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核心理念是创新和“以人为本”,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追求时代性、多元性。笔者从这一新的理念出发,重点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0 引言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积极探索课程中的知识,掌握文化科学的基本技能。初中物理课程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反攻”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和课本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忽视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知识设计生涩难懂且缺乏新意;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劣仅以书面分数定输赢,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育人的责任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便匆匆离去,学生没有太多机会与老师沟通物理方面的见解、看法。教学是高密度、集体化、多元化的沟通活动,失去了沟通的教学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真研读相关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重点探讨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出改革对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研究目的
教学的实质其实就是能够使学生达到高效的学习,不同的施教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2011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老师既要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如此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课堂上会呈现出师生“双赢”的教学效果。
2 新课程改革体系内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放下高姿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所具备的的能力特长,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位学生创造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
新课程追求时代性、多元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贵在一个“新”字:一是观念的创新。教学观的创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不仅要有信息的交流,更要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观的创新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观的创新指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形式还是思想学生都有独立性;教学质量观的创新指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分数为标准”传统评判学生质量的法则,转变为“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与个性发挥为标准”的新型法则。二是学习方式的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用新型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代替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三是评价方式的创新。传统的评价方式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考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3.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杜绝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重复课本知识,尽量将课本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整体建构的原则
建构原则包括课堂结构的建构和课堂内容的建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物理课堂结构的建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式,按照教学环节依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一堂课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课本知识结合学生活动、实验等等,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物理老师应将本节课所有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每个知识点嵌入在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而并非是将各个知识点孤立、分割开,使它们成为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不产生联系,如此学生便会产生困惑,无法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物理知识合理的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此外,物理教师应尽可能的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该知识点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学生才能学得明白、学得主动。
3.3模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物理课程的改革,初中学生的物理课时数相应地也被减少了,这无疑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物理老师需要在短而珍贵的课堂40分钟将大量的知识传授于学生,然而这只是完成了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否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将所有知识掌握是最为关键的。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首次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对其陌生又好奇,此时学生有兴趣去探究物理这一陌生的学科,此时物理老师需要用有趣的物理知识出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殿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是实物情景,一种是语言情境。在实物情境教学中,物理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型试验,探究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定理、以及小孔成像的奥妙。尤其是小孔成像这一节,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工具: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首先让学生点燃已准备好的蜡烛,然后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学生们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4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4.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倘若学生对某位物理老师存有抵触心理,便会对物理这门课程极为排斥,不能以平常心对待老师的教学,从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老师应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或是知识方面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能够带动课堂的生气,进而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与处理,将生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加以结合,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此外,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应针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明确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哪些内容应删除,哪些内容应从略等等。如此,教师才不会被教材束缚,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易于学生消化。
4.3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摒弃传统的灌输式、顽固式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创设现实情境和实验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提出疑问,经过团队合作和交流顺利的解决问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4.4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能过度依赖于老师,需要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观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接触各类物理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制作、发明一些生活小工具,学以致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师生的通力协作,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策略,改善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季近青.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资讯,2011(14).
[2]朱建洪.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以“惯性”概念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09(28)
[3]徐慧霞.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与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5)
[4]杨小京.中学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2009(10).
【 作者简介】
贤良才,男,1966年5月19日,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中学一级,初中物理教学和教研的文章。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核心理念是创新和“以人为本”,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追求时代性、多元性。笔者从这一新的理念出发,重点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0 引言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积极探索课程中的知识,掌握文化科学的基本技能。初中物理课程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反攻”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和课本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忽视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知识设计生涩难懂且缺乏新意;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劣仅以书面分数定输赢,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育人的责任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便匆匆离去,学生没有太多机会与老师沟通物理方面的见解、看法。教学是高密度、集体化、多元化的沟通活动,失去了沟通的教学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真研读相关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重点探讨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出改革对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研究目的
教学的实质其实就是能够使学生达到高效的学习,不同的施教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2011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老师既要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如此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课堂上会呈现出师生“双赢”的教学效果。
2 新课程改革体系内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放下高姿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所具备的的能力特长,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位学生创造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
新课程追求时代性、多元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贵在一个“新”字:一是观念的创新。教学观的创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不仅要有信息的交流,更要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观的创新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观的创新指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形式还是思想学生都有独立性;教学质量观的创新指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分数为标准”传统评判学生质量的法则,转变为“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与个性发挥为标准”的新型法则。二是学习方式的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用新型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代替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三是评价方式的创新。传统的评价方式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考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3.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杜绝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重复课本知识,尽量将课本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整体建构的原则
建构原则包括课堂结构的建构和课堂内容的建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物理课堂结构的建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式,按照教学环节依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一堂课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课本知识结合学生活动、实验等等,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物理老师应将本节课所有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每个知识点嵌入在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而并非是将各个知识点孤立、分割开,使它们成为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不产生联系,如此学生便会产生困惑,无法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物理知识合理的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此外,物理教师应尽可能的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该知识点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学生才能学得明白、学得主动。
3.3模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物理课程的改革,初中学生的物理课时数相应地也被减少了,这无疑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物理老师需要在短而珍贵的课堂40分钟将大量的知识传授于学生,然而这只是完成了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否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将所有知识掌握是最为关键的。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首次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对其陌生又好奇,此时学生有兴趣去探究物理这一陌生的学科,此时物理老师需要用有趣的物理知识出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殿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是实物情景,一种是语言情境。在实物情境教学中,物理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型试验,探究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定理、以及小孔成像的奥妙。尤其是小孔成像这一节,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工具: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首先让学生点燃已准备好的蜡烛,然后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学生们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4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4.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倘若学生对某位物理老师存有抵触心理,便会对物理这门课程极为排斥,不能以平常心对待老师的教学,从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老师应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或是知识方面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能够带动课堂的生气,进而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与处理,将生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加以结合,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此外,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应针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明确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哪些内容应删除,哪些内容应从略等等。如此,教师才不会被教材束缚,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易于学生消化。
4.3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摒弃传统的灌输式、顽固式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创设现实情境和实验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提出疑问,经过团队合作和交流顺利的解决问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4.4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能过度依赖于老师,需要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观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接触各类物理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制作、发明一些生活小工具,学以致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师生的通力协作,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策略,改善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季近青.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资讯,2011(14).
[2]朱建洪.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以“惯性”概念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09(28)
[3]徐慧霞.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与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5)
[4]杨小京.中学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2009(10).
【 作者简介】
贤良才,男,1966年5月19日,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中学一级,初中物理教学和教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