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MRI及宫腔镜检查测量子宫内膜癌病灶大小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分期手术前依次行阴道超声、MRI及宫腔镜检查的56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种检查方法测量的子宫内膜癌病灶大小分别与作为"金标准"的病理学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将病理学测量值与上述3种检查方法所测得的病灶大小进行比较,相差5 mm认为两种测量结果符合,相差<5 mm为低估,相差>5 mm为高估。
结果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灶最大直径,病理学测量为(3.05±0.23)cm,阴道超声检查测量为(2.46±0.31)cm, MRI检查测量为(3.12±0.08)cm,宫腔镜检查测量为(3.18±0.21)cm;阴道超声、MRI、宫腔镜检查的测量值分别与病理学测量值比较,符合率分别为54%(30/56)、75%(42/56)、71% (40/56),低估率分别为21%(12/56)、5%(3/56)、12%(7/56),高估率分别为25%(14/56)、20%(11/56)、16%(9/56)。阴道超声检查的测量值与病理学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而MRI、宫腔镜检查的测量值分别与病理学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术前子宫内膜癌病灶大小的评估,阴道超声检查的意义有限,而MRI及宫腔镜检查均比较准确,但两者易高估病灶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