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弄清"乡风文明"内涵,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统筹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风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形成了对"乡风"不同的观点。
(一)社会学视角。有观点认为:"乡风,从社会学意义上看,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或社会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并流行。"
(二)文化视角。有观点认为:"乡风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或社会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特定乡村社区文化的总体表现。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并流行。"
(三)风俗的视角。有观点认为:"乡风一般是指乡村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社会风气、生活习俗、乡土观念等。"还有观点认为"乡风指的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长期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它包括官风、民风和家风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综上所述,尽管研究者们对"乡风"具有不同看法,但总体上可以把乡风归纳为经过长时间累积逐步被当地农民认同且遵守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
二、文明
文明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所谓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认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文化包含文明。
一些研究者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一种观点认为文明是城市的文化。"文明就是城市的文化,而城市则可定义为一种聚居点,其中许多(更确切地说,多数)居民不从事食物的生产"。 另一种观点认为,文明是先进的文化。如果"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至少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笔者认同这种观点,认为文明包含于文化,产生于文化,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一种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因此,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相互关联的高级属性和特征的集合体,它表示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达到的一种进步状态。
三、乡风文明
自乡风文明建设提出后,就如何理解乡风文明的含义已经形成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总体看来,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一是侧重于与乡风关系的观点。目前这方面大致有两个角度的看法:
(一)整体角度。有研究者说:"乡风文明就是好的乡村风气。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乡风文明实际就是文明的乡风,"文明的乡风,则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反映时代的精神,顺应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乡风文明体现了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和历史演进的一致性。"
(二)维度角度。有研究者说:"乡风文明就是要求官风端正、民风淳朴、家风和谐。"有研究者认为,乡风文明应从"爱国意识的强化,以明礼诚信为荣,人际关系的和谐,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几个方面进行理解。还有研究者通过指标赋值的方式来研究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如从"道德建设(20分)、科技教育(20分)、文化体育(15分)、公共安全(15分),福利服务(15分)、组织建设(15分)"等6个指标考评体系反映一个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这一角度的观点认为,乡风文明就是良好的乡风。二是侧重于从乡风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进行理解的观点。认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等。促进乡风文明,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正因为此,有研究者指出:"'乡风文明'的精神内核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延伸" 。
以上关于乡风文明二个方面的主要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乡风文明不能仅仅从良好的乡风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理解,而是应该将二个方面结合起来认识。纯粹的乡风,是对一个地区人们情感、风尚、习惯的表达,只属于社会意识中社会心理的层次,具有不系统、不定型的特点,既包含落后的陈规陋习,也包括良好的乡风。从与乡风的关系看,乡风文明可以理解为良好的乡风、文明的乡风,但是,仅仅从这方面理解是不够的。根据中央文件中对乡风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乡风文明也应该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层次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规定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内容。
如此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是指包含良好的乡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一个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对人具有教育作用,对形成良好的乡风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乡风文明两方面的内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样,可以将乡风文明进一步界定为包含良好的乡风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同时还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那么,文化在一个地区发展中也处于灵魂的地位。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层面的乡风文明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精神动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欢.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J].兰州学刊,2007,(3).
[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咸宁市联合课题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问题的理论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3]李晓娥,胡尊让,周婷.新时期陕西乡风文明建设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4]于大海.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5]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6](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87.
[8]刘瑞娟.论村落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
[9]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咸宁市联合课题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问题的理论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一、乡风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形成了对"乡风"不同的观点。
(一)社会学视角。有观点认为:"乡风,从社会学意义上看,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或社会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并流行。"
(二)文化视角。有观点认为:"乡风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或社会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特定乡村社区文化的总体表现。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并流行。"
(三)风俗的视角。有观点认为:"乡风一般是指乡村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社会风气、生活习俗、乡土观念等。"还有观点认为"乡风指的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长期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它包括官风、民风和家风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综上所述,尽管研究者们对"乡风"具有不同看法,但总体上可以把乡风归纳为经过长时间累积逐步被当地农民认同且遵守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
二、文明
文明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所谓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认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文化包含文明。
一些研究者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一种观点认为文明是城市的文化。"文明就是城市的文化,而城市则可定义为一种聚居点,其中许多(更确切地说,多数)居民不从事食物的生产"。 另一种观点认为,文明是先进的文化。如果"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至少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笔者认同这种观点,认为文明包含于文化,产生于文化,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一种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因此,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相互关联的高级属性和特征的集合体,它表示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达到的一种进步状态。
三、乡风文明
自乡风文明建设提出后,就如何理解乡风文明的含义已经形成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总体看来,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一是侧重于与乡风关系的观点。目前这方面大致有两个角度的看法:
(一)整体角度。有研究者说:"乡风文明就是好的乡村风气。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乡风文明实际就是文明的乡风,"文明的乡风,则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反映时代的精神,顺应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乡风文明体现了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和历史演进的一致性。"
(二)维度角度。有研究者说:"乡风文明就是要求官风端正、民风淳朴、家风和谐。"有研究者认为,乡风文明应从"爱国意识的强化,以明礼诚信为荣,人际关系的和谐,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几个方面进行理解。还有研究者通过指标赋值的方式来研究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如从"道德建设(20分)、科技教育(20分)、文化体育(15分)、公共安全(15分),福利服务(15分)、组织建设(15分)"等6个指标考评体系反映一个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这一角度的观点认为,乡风文明就是良好的乡风。二是侧重于从乡风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进行理解的观点。认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等。促进乡风文明,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正因为此,有研究者指出:"'乡风文明'的精神内核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延伸" 。
以上关于乡风文明二个方面的主要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乡风文明不能仅仅从良好的乡风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理解,而是应该将二个方面结合起来认识。纯粹的乡风,是对一个地区人们情感、风尚、习惯的表达,只属于社会意识中社会心理的层次,具有不系统、不定型的特点,既包含落后的陈规陋习,也包括良好的乡风。从与乡风的关系看,乡风文明可以理解为良好的乡风、文明的乡风,但是,仅仅从这方面理解是不够的。根据中央文件中对乡风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乡风文明也应该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层次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规定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内容。
如此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是指包含良好的乡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一个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对人具有教育作用,对形成良好的乡风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乡风文明两方面的内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样,可以将乡风文明进一步界定为包含良好的乡风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同时还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那么,文化在一个地区发展中也处于灵魂的地位。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层面的乡风文明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精神动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欢.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J].兰州学刊,2007,(3).
[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咸宁市联合课题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问题的理论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3]李晓娥,胡尊让,周婷.新时期陕西乡风文明建设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4]于大海.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5]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6](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87.
[8]刘瑞娟.论村落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
[9]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咸宁市联合课题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问题的理论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