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QQ传播的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虚假信息泛滥;危害生理心理健康;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危害社会秩序;危害党的执政安全等方面,要有效控制其负外部性,应加强立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加强思想引导,倡导行业自律。
[关键词]QQ传播 负外部性 社会控制
腾讯公司开发的QQ是一款以聊天为最基本的产品定位,同时还集语音视频、短信、游戏、贺卡、商城、个人博客Q-zone、E-mail、QQ通讯录、QQMusic/Radio/LiveTV(音乐/电台/电视直播)、手机炫铃、查阅资料、阅读新闻、储存信息为一体的网上传播工具。因为其界面设计合理、用户操作简单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其用户群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QQ不仅占领了中文即时通信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即时通信网络,仅次于AOl ICQ和AOL AIM的第三大即时通讯软件。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腾讯QQ注册帐户超过5.490亿。截止到2006年3月底,腾讯的即时通信服务活跃账户数达到了2.2亿,2006年6月3日,腾讯公司宣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腾讯QQ最高同时在的线用户突破2000万。QQ用户群数目庞大,QQ已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于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而是一种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研究的传播现象。本文试图对其外部性及控制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外部性是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之中。外部性分为有利的外部性和有害的外部性,有利的外部性又叫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收益者又无须花费代价。有害的外部性又叫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消费活动或生产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QQ传播也是如此,它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人们获取信息、有利于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加强人群协作、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加深拓展人际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有其正外部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QQ传播在带来便利有益社会的同时,也有其负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最终均须社会成员个体乃至整个社会来买单,因而我们应努力防患于未然,仔细考察其可能的负外部性,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控制。
(一)虚假信息泛滥。QQ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和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的肆虐之地。没有大众媒体视真实性和权威性为生命的职业操守,无须经过层层把关的审查制度,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无从证实的假消息、天花乱坠的谎言、甚至恶意诽谤的流言在QQ上屡见不鲜。QQ传播也缺乏人际传播的责任感,因为不是每一个聊友都可以在生活中真实触摸,没有了言责自负的顾及,QQ传播成了虚假信息泛滥的温床。
(二)危害生理心理健康。过分迷恋聊天能给人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危害。如果聊天出现上瘾现象,没有时间感,没有自制力,把聊天放在第一位,把本该用于生活其他内容的时间用于聊天,就会耽搁自己本来的事业,缩小能对自己产生现实意义的生活空间。有些人“宁信机不信人”,宁愿遁入“虚拟时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甚至玩物丧志,这些对心理健康非常有害。生命在于运动,长期枯坐于电脑桌旁,不注意运动,能诱发很多疾病,对人体健康尤为不利。
(三)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危害社会秩序。在QQ中,有人搞视频互视、玩视频做爱,有人利用QQ找情人、玩一夜情,这些都冲击着我们主流的价值观念,不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人在网上传播淫秽色情动感图片,这对身心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非常不利。更有甚者,有人通过QQ寻找嫖客卖淫,有人通过QQ买卖违禁药品、毒品,有人利用QQ诱骗青少年外出实施拐卖、性侵害甚至强迫其卖淫,这些都成为我们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四)危害党的执政安全。互联网已成为被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以从事反动活动的“重型武器”。境外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反动渗透和煽动性政治宣传,歪曲夸大、故意掩盖、有意炒作新闻事件,通过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的渗透,实现其“西化”与“分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其“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国内的反动势力为达到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或是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投靠、依赖国外、海外的敌对势力,以得到支持。比如“法轮功”邪教组织就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上千个网址来进行联系,利用网络传媒连篇累牍地进行了邪教宣传,散布反科学、反人类、反政府、反马克思主义的歪理邪说,发展壮大其组织,破坏社会稳定。为了充分保证其思想渗透的到达率,他们充分利用QQ进行传播。
二
