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学生作文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通常情况下,作文教学侧重字句的修改推敲、段落层次的调整完善、篇章结构的指点修正等等,忽视了学生作文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学生作文思维上的缺陷和障碍正是他们感到作文难写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转变作文课以前的重技巧语言表达轻思想训练的观念。我们应该学会培养起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
就语文教学而言,卫灿金先生对思维品质的表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卫先生对各种思维品质的解说是:“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从思维起点到思维过程、到思维结果灵活而合理。”“思维的独创性包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它是人类智力的高级表现。”“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智力品质。”“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在思维正确的前提下的迅速程度。”
通过学习写作,从而培养中学生综合性很强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写作冲动来源于写作思路的产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写作得以优化的思维品质是多方面的。比如,审题涉及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立意既涉及思维深刻性品质,又反映思维独创性品质;构思既涉及思维灵活性也可反映思维的独创性;文章修改(包括修改提纲,修改全文等)则集中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品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比如说在审题上下工夫。目前学生作文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有:1、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脱离材料,离题万里;2、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感知,似是而非;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思维片面,忽略全面;4、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思想肤浅,理解不深;5、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思维定势,人云亦云。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学生缺少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简单化,片面化,定势化。
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思维品质训练,有针对性的选择作文材料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例如有这么一则材料: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它带回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是只蝴蝶。可是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看了于心不忍,就用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必须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能破蛹而出。
这则材料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集中体现在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会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由感性到理性,揭示问题的实质。
一看到这个材料,学生很快就写出了立意,经统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的立意大致相同,都是从蝴蝶的角度立意,幼蝶在蛹内“似乎卡住,一直出不来”这件事是正常现象,只有经历了诞生的痛苦和磨难,才可能为日后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蝴蝶没有经过这一关,自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因此学生立意为诸如“历经苦难才能成功”,“磨砺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等。
很显然,学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只有蝴蝶一个角度吗?学生说还有小男孩的角度,我又问,有主次之分吗?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没有主次之分,接着从小男孩的角度思考,小男孩好心帮助蝴蝶脱蛹而出,最后好心办了坏事,因此得出立意: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这两个角度都是阐明一般的事理,层次上比较浅显,容易达到。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这个事件,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这就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着眼于哲理的阐发,运用纵深思维的方式,借助辩证看问题的技法,进行如下思考:由蛹化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幼蝶在蛹内挣扎乃至最后咬破蛹壳,是这个变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男孩的一剪,把这个必要的过程“剪掉”了,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幼蝶悲剧命运的发生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经过讨论,学生最后得出了“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拔苗助长”的立意。
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长期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 [本文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养成的策略研究》(JCJYC140122012)阶段性成果]
郭慧茹,语文教师,现居河南固始。
就语文教学而言,卫灿金先生对思维品质的表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卫先生对各种思维品质的解说是:“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从思维起点到思维过程、到思维结果灵活而合理。”“思维的独创性包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它是人类智力的高级表现。”“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智力品质。”“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在思维正确的前提下的迅速程度。”
通过学习写作,从而培养中学生综合性很强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写作冲动来源于写作思路的产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写作得以优化的思维品质是多方面的。比如,审题涉及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立意既涉及思维深刻性品质,又反映思维独创性品质;构思既涉及思维灵活性也可反映思维的独创性;文章修改(包括修改提纲,修改全文等)则集中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品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比如说在审题上下工夫。目前学生作文审题中存在的问题有:1、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脱离材料,离题万里;2、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感知,似是而非;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思维片面,忽略全面;4、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思想肤浅,理解不深;5、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思维定势,人云亦云。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学生缺少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简单化,片面化,定势化。
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思维品质训练,有针对性的选择作文材料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例如有这么一则材料: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它带回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是只蝴蝶。可是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看了于心不忍,就用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必须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能破蛹而出。
这则材料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集中体现在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会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由感性到理性,揭示问题的实质。
一看到这个材料,学生很快就写出了立意,经统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的立意大致相同,都是从蝴蝶的角度立意,幼蝶在蛹内“似乎卡住,一直出不来”这件事是正常现象,只有经历了诞生的痛苦和磨难,才可能为日后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蝴蝶没有经过这一关,自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因此学生立意为诸如“历经苦难才能成功”,“磨砺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等。
很显然,学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只有蝴蝶一个角度吗?学生说还有小男孩的角度,我又问,有主次之分吗?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没有主次之分,接着从小男孩的角度思考,小男孩好心帮助蝴蝶脱蛹而出,最后好心办了坏事,因此得出立意: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这两个角度都是阐明一般的事理,层次上比较浅显,容易达到。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这个事件,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这就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着眼于哲理的阐发,运用纵深思维的方式,借助辩证看问题的技法,进行如下思考:由蛹化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幼蝶在蛹内挣扎乃至最后咬破蛹壳,是这个变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男孩的一剪,把这个必要的过程“剪掉”了,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幼蝶悲剧命运的发生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经过讨论,学生最后得出了“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拔苗助长”的立意。
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长期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 [本文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养成的策略研究》(JCJYC140122012)阶段性成果]
郭慧茹,语文教师,现居河南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