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阶段进行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进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激发学生的学,要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和有利于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在教学中提倡民主,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多动手、动口、动脑,敢于发表有新意的独立见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教学中,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成功意识。
  
  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不能使“主导”成为“主宰”,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找出答案。
  
  三、创设新情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广开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从已知的客观事物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和途径,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突破习惯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产生多种多样、独特、不同认识的思维过程。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直接关系,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锻炼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刺激发散思维的环境。如:学完《愚公移山》后让学生写读后感,有写愚公挖山不止精神可嘉的;有写京城氏遗男助人为乐的;也有反其道而行之,指出愚公工作方法不对头,挖山之苦完全可以换为搬家之乐的;还有写智叟善于发现问题的等。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独到见解就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四、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质疑,表明他们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独创性是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之一为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
  要让学生会疑,就不能迷信课本及权威,而应主动探索,大胆怀疑前人之说。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之作很多,其选文、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名家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不合语法习惯、表意不明的句子或注释不准确的条文,倘若以为“名家之文就是名文,不会有误”,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制学生的发现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辨明是非。
  
  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科门类日益增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面对这种形势,不学会学习又如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当今和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当中自学能力是基础、前提。一个人如果离开学校后不会自主学习去获得新信息和新知识,他就不能紧跟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去承担新的工作,也不可能科学地预见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自然也就更不可能去革新和创造了。所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总之,创新时代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要素。教学情
期刊
摘要:綦江县东溪镇初中学历史教研组经过三年的实践,“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策略得以扎实推行,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基本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彻底改变,教师角色意识正在形成,学科专业素养和创新素养大大提高。笔者认为,在农村初中推行“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策略,能人面积促进历史教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先学后导” 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学科素养    綦江县东溪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生源差、师资力量
期刊
摘要:新世纪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对人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与时俱进。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政治教学 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团队精神 创新    新世纪知识的更新换
期刊
新课程要求初中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很多学校面临的现状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知识和能力水平相差悬殊。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如何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达到效率最大化,从而自如地应付考试、发展个性,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实行“自学-点拨-训练练-提高”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利用“自学-点
期刊
新教材要运用新教法,否则,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反而成了提高学生素质的绊脚石。面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科书,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套运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好教材。那么,如何依据新教材的特点,改革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入新课    新教材在引人数学内容时,采取
期刊
苏教版必修二教材节选了余光中先生的著名散文《听听那冷雨》,诗化的语言,美妙的诗境,读来是一种享受。为讲好此文,我准备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首先了解余光中及其“文化乡愁”,继而梳理文章脉络,体味作者情感。第一课时临近结束时,学生突如其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发现课文里有一个字印错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真的吗?在哪里?你怎么发现的?”“老师,课文注解说这篇文章有改动,我们就很想看看哪个地方
期刊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近年来,尽管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代替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简单划一;教师
期刊
评价既是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难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学生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将评价的主要目标定在“促发展”上。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的是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同时更要发挥评
期刊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地向抽象思维形式过渡,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根据思维的特点,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期刊
关于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总结其规律,主要涉及其相关的性质有九条。本文主要就其性质做一下总结和证明,并在相关考题中加以应用。    一、性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