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狂欢的阴影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269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问世、电视产生、电脑功能越来越全,“沙发土豆”、“鼠标土豆”相继出现,网络消费、网络教学、网络红人、网络文化越来越多……一切都在媒介中存在,一切都在媒介中被感觉。鲍德里亚声称,人类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拟象时代。媒介以一种“真实的内爆”,使出现于屏幕的内容等同于在场的真实。这种“超真实”使人不经意地停留在画面的切换上,分不清模型与真实之间的界限。
  
  一、媒介是什么:鲍德里亚的发现
  
  鲍德里亚是法国上世纪70年代之后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最贴近后现代精神的媒介理论,阐释了媒介的特征与功能。
  媒介的特征包括:①拟象。或称“类象”,主要用以描述当代社会出现的一种提供给大众的“形象文化”,如无所不在的电视影像对大众文化的环绕和包围。拟象游移和疏离于原本,实际是一种人造现实或第二自然,大众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脱离现实的“拟象世界”[1]。②内爆。指拟象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界限的崩塌。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内爆”,不仅真实本身在超真实中陷落,而且拟象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被消蚀了,“拟象”已内化为观众自我经验的一部分,幻觉与现实混淆起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在这种拟象所环绕包围的世界内,“我们的世界起码从文化上来说是没有任何现实感的,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实从哪里开始或结束”[2]。③超真实。超真实是作为真实死亡之后的替代物出场的。超真实作为生产的替代形态,已经完全脱离了真实,是一种再现的生产模型。
  媒介的功能包括:①媒介在传递中消解意义。在鲍德里亚看来,媒介不是意义的传递者,而是引发内爆的场所。今天的城市已经不再像19世纪的城市那样是政治——工业的场所,而是符号、传媒、拟象生产的场所。媒介这台主要的模拟机器,大量产生出形象、符号、代码,构造了一个自主操控社会日常生活的超真实王国,并最终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性的消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根据麦克卢汉的表达,每一种媒介都把自己作为信息强加给了世界。而我们所‘消费’的,就是根据这种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传奇性’的编码规则切分、过滤、重新诠释了的世界实体……以至于所有的事件的、文化的或政治的价值都烟消云散了。”[3]②媒介在传递中制造意义。媒介在讯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仅消解意义,而且制造意义。以前,人们总相信媒介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而现在,媒介正在构造超真实——一个让真实从属于拟象的社会。它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把非真实的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外在社会不断收缩,但同时却使人的思想空前膨胀。这种超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思想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吞噬了现实,媒介却通过思想,获得了对现实世界的控制。鲍德里亚在《海湾战争并没有发生》(1995)中说到,其实大众看到的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没有发生的虚拟的“媒介之战”。“同理可证,美国的‘9.11事件’、‘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都是不真实的‘媒体事件’或‘电视战争’。当大众夜以继日地观看美军与伊拉克抵抗力量交火的时候,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观赏实际上与对美国越战大片的观赏并无两样。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影像,只是由持某一政治倾向的摄影师捕捉、剪接和变形的结果,大众看到的已远非是真实的伊拉克,而是被具有实时转播功能的媒体所‘虚拟化’的纪实叙事作品”[1]。③媒介消磨了人的主体性,加剧了大众化。鲍德里亚认为,媒介的功能就是阻止交流,使个体孤立、离群索居,并诱骗他们进入一个分不清现实和拟象的社会,甚至可能对拟象的喜爱程度超过现实。当个体与各种媒介连接时,便被它们用光、影、点等包围着,成为图像、声音、信息的控制者。在我们还享受着这种快乐时,已被它凝固为媒介和传播网络的终端,从而成为真正的传播机器的部件或部分。鲍德里亚将电视定义为“不传达任何意义”、“令人着迷”、“一个可以直接在头脑中找到”的小型化终端,“你就是屏幕,而电视正在看你”[4]。当媒介通过此种令人寒颤的力量,用媒介思维代替人的思维,生产出成批的观众时,毫无个性的大众化时代便到来了。
  