QQ传播的负外部性已逐渐为社会所重视,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也逐渐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而如何控制则是社会学家、传播学者、网络信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等经常思考的问题。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目的而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约束和引导其成员行为的过程,包括正面的引导,如对“好行为”的嘉奖、鼓励,也包括负面的禁止,如对越轨行为的惩罚制裁。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针对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防范、制止、制裁措施、手段及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负面的禁止。我们讨论QQ传播负外部性的社会控制时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讨论如何对其负面进行禁止。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Berger)曾经指出,每一个个体生活于一个社会之中就仿佛站在一组同心圆的圆心,围绕他的每一圈代表一个社会控制体系。外圈可以代表法制和政治体系;其次是道德、风俗和礼仪;再往里还有个体选择的职业,这也会使个体不可避免地从属于种种控制之下;最后就是个体的私生活圈子,也即家庭和私人朋友的圈子,这同样也构成一个社会控制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钢先生为彼得•伯格再补充一个圈,这就是已经把某些规范内化为自身“良知”的个体自己。我们主要从这几个层次讨论如何对QQ传播进行社会控制。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片面维护了网络的无条件地自由联结、自由传播和自由利用,过于容纳了滥用网络的行为,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法律的制订也缺乏力度。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国对互联网的管制问题日益重视。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专门针对网络的立法文件总共有17个之多。目前,我国基于网络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网络安全、网络著作权、域名网络服务商、网络广告、网络证券委托、教育网站与网校等均在管理之列。这些法律法规无疑有助于为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法律的框架,促使我国的互联网事业的发展走向有序的轨道。我国现有的网络法律法规虽然都立足于对网络的治理,但具体的管理手段大都是管理性的行政规章文件,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真正属于法律层次上的网络立法还没有成熟,且涉及的范围有限,很难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法律。这种立法层次过低的现状不但加重了互联网管理的行政色彩,而且容易导致网络立法杂乱无章。QQ传播作为网络传播的一部分,要有效地对它进行控制,必须有法可依,加强网络立法势在必行。
其次要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不失为在目前网络立法不够成熟的环境下消除QQ传播负外部性的有效办法。QQ传播必须借助网络媒介通过传播通道才能进行传播。QQ传播必须使用计算机上网,而上网地点可分三种:单位上网、私人上网、网吧上网。无论哪种上网形式都需进行网络接入。本人认为必须建立一支思想、技术过硬的网络警察队伍,在网络接入处充当把关人角色。网络警察由公安部门归口管理、培训,任务是巡查辖区内网络用户使用网络状况;敦促每台计算机对应一个IP地址,每个地址的户主实行网络实名登记(为了维护网络的自由天性,可以实行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登记机关必须与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系统连网,以验证信息的真伪);关注海量信息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信息,确切地说就是违法犯罪和色情内容;监督网吧从业人员登记客户信息,如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监视不良上网记录等等,杜绝利用QQ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开发利用适合我国网络发展需要的安全检查软件,在网络接入口对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等内容进行查堵。
其次要加强思想引导,形成网络道德。政府有关部门应敦促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开展网络道德评价,形成注重网络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广大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合格网民。教育行政部门应敦促学校开设网络伦理道德课程。目前我们对年轻一代的现代技术教育,往往只关注了如何掌握技术,而没有重视对其进行网络伦理方面的教育,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年轻一代在从小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也懂得遵守网络伦理。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教育好了,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最终会因为缺少生长的土壤而自行消灭。
再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共建网络文明。网络服务提供商要文明办网,网络从业人员要净化网络环境。各行业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网络行为,培养其道德自律。
另外,当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股文明之潮,加上私生活圈朋友的外力约束,一些不文明网民会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放弃话语转向沉默,甚至是“把某些规范内化为自身'良知'的个体自己”。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对其负外部性进行社会控制,使QQ成为人们身体功能的延伸,成为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朋结友的工具、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人们真正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趣,使人们更好地娱乐、打发闲暇时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小涛.QQ的传奇[J].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17期.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221页.
[3]王莉,薛朝晖.QQ传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长沙学院学报,2007年1月
[4]李苓,李应红.QQ传播的负功能[J].中国编辑,2004年第2期
[5]王莉.虚拟世界 真实人生——QQ传播探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月
[6]张品良.网络传播对党的建设的挑战及应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6〕.
