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个一样的愿望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前,一位诗人在汨罗江畔低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随后他和他未完成的愿望永驻于时间的长河之中;一千多年前,一位卧在病榻上的老者将他的愿望讲给儿子听,于是就有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句;一百多年前,一位左姓将军不畏生死,收复疆土,使得“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愿望成为现实;五十多年前,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助手们在禾下乘凉,十年后,南优二号让中国人温饱的愿望成真。他们生于不同的时代,却拥有着同样的愿望:热爱祖国。
  2018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是《把孤岛连成大陆》,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独善其身越来越不可能,我们为自己奔忙,也给他人幸福。镇守边疆的军人保护着我们的领土安全,而他只是父母唯一的儿子;在四川大凉山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官兵,他也只是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烈日炎炎下坚守站岗的警察,他也只是一位三岁稚童的父亲……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却无法体会背后的人情与变故,这些支撑他们前行的力量,其实是一样简单的愿望:国家更好,人民更幸福。
  现代的我们越走越快,忘记给愿望留一点时间。一些词被高高抛起,一些词却悄无声息地沉入水底,仅留下水面的涟漪。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这些愿望,每个人的美好都关乎中国的发展方向。也许您会问:我的愿望真的如此重要吗?是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个13亿分之一的愿望拼成一起,构成了13亿个一样的愿望,因为这些愿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我想过得更幸福,我热爱让我幸福的国家。
  我们虽身处祖国的不同地区,有着社会阶级的差异,但热爱祖国的愿望一直根存华夏儿女的内心。
  2018年10月11日,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一位战士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他在排雷中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而战友安然无恙。他是杜富国,一位来自贵州遵义革命老区的不满30岁的年轻人,失明的眼睛里比谁都看得清“祖国”二字。卓嘎、央宗姐妹在父亲桑巴曲杰的影响下,几十年来不畏困难,守卫西藏玉麦乡。无论冰雪漫天,还是狂风暴雨,姐妹俩始终如一日放牧巡逻,矢志不渝,默默守护中国边境的一草一木。守卫边疆数十载的她们,每一个脚印都是爱国的足迹。
  張渠伟是一名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局长,自他上任以来,达州市渠县的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了0.6%,这令人欣慰的数字背后,是张渠伟昼夜工作、推迟手术、牺牲健康的结果。奋斗在扶贫一线的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十岁,一条扶贫之路,更是一条心系祖国发展之路。
  如果我们的祖国是一汪大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朵浪花,只有每个人和谐共生,大海才不会掀起惊涛骇浪;如果我们的祖国是一片星河,我们每颗小星星都散发出微芒,才能点亮整个宇宙。
  我想借用左宗棠将军的一句话“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我们许了一样的愿望,热爱着我们的祖国,追求幸福,13亿个一样的愿望,就藏在国旗之上,你我之间。
其他文献
如今,高考考场上不少学子往往急得抓耳挠腮,而古人在考场上也不轻松。  科举制始于隋朝,在唐朝发展日趋完备。隋朝和唐初的时候,科举考试中最难的进士科只考策文。自唐高宗时期开始,进士科中又增加了杂文考试,杂文中便有诗赋的内容。到了唐玄宗时期,杂文中考诗赋就成了定制。  对古代文人来说,能够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高考”。当时,考生们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来的诗叫作“省试诗”,盖因唐朝的科举考
