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化学不仅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且它的教学手段也很重要,它对学生们兴趣的激发和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实验环节,使课堂更加高效。基于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环节;高效课堂
化学是和实验紧密相连的自然科学,化学原理,化学概念等和化学有关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突出强调实验环节,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方法,强化实验技能。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实践过程中锻炼观察、自主分析实验能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以端正的态度学习化学。
一、重视化学实验原理,奠定实验教学基础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原理不单单是基本内容,他更是实验能否成功的标准在进行实验时,如果学生不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将会不知道从何入手,特别是初中生,教师们更应注重实验原理,让学生们在学习之前就规范要求以及操作标准,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涵盖基本的反应机理和操作要准,基本原理分为反应、装置和操作原理。
第一,反应原理,就是推测物质发生怎样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结果的理论,例如,在做“二氧化碳制备”的实验前,教师需要让同学们明白以下几个问题:是什么物质在反应?为什么要用这些物质?这些物质的反应条件是什么等。让同学们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实验装置与操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二,装置原理。根据反应原理,帮助学生规范仪器的选取原则。首先根据反应所需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性质来挑选仪器。如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加热、通电、催化剂等。根据不同反应物反应条件来制取新物质时,所对应仪器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其次,根据化学反应对速度的要求来选取仪器。在有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加快反应速度,还有的需对生成物的量进行控制;还有一些需降低反应速率。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时,就必须明确强调使用长颈漏斗的好处,只有这样的讲解、分析,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实验设计时正确的选取仪器。
第三,操作原理。在实验技能方面,首先了解和选用器皿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关物质的过滤、溶解、结晶、重结晶时的操作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装置的配套组合。实验的需求不同时,所选仪器的规格和大小该怎么样搭配?如果不按规定的组合会产生什么后果?是不是可以用其他仪器随时替换?其次,便是规范连接顺序。选取的仪器怎样连接,是否有顺序要求?这些顺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它的顺序是:通、点、熄、停。若是后通氢气则会爆炸,后熄灭酒精灯则会氧化。
二、加强教师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实验演示是尤为重要的。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们要更加细致的对实验进行观察,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这样的教学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们的操作更加规范,技术更加娴熟,端正实验的态度,并强化他们观察、分析、推理化学实验的能力。
第一,教师要熟读教研大纲,熟知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理清重点需要讲解的知识,需要构建一个怎样的化学概念?展示哪些化学原理?或者重要的实验操作有哪些?学生们重点需要掌握的能力是什么?如:“镁的性质"的演示实验,通过镁条的燃烧主要向学生们展示什么是化学反应,着重让同学们观察镁条燃烧之前为银白色的条状物,但在燃烧之后则变成了白色的粉末,突出镁燃烧前后的变化。
第二,让演示实验更具趣味性,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在化学演示实验中,如果能向同学们展示化学实验前后形态以及状态变化较大的实验,就会给学生们带来更大的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可以使同学们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例如:在“酸碱滴定反应”时,教师教师在白色的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画出一朵花,而后在纸上喷酚酞试剂,则可观察到纸上会出现一朵红色的花。再如: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在此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魔棒点灯实验。如教学“酒精和水”时,老师可演示“不怕火的手帕”实验。通过这些趣味性十足的实验,可以极大程度的挑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同学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三、强化实验操作,培养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重视演示,更强调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际,并在实验中验证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们亲力亲为,每一个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来,但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
第一,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需要引导他们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解,熟悉掌握操作方法,还要了解一些实验室的要求和安全知识,让同学们进行预习,老师还要对其进行检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指正。
第二,在學生进行实验时,老师需要来回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纠正错误,并讲明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应总结反思,明白其中的不足之处,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
结束语
初中化学的学习虽然是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虽然是学生进入化学天地的第一篇章,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教导学生,而是让教师更加积极的去寻求方法把握好实验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找到课堂的平衡点,更加欣然接受化学实验,为以后国家化学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高子.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教学机智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颜应霞.“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王扣梅.基于生本视角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学周刊,2016,04:160.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环节;高效课堂