[7]冯钢.社会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243—246.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QQ传播 负外部性 社会控制
腾讯公司开发的QQ是一款以聊天为最基本的产品定位,同时还集语音视频、短信、游戏、贺卡、商城、个人博客Q-zone、E-mail、QQ通讯录、QQMusic/Radio/LiveTV(音乐/电台/电视直播)、手机炫铃、查阅资料、阅读新闻、储存信息为一体的网上传播工具。因为其界面设计合理、用户操作简单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其用户群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QQ不仅占领了中文即时通信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即时通信网络,仅次于AOl ICQ和AOL AIM的第三大即时通讯软件。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腾讯QQ注册帐户超过5.490亿。截止到2006年3月底,腾讯的即时通信服务活跃账户数达到了2.2亿,2006年6月3日,腾讯公司宣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腾讯QQ最高同时在的线用户突破2000万。QQ用户群数目庞大,QQ已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于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而是一种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研究的传播现象。本文试图对其外部性及控制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外部性是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之中。外部性分为有利的外部性和有害的外部性,有利的外部性又叫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收益者又无须花费代价。有害的外部性又叫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消费活动或生产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QQ传播也是如此,它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人们获取信息、有利于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加强人群协作、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加深拓展人际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有其正外部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QQ传播在带来便利有益社会的同时,也有其负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最终均须社会成员个体乃至整个社会来买单,因而我们应努力防患于未然,仔细考察其可能的负外部性,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控制。
(一)虚假信息泛滥。QQ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和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的肆虐之地。没有大众媒体视真实性和权威性为生命的职业操守,无须经过层层把关的审查制度,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无从证实的假消息、天花乱坠的谎言、甚至恶意诽谤的流言在QQ上屡见不鲜。QQ传播也缺乏人际传播的责任感,因为不是每一个聊友都可以在生活中真实触摸,没有了言责自负的顾及,QQ传播成了虚假信息泛滥的温床。
(二)危害生理心理健康。过分迷恋聊天能给人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危害。如果聊天出现上瘾现象,没有时间感,没有自制力,把聊天放在第一位,把本该用于生活其他内容的时间用于聊天,就会耽搁自己本来的事业,缩小能对自己产生现实意义的生活空间。有些人“宁信机不信人”,宁愿遁入“虚拟时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甚至玩物丧志,这些对心理健康非常有害。生命在于运动,长期枯坐于电脑桌旁,不注意运动,能诱发很多疾病,对人体健康尤为不利。
(三)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危害社会秩序。在QQ中,有人搞视频互视、玩视频做爱,有人利用QQ找情人、玩一夜情,这些都冲击着我们主流的价值观念,不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人在网上传播淫秽色情动感图片,这对身心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非常不利。更有甚者,有人通过QQ寻找嫖客卖淫,有人通过QQ买卖违禁药品、毒品,有人利用QQ诱骗青少年外出实施拐卖、性侵害甚至强迫其卖淫,这些都成为我们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四)危害党的执政安全。互联网已成为被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以从事反动活动的“重型武器”。境外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反动渗透和煽动性政治宣传,歪曲夸大、故意掩盖、有意炒作新闻事件,通过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的渗透,实现其“西化”与“分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其“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国内的反动势力为达到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或是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投靠、依赖国外、海外的敌对势力,以得到支持。比如“法轮功”邪教组织就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上千个网址来进行联系,利用网络传媒连篇累牍地进行了邪教宣传,散布反科学、反人类、反政府、反马克思主义的歪理邪说,发展壮大其组织,破坏社会稳定。为了充分保证其思想渗透的到达率,他们充分利用QQ进行传播。
二
