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也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评价要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具体评价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主要对教育背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做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它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开展,在评价时要注重激励性、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全面性。其主要作用有是:一是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二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形成性评价所借助的手段有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终结性评价又称为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其作用有:一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这一点在当前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普遍不被重视,其表现为考试结束,评分完毕,就意味着终结性评价结束,没有进行考试结果的分析,不重视把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
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法
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的判断,也可称之为教育目标参考评价。绝对评价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它不受学生所在群体的发展状况的影响。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做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也可称之为教育常模参照评价。这种评价有两种作用:一是有利于在群体内作 出横向比较。二是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评价应注意两点:一是比较要坚持等质的原则。二是比较要力求实效,要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和改进教学上,不要把它放在惩治某些学生的手段。
个体差异评价主要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客观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充分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
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评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它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在他人评价中,能否在评价主体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他人评价成效的关键。
总之,对于学生,评价是促进其能更主动有效的学习和发展,发挥反馈作用、促进反思,激励学生有意识发展强化自我學习、发展优势,有意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承担学习责任,更自觉地学习,学会管理自己。对于教师,评价是进行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改进教学而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是教学双赢的模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共同成长。
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主要对教育背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做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它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开展,在评价时要注重激励性、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全面性。其主要作用有是:一是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二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形成性评价所借助的手段有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终结性评价又称为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其作用有:一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这一点在当前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普遍不被重视,其表现为考试结束,评分完毕,就意味着终结性评价结束,没有进行考试结果的分析,不重视把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
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差异评价法
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的判断,也可称之为教育目标参考评价。绝对评价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它不受学生所在群体的发展状况的影响。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做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也可称之为教育常模参照评价。这种评价有两种作用:一是有利于在群体内作 出横向比较。二是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评价应注意两点:一是比较要坚持等质的原则。二是比较要力求实效,要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和改进教学上,不要把它放在惩治某些学生的手段。
个体差异评价主要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客观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充分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
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评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它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在他人评价中,能否在评价主体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他人评价成效的关键。
总之,对于学生,评价是促进其能更主动有效的学习和发展,发挥反馈作用、促进反思,激励学生有意识发展强化自我學习、发展优势,有意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承担学习责任,更自觉地学习,学会管理自己。对于教师,评价是进行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改进教学而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是教学双赢的模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