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角落里,有一个河南人叫晋佩章。
他生于革命军北伐之年——1926丙寅虎年,病逝于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之年——2008戊子鼠年,享年82岁。他是家中的幼子,3岁丧父,凭祖父行医、母亲耕织,读完私塾和高小。日寇肆虐中原之际,他投奔兄长,游学于陕甘,度过了动荡不安的少年时代。光复后,返回家乡就读于禹州高中,并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在考入河南大学后,毅然决然地奔赴中原军政大学。淮海的炮声中有他的身影,金陵的战火里有他急行军的脚印。1962年他脱下军装返乡,如果不是他这个选择,或许钧瓷历史要晚许多年,才能被众人所了解。
在中国钧瓷的历史拐点里,有一个外乡人叫晋佩章。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闯进了钧瓷领域,为钧瓷复兴默默耕耘30余年,甘做人梯。
晋佩章在古陶瓷界成名极早,有据可查的是1983年耿宝昌先生名著《明清瓷器鉴定》中,将晋佩章与卢广文、邢国政列为仿制宋元钧的高手,而且除了宋元钧瓷,他还擅仿宋代油滴黑釉。此三人中唯有晋佩章不是神垕人,亦不是自幼从事钧瓷技艺者,且入行最晚。
如果从1962年算起,外乡兼外行的晋佩章,用了20年时间走入行业顶尖。为什么是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据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王俊容回忆:“其一,在那个年代的神垕,像我老师晋佩章那样,能有大学文化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其二,执着热爱于钧瓷,孜孜以求,勤勉不怠;其三,有留存传承、光大钧艺的眼界;其四,胸襟坦荡、性情真挚,有所得不藏私,无论是顶级专家还是乡土艺人都愿与之交流;其五,实践为先,知行合一,足迹遍布南北古窑址,亲试釉方近千种,遗留试釉片过万计;其六,重视历史文化整理,形成了独有的钧瓷文史与科学理论体系,开个人钧瓷研究著述的先河。”
这些可能是晋佩章后来被人尊称为“钧瓷泰斗”的原因。河南工艺美术馆馆长刘延忠说:“在20世纪90年代,钧瓷的釉色可不像现在看到的这么丰富,正是因为晋佩章的无私授予,很多釉色开始遍地开花。很多人去索要釉方,他来者不拒。钧瓷界的釉方向来都是各自看家的机密。在他之前,能够顺利获取别人的釉方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说,晋佩章甘当人梯的精神,对于推动钧瓷的发展,功莫大焉。”
在钧瓷传承的事业上,有一个孤独的行者叫晋佩章。“保守”是某些人给晋佩章先生贴的标签,而这正是他实至名归的荣耀。
“功成名就”的晚年,晋佩章留给世人的一句话却是引自《诗经》与《离骚》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千古名言,无疑真实写照了他晚年孤独坦然的心境。当现代化的液化窑炉普及古镇神垕时,他是硕果仅存的煤窑技艺的守望者;当“官钧明代论”的伪说甚嚣尘上时,他铿锵疾书一一驳斥;当异形怪饰充斥钧窑造型之中时,他的“三瓶六尊”“刘山十八式”则古朴雅致,散发出穿透时光的审美情趣。著名画家、河南省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刘万林拜访晋佩章的作品后,题词曰“均神”。刘万林先生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拜访晋先生时,记得他说古代钧与均通用,我用‘均’字代表着它的品质厚重如大地,同时寓意瓷泥经他之手而幻化神妙,更感慨于他无私的分享精神。”
从众人的口中,你能够听到关于晋佩章先生最多的关键词,无疑是“不计名利”。而事实上他的生活一向俭朴,从来不讲究吃穿。他给人的直观印象和一般的小老头没啥差别,但他坚定的眼神,泰然自若的举止,让人钦慕之心油然而生。逝世前的他,其实已经被病痛严重折磨。当看到汶川大地震的电视画面时,不禁老泪纵横,爱国之心促使他毅然将珍藏的数十件作品捐出。
晋佩章钧瓷艺术馆名誉馆长赵进女士说:“从晋佩章先生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轮廓,也能品味到厚重的文人气息。這是一个研究钧瓷半生的老人学养所致,也是钧瓷泰斗毕生智慧的倾注凝结。”
他的弟子各有所长,皆成就非凡,都是钧瓷界的中流砥柱。而他的儿子晋晓瞳不仅承袭了晋佩章大师的衣钵,而且将传统再凝合,恢复了钧窑柴烧的技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走出国门在巴黎举办钧瓷艺术展,宣扬钧瓷文化。
在追随父亲脚步的艺术道路上,晋晓瞳走了20余年,才得以超越、才逐渐被世人认可。从代表作“四季系列”开始,经莲花尊创作的提炼和升华,独特的艺术风格峥嵘初现,近几年的“佛教题材”系列和“清风荷韵”系列,已经把源自父亲的“晋氏”审美熔炼,并推陈出新。
在众人眼中,晋晓瞳观念十分超前,却不善与人交往。这或许与他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工坊的经历有关。晋晓瞳手工能力出众,几分钟便可捏塑一个生肖雏形,灵气毕露。再经数小时的精心雕刻,便能惟妙惟肖。故而,近年来他多有雕塑类作品问世,其他作品更注重立体感的表达。而在交流中,唯有谈到钧瓷时他才会神采奕奕,滔滔不绝。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将晋佩章一生的心血传于后世,为此他带了不少艺徒。令他欣慰的是,有的已经独立门户,而晋家第三代人晋文龙、晋文麟兄弟两人,也已经开始钻研钧艺,且各有所长。晋晓瞳坦言:“他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成长比我们快多了,但愿他们能闯出一条钧瓷的新路子,毕竟未来属于他们。”