QQ传播的负外部性已逐渐为社会所重视,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也逐渐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而如何控制则是社会学家、传播学者、网络信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等经常思考的问题。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目的而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约束和引导其成员行为的过程,包括正面的引导,如对“好行为”的嘉奖、鼓励,也包括负面的禁止,如对越轨行为的惩罚制裁。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针对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防范、制止、制裁措施、手段及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负面的禁止。我们讨论QQ传播负外部性的社会控制时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讨论如何对其负面进行禁止。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Berger)曾经指出,每一个个体生活于一个社会之中就仿佛站在一组同心圆的圆心,围绕他的每一圈代表一个社会控制体系。外圈可以代表法制和政治体系;其次是道德、风俗和礼仪;再往里还有个体选择的职业,这也会使个体不可避免地从属于种种控制之下;最后就是个体的私生活圈子,也即家庭和私人朋友的圈子,这同样也构成一个社会控制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钢先生为彼得•伯格再补充一个圈,这就是已经把某些规范内化为自身“良知”的个体自己。我们主要从这几个层次讨论如何对QQ传播进行社会控制。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片面维护了网络的无条件地自由联结、自由传播和自由利用,过于容纳了滥用网络的行为,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法律的制订也缺乏力度。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国对互联网的管制问题日益重视。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专门针对网络的立法文件总共有17个之多。目前,我国基于网络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网络安全、网络著作权、域名网络服务商、网络广告、网络证券委托、教育网站与网校等均在管理之列。这些法律法规无疑有助于为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法律的框架,促使我国的互联网事业的发展走向有序的轨道。我国现有的网络法律法规虽然都立足于对网络的治理,但具体的管理手段大都是管理性的行政规章文件,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真正属于法律层次上的网络立法还没有成熟,且涉及的范围有限,很难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法律。这种立法层次过低的现状不但加重了互联网管理的行政色彩,而且容易导致网络立法杂乱无章。QQ传播作为网络传播的一部分,要有效地对它进行控制,必须有法可依,加强网络立法势在必行。
其次要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不失为在目前网络立法不够成熟的环境下消除QQ传播负外部性的有效办法。QQ传播必须借助网络媒介通过传播通道才能进行传播。QQ传播必须使用计算机上网,而上网地点可分三种:单位上网、私人上网、网吧上网。无论哪种上网形式都需进行网络接入。本人认为必须建立一支思想、技术过硬的网络警察队伍,在网络接入处充当把关人角色。网络警察由公安部门归口管理、培训,任务是巡查辖区内网络用户使用网络状况;敦促每台计算机对应一个IP地址,每个地址的户主实行网络实名登记(为了维护网络的自由天性,可以实行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登记机关必须与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系统连网,以验证信息的真伪);关注海量信息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信息,确切地说就是违法犯罪和色情内容;监督网吧从业人员登记客户信息,如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监视不良上网记录等等,杜绝利用QQ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开发利用适合我国网络发展需要的安全检查软件,在网络接入口对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等内容进行查堵。
其次要加强思想引导,形成网络道德。政府有关部门应敦促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开展网络道德评价,形成注重网络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广大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合格网民。教育行政部门应敦促学校开设网络伦理道德课程。目前我们对年轻一代的现代技术教育,往往只关注了如何掌握技术,而没有重视对其进行网络伦理方面的教育,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年轻一代在从小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也懂得遵守网络伦理。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教育好了,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最终会因为缺少生长的土壤而自行消灭。
再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共建网络文明。网络服务提供商要文明办网,网络从业人员要净化网络环境。各行业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网络行为,培养其道德自律。
另外,当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股文明之潮,加上私生活圈朋友的外力约束,一些不文明网民会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放弃话语转向沉默,甚至是“把某些规范内化为自身'良知'的个体自己”。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对其负外部性进行社会控制,使QQ成为人们身体功能的延伸,成为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朋结友的工具、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人们真正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趣,使人们更好地娱乐、打发闲暇时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小涛.QQ的传奇[J].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17期.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221页.
[3]王莉,薛朝晖.QQ传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长沙学院学报,2007年1月
[4]李苓,李应红.QQ传播的负功能[J].中国编辑,2004年第2期
[5]王莉.虚拟世界 真实人生——QQ传播探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月
[6]张品良.网络传播对党的建设的挑战及应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6〕.
[7]冯钢.社会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243—246.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