化学是和实验紧密相连的自然科学,化学原理,化学概念等和化学有关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突出强调实验环节,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方法,强化实验技能。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实践过程中锻炼观察、自主分析实验能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以端正的态度学习化学。
一、重视化学实验原理,奠定实验教学基础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原理不单单是基本内容,他更是实验能否成功的标准在进行实验时,如果学生不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将会不知道从何入手,特别是初中生,教师们更应注重实验原理,让学生们在学习之前就规范要求以及操作标准,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涵盖基本的反应机理和操作要准,基本原理分为反应、装置和操作原理。
第一,反应原理,就是推测物质发生怎样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结果的理论,例如,在做“二氧化碳制备”的实验前,教师需要让同学们明白以下几个问题:是什么物质在反应?为什么要用这些物质?这些物质的反应条件是什么等。让同学们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实验装置与操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二,装置原理。根据反应原理,帮助学生规范仪器的选取原则。首先根据反应所需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性质来挑选仪器。如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加热、通电、催化剂等。根据不同反应物反应条件来制取新物质时,所对应仪器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其次,根据化学反应对速度的要求来选取仪器。在有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加快反应速度,还有的需对生成物的量进行控制;还有一些需降低反应速率。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时,就必须明确强调使用长颈漏斗的好处,只有这样的讲解、分析,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实验设计时正确的选取仪器。
第三,操作原理。在实验技能方面,首先了解和选用器皿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关物质的过滤、溶解、结晶、重结晶时的操作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装置的配套组合。实验的需求不同时,所选仪器的规格和大小该怎么样搭配?如果不按规定的组合会产生什么后果?是不是可以用其他仪器随时替换?其次,便是规范连接顺序。选取的仪器怎样连接,是否有顺序要求?这些顺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它的顺序是:通、点、熄、停。若是后通氢气则会爆炸,后熄灭酒精灯则会氧化。
二、加强教师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实验演示是尤为重要的。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们要更加细致的对实验进行观察,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这样的教学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们的操作更加规范,技术更加娴熟,端正实验的态度,并强化他们观察、分析、推理化学实验的能力。
第一,教师要熟读教研大纲,熟知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理清重点需要讲解的知识,需要构建一个怎样的化学概念?展示哪些化学原理?或者重要的实验操作有哪些?学生们重点需要掌握的能力是什么?如:“镁的性质"的演示实验,通过镁条的燃烧主要向学生们展示什么是化学反应,着重让同学们观察镁条燃烧之前为银白色的条状物,但在燃烧之后则变成了白色的粉末,突出镁燃烧前后的变化。
第二,让演示实验更具趣味性,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在化学演示实验中,如果能向同学们展示化学实验前后形态以及状态变化较大的实验,就会给学生们带来更大的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可以使同学们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例如:在“酸碱滴定反应”时,教师教师在白色的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画出一朵花,而后在纸上喷酚酞试剂,则可观察到纸上会出现一朵红色的花。再如: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在此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魔棒点灯实验。如教学“酒精和水”时,老师可演示“不怕火的手帕”实验。通过这些趣味性十足的实验,可以极大程度的挑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同学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三、强化实验操作,培养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重视演示,更强调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际,并在实验中验证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们亲力亲为,每一个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来,但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
第一,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需要引导他们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解,熟悉掌握操作方法,还要了解一些实验室的要求和安全知识,让同学们进行预习,老师还要对其进行检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指正。
第二,在學生进行实验时,老师需要来回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纠正错误,并讲明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应总结反思,明白其中的不足之处,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
结束语
初中化学的学习虽然是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虽然是学生进入化学天地的第一篇章,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教导学生,而是让教师更加积极的去寻求方法把握好实验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找到课堂的平衡点,更加欣然接受化学实验,为以后国家化学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高子.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教学机智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颜应霞.“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王扣梅.基于生本视角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学周刊,2016,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