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应该以语文教学实践为媒介,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农村中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却略显不尽人意。面对如此现状,笔者针对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希望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守护并传承下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农村中学 语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58
  设计思路: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把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嵌入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沃土、滋养生命的源泉。下面根据笔者的语文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通过教材文本讲授,以情境激发学生文化自信
  1.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世说新语〉二则》的讲授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中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儿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美德;乐府民歌《木兰诗》的处理上,笔者通过为木兰写颁奖词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朴素而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些优美的篇章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教师应该准确抓住教学文本中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
  2.诗歌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还记得那首《观沧海》的教学,笔者着眼于对意象的把握,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激发学生想象的天赋,展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的同时,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充分利用教材“综合性學习”板块,以活动内化文化传承
  笔者拙见,新教材最大的闪光点就是“综合性学习”版块的设置。综合性学习是超越课堂,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的课堂模式的学习,是最能体现学生智慧和精神的高级课堂。因此,基于对此的认识和重视,综合性学习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笔者的语文课堂。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有朋自远方来》,要求师生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学习活动。从交友之道中的交友原则,古今中外的诗文中关于交友名言、警句、故事和论述入手,全班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和其他材料。然后在班内交流探讨,学生互谈感受、见解等,以提升对交友之道的认识。
  三、有效利用课前三分钟,以自我展示的形式丰富文化底蕴
  笔者的做法是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最终确定了课前活动的两大形式:一是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型,如讲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介绍等;一是才艺展示类,包括诗朗诵、演讲、课本剧展示等。让学生按学号轮流展示,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这个活动在笔者的语文课堂中延续至今,一直备受学生青睐。
  总之,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不断提升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水平,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笑丹《关于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3期。
  [2] 郭冬青《大背景环境下农村初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课外语文》202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策略:从立足于古诗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立足于语文综合活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立足于课外经典阅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传统节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品格,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使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学校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人性化,力求实现管理效果的最大化。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中学学校管理者要想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一切围绕“人”来进行,从而构建出一个人人自主、人人自治的学校环境。本文从尊重教师,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养成教育,落實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优化制度,创新人文制度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四个方面对中学学校管理展
摘要:语言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对其教学工作的设计是保证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处于稚嫩的阶段,这使得他们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无序列、非理性的特点。同时,新《课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语文课前的演讲可以把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初中语文;课前演讲;序列化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腾飞,在政治上,我们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经济上,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提升和发展,中国成为文化大国、强国已是必然趋势。其中,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学与之同步,其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学 走出去 现状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學生口语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清晰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提高叙述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得体性。传统教学缺乏对学生口语表达的系统训练,因此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锻炼机会,在课堂情景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在小组讨论和课文概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提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个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教师、学生、班主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班主任的肩上不仅承担着提高每一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责任,同时还要负责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培养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身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分析情感教育对班级管理的意义,探索班主任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法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情感教育法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他们的学习过程就像是一个人在勉强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其结果只能是引起消化不良,甚至会诱发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  厌学已经成为目前小学生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当前小学生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现象的存在,为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
摘 要:语文课,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课程,不仅是学习博大精深的汉语,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学生能从中得到情感的培养和坚定的意志。重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情感教育,教师应融情于学,情蕴于读。  关键词:融情于学 情蕴于读 小学语文 阅读课堂 情感教学  素质教育的改革,使得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方式上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学生个人情
摘要:目前,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更加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逐渐走出了以往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误区,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了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笔者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很多学生谈“作文”而色变,一拿起笔,就感觉词语匮乏,无从下笔。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使他们喜欢写作,善于写作,这才是作文教学的重点。  一、进行外貌描写时尽量少用“有”“长”  据统计,大部分小学生的习作中“有”字和“长”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某某长得非常帅气,他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长着大大的双眼,有一张仿若樱桃般粉红、微小的嘴巴,有一个挺拔的鼻梁”。教师可以以此为例,鼓励小学生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