在杭州举办的期刊转型融合发展培训课上,李明被唤作“明总”,给我们来自全国期刊界的两百多人授课。  2014年11月,“二更”诞生,在每晚二更时分,推送一部原创视频,两年多时间就吸纳了4000万粉丝,成为目前中国最成功的视频自媒体之一。而二更的CEO,正是李明。  穿着灰色的毛线开衫,气质温文儒雅,个头不高,架着黑框眼镜,李明开始了他的讲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位30岁的年轻人,上课当日身体不适,但
小时候,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佛手瓜,藤蔓四处攀爬,墙头上结满了瓜,采摘的时候还要动用梯子,颇费周折。后来,我为它们搭了棚架,瓜生长,人采瓜,两厢便利了。佛手瓜的个头通常不大,可是却有一种天生的慈母情怀,我觉得冰心在诗集《繁星》中歌颂母亲的詩句用在佛手瓜上很合适。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
清晨六点,正是那束光,特別明媚和漂亮。  远处还有着雾气的白纱感,那束光就带着力量穿透云层,径直沿着它的方向射过来,而它的方向正好是母亲站的地方。我蹲着身子,头仰着看那束光照在母亲的身上,那么安静、温暖,似乎是深海里看见的光,让人欣喜又迷恋。  母亲正倾身摘着枇杷树上的枇杷,那些高高在上的黄色枇杷,熟透了带着诱惑的枇杷。母亲用力踮着脚,一手拿着锄头将树枝压下来,一手伸长去采摘,很认真,也很努力地摘
一颗清雅的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如同心底最自然的喜欢。那是夏虫对夏夜的喜欢,是一个人对一首恰好迎合了他心境的歌儿的喜欢。  高尔基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对他来说,“庸俗”不过是一种有趣的或者无关紧要的东西,可是它逐渐把人包围住,它那灰色的雾像毒药或者废气一样浸入了人的脑子和血液。这样一来,人就变得像一块生了锈的旧招牌:那上面一定写明白了是什么行业店铺,然而究竟是什么呢,却已经认不出来了。  一颗清
随着电子邮件的日益普及,符号@的称呼也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惯而不尽相同。维基百科上给出了@查询进入的名称,名单覆盖五十多种语言,很多都是极具感情色彩的对它形状的解释——通常都是涉及动物的类比。  亚美尼亚人称之为“小狗狗”;芬兰人称之为“咪咪”;意大利人称之为“蜗牛”;希腊人称其为“小鸭子”;德国人称之为“蜘蛛猴”;匈牙利人的叫法有点倒胃口——“蠕虫”或者“蛆”;丹麦人的叫法比较有趣——“大象的a
楼下园子里黄花菜开花了,它橙色的花朵如无数支橘黄的笔,涂抹着明净的天空。  黃花菜古时又称萱草。“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宋朝苏轼诗中的芳心,就是代指母亲的心,故萱草在中国又称“母亲花”。  黄花菜叶片狭长而光亮,似兰草,花开状如漏斗,微卷,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采撷黄花菜,最好是在含苞时。  对于黄花菜,我再熟悉不过了,老家菜园里四周种下了一蓬又一蓬,一蓬叶一蓬花,看上去
有没有人曾羡慕嫉妒恨地看着狗狗或猫猫,暗地里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条尾巴,高兴时可以摇几下?不管你信不信。你的祈祷灵验了。  日本的一位发明家做出了这种尾巴,可以绑在身上,人只要一高兴它就会摇起来,尾巴上装有可感知佩戴者脉搏的传感器,与使用者的心率相连接,因此人的心脏跳动得越快,尾巴就摇得越厉害;当你平静下来时,它也慢下来。  设计了这款古怪玩意的Shota Ishiwatari希望尾巴成为2013年潮
薛收的老爹厉害,是隋朝著名的诗人薛道衡,他自己也很厉害,与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并称“河东三凤”。由于他在“三凤”里无论才学还是名声都是NO.1,所以人们叫他“长雏”,意为凤之长雏。  比起三国的“凤雏”庞统,薛收不遑多让。  因为嫉妒薛道衡的诗才,隋炀帝以奏对不称旨将其赐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薛收发誓永不仕隋,蒲州汾阴郡推荐他做秀才,一句话,不干。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他积极地跑到首阳山落草,还拉起
最近经常上火,不是唇边起泡,就是感觉喉咙像卡了异物,夜里睡眠也不好,辗转反侧。就在不久前,上海一个朋友还戏谑道:“你就是贪睡,倒头就睡,永远也睡不醒。”  感觉身体火气太重,得败败火。  以往,调几杯葛羹,拌蜂蜜吸食,降火功能一度对我灵验如神助。这次不知为何,愣是不管用,一大包葛粉见底,火气依然旺旺的。  “粉调”不行,友人建议试试“花治”,菊花、金银花泡水喝。去药店买花,不期然,遇见甘草,往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