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提高技能,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情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77-01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主要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学生从数学意识到数学行为有许多内容,都是有序的数学思维,它以数学知识为主,但又超过具体的数学基础知识。小学阶段,学生不具备任何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老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生形成的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体现。所谓的数学意识,便是一种好的数学知觉,让学生可以从本质上看待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同时,学生拥有了数学意识,就会从数学表象看待问题,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去深入理解数学内部的数量空间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对学生进行数学意识培养最好的方法是在课堂中创建生活情境,由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时,学生对人民币的价值观和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问题有一定的困惑,这也是教学的难点,而人民币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敏感度去教学数学知识,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和具体事物的价值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意识。
二、依托问题牵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探究数学教本,结合教学重难点,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讲明教学重点,围绕重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两条直线,随后提出问题:“如何才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实际生活中,又存在哪些平行线事物呢?”这样指向明确的问题,学生有了思考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探究,才会出现思维深度。其次,把数学知识作为原型,创建问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节时,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计算圆的面积?如果用圆形纸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刚开始会很迷惑,不知道怎样计算。这时,老师可以把圆形转化成和长方形近似,并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近似长方形之间有联系吗?近似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圆的哪部分差不多?”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自主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学中,运用学具教学,是一种外部物质教学,它的特殊性在于操作过程中可以带动小学生运用手的操作去实现和反应他内部思维的想法,对促进学生思维内化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制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学生们制作了多重类型: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用实践操作来完成,最终可以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学生用圆锥容器分别用沙子刷碗,倒入相应的圆柱中,看看多少次能够装满。但是,由于很多种情况出现,每个小组都有着自己的结论: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中,把圆锥倒在圆柱里,三次可以倒满;如果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倒在圆柱里,一两次可以倒满或四五次可以倒满,不会有原结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操作能力。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数学知识都有较大的逻辑性,为了讓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适当开展些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对现阶段探索式教学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也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数学意识。所以,老师要时刻领会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把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发挥数学学科教书育人的作用和价值,达到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留娟.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都市家教,2016(02).
[2]张莹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6(09).
[3]朱丽芳.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探讨[J].课程与教学,2017(07).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情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77-01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主要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学生从数学意识到数学行为有许多内容,都是有序的数学思维,它以数学知识为主,但又超过具体的数学基础知识。小学阶段,学生不具备任何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老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生形成的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体现。所谓的数学意识,便是一种好的数学知觉,让学生可以从本质上看待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同时,学生拥有了数学意识,就会从数学表象看待问题,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去深入理解数学内部的数量空间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对学生进行数学意识培养最好的方法是在课堂中创建生活情境,由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时,学生对人民币的价值观和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问题有一定的困惑,这也是教学的难点,而人民币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敏感度去教学数学知识,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和具体事物的价值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意识。
二、依托问题牵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探究数学教本,结合教学重难点,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讲明教学重点,围绕重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两条直线,随后提出问题:“如何才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实际生活中,又存在哪些平行线事物呢?”这样指向明确的问题,学生有了思考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探究,才会出现思维深度。其次,把数学知识作为原型,创建问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节时,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计算圆的面积?如果用圆形纸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刚开始会很迷惑,不知道怎样计算。这时,老师可以把圆形转化成和长方形近似,并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近似长方形之间有联系吗?近似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圆的哪部分差不多?”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自主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学中,运用学具教学,是一种外部物质教学,它的特殊性在于操作过程中可以带动小学生运用手的操作去实现和反应他内部思维的想法,对促进学生思维内化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制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学生们制作了多重类型: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用实践操作来完成,最终可以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学生用圆锥容器分别用沙子刷碗,倒入相应的圆柱中,看看多少次能够装满。但是,由于很多种情况出现,每个小组都有着自己的结论: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中,把圆锥倒在圆柱里,三次可以倒满;如果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倒在圆柱里,一两次可以倒满或四五次可以倒满,不会有原结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操作能力。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数学知识都有较大的逻辑性,为了讓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适当开展些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对现阶段探索式教学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也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必须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数学意识。所以,老师要时刻领会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把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发挥数学学科教书育人的作用和价值,达到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留娟.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都市家教,2016(02).
[2]张莹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6(09).
[3]朱丽芳.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探讨[J].课程与教学,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