他生于革命军北伐之年——1926丙寅虎年,病逝于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之年——2008戊子鼠年,享年82岁。他是家中的幼子,3岁丧父,凭祖父行医、母亲耕织,读完私塾和高小。日寇肆虐中原之际,他投奔兄长,游学于陕甘,度过了动荡不安的少年时代。光复后,返回家乡就读于禹州高中,并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在考入河南大学后,毅然决然地奔赴中原军政大学。淮海的炮声中有他的身影,金陵的战火里有他急行军的脚印。1962年他脱下军装返乡,如果不是他这个选择,或许钧瓷历史要晚许多年,才能被众人所了解。
在中国钧瓷的历史拐点里,有一个外乡人叫晋佩章。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闯进了钧瓷领域,为钧瓷复兴默默耕耘30余年,甘做人梯。
晋佩章在古陶瓷界成名极早,有据可查的是1983年耿宝昌先生名著《明清瓷器鉴定》中,将晋佩章与卢广文、邢国政列为仿制宋元钧的高手,而且除了宋元钧瓷,他还擅仿宋代油滴黑釉。此三人中唯有晋佩章不是神垕人,亦不是自幼从事钧瓷技艺者,且入行最晚。
如果从1962年算起,外乡兼外行的晋佩章,用了20年时间走入行业顶尖。为什么是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据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王俊容回忆:“其一,在那个年代的神垕,像我老师晋佩章那样,能有大学文化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其二,执着热爱于钧瓷,孜孜以求,勤勉不怠;其三,有留存传承、光大钧艺的眼界;其四,胸襟坦荡、性情真挚,有所得不藏私,无论是顶级专家还是乡土艺人都愿与之交流;其五,实践为先,知行合一,足迹遍布南北古窑址,亲试釉方近千种,遗留试釉片过万计;其六,重视历史文化整理,形成了独有的钧瓷文史与科学理论体系,开个人钧瓷研究著述的先河。”
这些可能是晋佩章后来被人尊称为“钧瓷泰斗”的原因。河南工艺美术馆馆长刘延忠说:“在20世纪90年代,钧瓷的釉色可不像现在看到的这么丰富,正是因为晋佩章的无私授予,很多釉色开始遍地开花。很多人去索要釉方,他来者不拒。钧瓷界的釉方向来都是各自看家的机密。在他之前,能够顺利获取别人的釉方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说,晋佩章甘当人梯的精神,对于推动钧瓷的发展,功莫大焉。”
在钧瓷传承的事业上,有一个孤独的行者叫晋佩章。“保守”是某些人给晋佩章先生贴的标签,而这正是他实至名归的荣耀。
“功成名就”的晚年,晋佩章留给世人的一句话却是引自《诗经》与《离骚》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千古名言,无疑真实写照了他晚年孤独坦然的心境。当现代化的液化窑炉普及古镇神垕时,他是硕果仅存的煤窑技艺的守望者;当“官钧明代论”的伪说甚嚣尘上时,他铿锵疾书一一驳斥;当异形怪饰充斥钧窑造型之中时,他的“三瓶六尊”“刘山十八式”则古朴雅致,散发出穿透时光的审美情趣。著名画家、河南省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刘万林拜访晋佩章的作品后,题词曰“均神”。刘万林先生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拜访晋先生时,记得他说古代钧与均通用,我用‘均’字代表着它的品质厚重如大地,同时寓意瓷泥经他之手而幻化神妙,更感慨于他无私的分享精神。”
从众人的口中,你能够听到关于晋佩章先生最多的关键词,无疑是“不计名利”。而事实上他的生活一向俭朴,从来不讲究吃穿。他给人的直观印象和一般的小老头没啥差别,但他坚定的眼神,泰然自若的举止,让人钦慕之心油然而生。逝世前的他,其实已经被病痛严重折磨。当看到汶川大地震的电视画面时,不禁老泪纵横,爱国之心促使他毅然将珍藏的数十件作品捐出。
晋佩章钧瓷艺术馆名誉馆长赵进女士说:“从晋佩章先生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轮廓,也能品味到厚重的文人气息。這是一个研究钧瓷半生的老人学养所致,也是钧瓷泰斗毕生智慧的倾注凝结。”
他的弟子各有所长,皆成就非凡,都是钧瓷界的中流砥柱。而他的儿子晋晓瞳不仅承袭了晋佩章大师的衣钵,而且将传统再凝合,恢复了钧窑柴烧的技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走出国门在巴黎举办钧瓷艺术展,宣扬钧瓷文化。
在追随父亲脚步的艺术道路上,晋晓瞳走了20余年,才得以超越、才逐渐被世人认可。从代表作“四季系列”开始,经莲花尊创作的提炼和升华,独特的艺术风格峥嵘初现,近几年的“佛教题材”系列和“清风荷韵”系列,已经把源自父亲的“晋氏”审美熔炼,并推陈出新。
在众人眼中,晋晓瞳观念十分超前,却不善与人交往。这或许与他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工坊的经历有关。晋晓瞳手工能力出众,几分钟便可捏塑一个生肖雏形,灵气毕露。再经数小时的精心雕刻,便能惟妙惟肖。故而,近年来他多有雕塑类作品问世,其他作品更注重立体感的表达。而在交流中,唯有谈到钧瓷时他才会神采奕奕,滔滔不绝。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将晋佩章一生的心血传于后世,为此他带了不少艺徒。令他欣慰的是,有的已经独立门户,而晋家第三代人晋文龙、晋文麟兄弟两人,也已经开始钻研钧艺,且各有所长。晋晓瞳坦言:“他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成长比我们快多了,但愿他们能闯出一条钧瓷的新路子,毕竟未来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