  二、媒介给教育带来了什么:主要的负面效应
  
  媒介在讯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仅消解意义,拼贴意义,还通过媒介产生大众化的观众及思想。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主要媒介,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涵盖着无所不包的信息资源,可以使学生网民获取巨大的精神资源,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范围,满足他们休闲的需要,这些正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诸如此类的媒介在为人们提供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满足视听快感的同时,给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信仰迷惘。W·李普曼在《舆论》(1922)中指出,大众媒介为人们建构起一个由真真假假的影像组成的虚性世界,即“头脑中的影像”,人们通过它去感知“身外世界”[5]。因此,“头脑中的影像”不仅构成了对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构成了现实本身,即能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环境的作用。网络时代,许多学生由于过分信赖网络及其它电子媒介,沉迷于它们所构建虚拟世界,导致其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被网络同化,迷失于网络的虚拟美好,甚至用网络中的标准来衡量现实,把网络的价值取向应用于现实生活。所以,当虚拟的美好与现实生活发生冲突时,有的人不免会迷惘,会对现实生活不满甚至失望,从而使正在形成中的个人信仰体系发生混乱。
  人格扭曲。媒介交流与现实生活的交流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如在网络中,“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成为网络交流最生动的写照,因此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便不再隐藏,可以在网上尽情发泄,可以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形成“网上是鬼,网下是人”的人格扭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那些所谓的“不听话”的学生,当他们的个体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促使他们寻求其它的方式来代替,而网络的虚拟性恰恰可以实现他们的一些需要。有了网络,一切都可以改变,可以丢掉学习不好的自责、长相不佳的自卑、朋友很少的孤独等等,甚至在不经意间,还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在现实中受挫越大,对网络的信赖就越大,最后造成不能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之间的角色转换,甚至把虚拟世界里的放纵、暴力倾向等带人现实生活。
  主体丧失。媒介的会话是独自式的,即交流的一端输出了所有信息,另一端则只是被动接收,人心甘情愿地变成旁观者,一言不发地接收讯息。电子媒介的独白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主体的人按照媒介传递的信息不断与本真的自 我交谈,最终的结果是抛弃真我,而按媒介所传递信息进行重塑。正是这种普遍的主体性的抛弃与重塑。让个性消磨殆尽;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媒介的日常化和普及化,它在不知不觉中消磨着人们阅读印刷物的耐心,使人们习惯于浮光掠影式的信息选择和接受,满足于浅层的表象思维,耽于耳目之娱,而疏于深入思考,形成思维惰性。
  
