲于心不忍,只好借车,结果车被摔坏了。这样的“一件小事”被马金莲赋予了时代启动的重要意义。父母则被岁月深深地焊接在一起,一切吵闹过后依然携手把日子往下过,外奶奶成了最后的缅怀者。宁静的乡村依然有稀薄的温情。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详细地书写了做浆水的过程,我们仿佛能够模仿小说制作一坛浆水和酸菜,这种扎实的描摹、再现能力正在被同质化的二手生活所排斥。在浆水和酸菜背后,是日常生活的艰辛和滋味,是兄弟妯娌之间的血肉感情。
  《1990年的亲戚》和《1992年的春乏》都写到小孩浪亲戚的过程:孩子们往往满心欢喜到亲戚家去,真去了却感到不自在。通过孩子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新鲜、纤细,也发现等级差别,如新妈娘家的吃穿用明显不同于普通人家。作者并不想去揭露这种由权力关系带来的贫富悬殊,她意图同情每个人。《一抹晚霞》仔细地展示了舍尔巴奶奶的衰老过程,洗小净的时候突然手就不能到达头顶了,在心理还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身体就开始衰老了,后来是眼睛无法再看到晚霞。大儿子到新疆去安家了,留给父母一棵树;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到镇上去做生意了,虽然常开车回来看看父母,但并不陪父母聊天,而是两眼盯着手机。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舍尔巴奶奶和村子一起衰老。
  我们如何书写乡村,是像鲁迅一样揭露乡村的麻木、困顿、落后,还是像《边城》一样把乡村风景化并深情地怀念?马金莲更心仪后者,她摆脱了对悬念、冲突的固执迷恋,将记忆像一幅传世名画一样缓缓展开,其中的皱褶、破损都经过时间之手一一抚平,人心深处小小的尴尬、烦忧、欢喜、心事及希望躍然画上。我们重新看到大时代下面最为坚韧的生活,贫困、饥饿所不能摧毁的与生命同在的光芒和温暖。
其他文献
三月白先勇先生来南开,原本安排我们有一场关于《红楼梦》的对话,后来因故取消了,非常遗憾。我钦佩白先勇先生,是因为青春版《牡丹亭》,从在南开的演出,到苏州大学、北京京伦饭店、国家大剧院等,直接的交流使我受益很多。我对他的佩服不是出于一般的礼貌和尊敬,而是发自肺腑的,我认为他确实把自己的生命、心灵和智慧投入到昆曲等传统慧命的延续上了。《白罗衫》在南开演出时,我坐在他旁边,让人感动的是,从整部剧的构思、
期刊
我工作的报社出门隔一条马路就是海,从陆地向海上铺展着栈桥,栈桥俨然是青岛的标志。外地游客来青岛,往往会来栈桥。尤其到了夏天,栈桥这一带的海边简直是人满为患,海风里弥漫着浮躁。但已经少有人会联想到,当年正是从这座伸展到海湾里的栈桥上,德国士兵的铁蹄踏上了青岛———当时的胶澳。那是青岛沦为德国租借地的开始,也是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一系列海战失败的最后一幕,其实德国人登上栈桥进入青岛并没有经过海战,兵不血刃
期刊
对于我来说,阅读这部小说的体验,并不愉快:身为女性,我震惊于故事里真实存在的人和事以及他们针对女性的冷酷恶意,身为教师,我震惊于国文老师李国华以及他的同事们普遍地猎取享用女学生并以此自得的事实,身为文学从业者,我震惊于李国华竟然以“思无邪”的诗教做他卑劣犯罪的遮羞布这一更为卑劣的行径。震惊让我一时间说不出话,但最强烈的直觉是:我有一种原罪感,性别的原罪———小说里被性侵的女孩子们,有可能是我,或我
期刊
长篇小说《吉祥时光》以散文笔法营造小说意境,作者用凝练精粹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大变动时代的中国少年和中国故事。  慢时光中的中国伦理与日常生存的历史性  小说以主人公少年吉祥的视角叙述了一个天翻地覆时代的慢时光。对一个孩子来说,大变动时代是悠长的景深,这种景深赋予儿童看世界独特的时空感,这种时空节点的深刻印象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定格在少年的记忆中。  在儿童的眼光中,时光是慢的,慢到可以觉得一只蜗
期刊
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作为一个术语,正式出现在美国学者舒斯特曼发表于1999年的一篇论文中,这位学者又在2008年出版了专著《身体意识———凝视的哲学与身体美学》。我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突出了副标题中的“身体美学”而将之译为《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身体美学由此引起了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但综观国际学术界,真正以“身体美学”作为标题的专著并不多见,王晓华的新
期刊
《一个甲子的畅想: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出版了。翻读片刻,就会感到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畅想未来的趣味之书,一部数据汇聚、名词叠锦之书,一部专家学者的沉思之作,一部大中小学生的梦想之书,一部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慧的好书。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有趣就在于在书中可以看到脑洞大开的畅想思维,充满了天马行空、丰富风趣的奇思妙想。它放飞思想,横跨广阔的空间预见未来,数、理、化、天、地、生,天高云淡;信息、生
期刊
《绿头发先生行医记》是一部构思颖异、想象奇谲的幽默童话。它的故事启幕于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就医场景:诊所里,医生和护士忙个不停;病人们在靠墙的座位上等候就诊,多少流露出些不耐烦的情绪;救护车呜呜响起,医生匆忙出医……如此常规的忙碌情形,使得童话开头仿佛不经意间提到的绿头发先生“留着一头绿油油的长发”的奇异特征,几乎完全淹没在了这寻常生活的语态中。直到看见这位医生的身影分明一次次奔出诊所去处理急务,
期刊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媒介的演化紧紧依赖于技术的更新,从纸张到广播、电影,再到互联网,媒介演进对技术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媒介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日益明显。在享受媒介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作为媒介技术“新宠”的仿真技术也为人类带来了恐惧,以仿真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生成物,在人类世界中形塑了一种新的事实,仿真体通过作用于以视觉信息摄入为主要途径的人类感知系统,增加了人们判断客体真实性的难度,
期刊
学科传统的致意与对话  钱谷融(1919—2017)、唐沅(1934—2017)与王富仁(1941—2017)三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不幸离世,使“告别”一再成为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主题词。而他们的远去,以及与林庚、王瑶及刘柏青三位推进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前辈学人有关的著作在同年的相继问世,仿佛意在提醒当下学界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渊源有自。  无论陈平原编的《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
期刊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术语华丽地回归了理论的前台。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魔幻现实主义”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甚至新晋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被冠以这一标签。粗略看来,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似乎都可以进入这一术语的视野,真假莫辨,众语喧哗。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热”中,中国作家就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激发影响,自此形成了对其长盛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