  三、教育如何做:顺应与同化
  
  媒介时代,青少年充分利用媒介的信息优势,不仅是一种追赶时尚的生存方式,也是时代对他们成才提出的现实需求。尽管媒介的蔓延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媒介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对教育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媒介蔓延像是一把双刃剑,要利用好它,就必须先处理好它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重建适应媒介时代的价值体系。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看不惯”时,社会大呼:一代不如一代,道德滑坡了。在教育越来越普及,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道德真的在滑坡吗?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价值体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大众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地发展,当整个社会都已被后现代热浪掠过的时候,我们的价值体系仍是工业生产时代的标准,滞后的价值取向的惯性,使人类对新的现象理解、包容不够,出现价值与现象越来越多的冲突。既然媒介已出现多元化,就应尊重多元文化的生态效应,建立与虚拟时代相适应的价值体系。
  观照多元化的现实生活内容。过去我们的教育中,应然的东西太多,实然的知识太少。老师的讲解、教材的内容都很少涉及到社会的阴暗面,而学生一旦接触社会生活,便会因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而陷入迷惘。在媒介时代,信息获取有多种渠道,太多的应然性知识会让学生对教师的信誉产生质疑。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的不同方面,教育的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原有的符号体系如书本,要不断吸收新的社会生活知识,加强应然教育与实然教育的结合,摒弃过去那种“报喜不报忧”的教育内容选择方式。
  对网络使用的“导”重于“堵”。媒介的蔓延、符号的扩张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信息传递速度之快、内容之广,传递方式形象、直接,其冲击力之强远大于老师的讲解。学校作为培养走向未来的人才的机构,不可以也不可能忽视它的巨大作用。首先是教育机构自身要理解媒介蔓延的价值,加强对话与交流,加强赏识教育。当人的交往、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后,便减少了上网络寻求“解放”的行为,也减少了不健康人格形成的机率,从而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为教育发展服务;其次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媒介,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识别能力,使学生由媒介信息被动吸收的“客体端”变成真正的媒介使用主体,让媒介服务于人的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20世纪后半叶是法国大学内部管理结构由雏形到成形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学内部管理结构体系,不过,这一结构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法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巴黎大学内部管理结构上的问题透视出法国大学内部管理结构中的不足。本论文尝试着以巴黎大学为个案,分析20世纪后半叶法国大学在内部管理结构中的问题,尤其是高校内部两大团体之间的权力消长
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83)  [摘要]香港科技大学虽然建校仅十五年,然而它却产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本文从办学理念、师资建设、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对该校进行分析后认为,立足本地、着眼世界且小而精的办学理念,高标准、人性化的师资建设,及有选择、合作性的研发活动是香港科技大学办学特色之所在,也是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值得内地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思索与借鉴
期刊
[摘 要] “院系调整”时,在高校的中国现代科学家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名牌大学 无一 不伤筋动骨。此举是为了打破民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新政权确立在高校的实际权 威扫清道路。院系调整造成了长期形成的大学传统的断裂,影响了大师的造就。  [关键词]院系调整;现代科学家;1952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5-0073-09    
期刊
编者按: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带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跨 越 式大发展,也使得中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时代对传统的考验。面对大发展和新考验,高等教 育政策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期约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部分专家学者对美国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中财政援助政策、质量评估政策、认证政策、两性平等政策、职工责任冲 突与利 益冲突政策、远程教育政策、双重注册计划政策等方面进行专题介绍 ,相信对读者一定
期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科举学导论》是刘海峰教授十四年致力于科举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心血力作。全书约四十九万言,共分十八章,不但提纲挈领地论述了科举学的涵义、内容、结构,而且对这一综合性较强的专学进行了学说的锤炼和理论的锻造,其特色可概括为“大、实、理、新、美”五个方面。2005年8月出版的《科举学导论》为科举制百年祭献上了一道文化飨宴,也为科举学这一学科确立了“原点
期刊
[摘 要]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与传统理念和主流话语中的“三因素说”大相迥异的“两因素”说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因素”说把实在论和价值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淆起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做法不可取,应当在肯定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同样地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寻求双方和谐关系的构建。  [关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是教育和经济相结合的最直接的教育形式,是最易实现教育产业化的教育类别。由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直接进入市场,服务于经济,检验于竞争,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职业教育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市场需求,就应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
期刊
[编者按]教师知识首先不是真理,而是友好相处的观念。哲学家与教师的对话即是他们的“友好相处”。齐美尔“边界”理论认为,时间即是现在的时间量,空间是一种集学习、劳动与生活于一体的主体生存结构。因此。教师发展应基于教师劳动与生活的生命体验现场。鲍德里亚声称,在“拟象”时代,媒介以一种“真实的内爆”正在消解、传递与制造意义,同时也在消磨人的主体性,出现了人的信仰迷惘、人格扭曲和主体丧失。顺应与同化可能是
期刊
[摘 要]运用结构式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1996~2005年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从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课题、问题的提出、重要术语界定、研究方法、结论、参考文献或注释等10个维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学术规范正逐步形成和确立。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分析维度;定量研究;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4 
期刊
西方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本应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然而人类在建构教育科学世界的过程中,偷偷地取代并遗忘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被教育遗忘了,不仅带来教育科学的危机,也带来了人类文化的危机。为消除这种危机,他发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呐喊并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建设方案。  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对生活价值的追求,成就人类可能的幸福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