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内涵丰富,四位一体,紧密联系。聚焦强军目标,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深刻理解“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四有军人;有机整体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习主席提出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革命军人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勾勒出了新时期革命军人的鲜活形象。聚焦强军目标,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深刻理解“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辩证关系。
一、“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有血性”是一个有机整体
“四有军人”四位一体,紧密联系,有灵魂着眼军人的价值信仰而言,有本事着眼军人的素质能力,有血性着眼军人的战斗精神,有品德着眼军人的道德品行。“新四有军人”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是军人价值信仰、素质能力、战斗精神、道德品行这四方面的关系,而这四方面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统一在新一代革命军人身上。其中,有灵魂是统领,有本事是核心,有血性是关键,有品德是基础。这就如同一座高楼,灵魂、本事、血性、品德是起支撑作用的顶梁大柱。缺了哪一根“柱子”,整个房子都会倒塌。锻造新时期“四有革命军人”就必须理清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四方面的内在关系,从四方面共同用力,全面提升当代革命军人的综合素质。
二、有灵魂、有品德是有血性的前提和保障
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前提和保障。“子曰: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仁”对“勇”具有决定性。“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一个具有大爱的人必然是一个勇敢的人。在今天,一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军队才是一支有灵魂、有品德的军队,一个爱党、爱国、爱民的官兵才是一名有灵魂、有品德的人民子弟兵。一名有灵魂、有品德的军人在遂行任务中,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定能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定然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勇气和决心。如果一个士兵没有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就不会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打头阵,他考虑的不过是保全个人的性命罢了。所以“爱党、爱国、爱民”是有灵魂、有品德在军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有血性的战斗精神的前提和保障。这一点在武警部队遂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森林灭火等重大任务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怀着大悲书写大爱”的抢险勇士王伟、曹恒昌,正是这种“大仁大爱”精神的光辉典范。当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时,武警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王伟,和战友第一时间投入救援,救出23条鲜活生命,却顾不上抢救家人;他强忍失去4位亲人的巨大悲痛,坚守抗灾一线,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四有军人”的内涵。武警舟曲支队教导队队长曹恒昌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失去10位亲人,他强忍巨大悲痛,始终带领官兵战斗在救灾一线,被大家誉为“铁汉中校”。仁者必有勇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军魂就是力量,绿色就是希望。凡是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的时候,都会有武警官兵的身影。武警官兵以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之歌。这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是武警官兵上一线、打头阵,勇于献身、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的精神之源。
三、有血性是有灵魂、有品德的生动体现
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是否忠诚于党,品德是否高尚,关键就看他在遂行任务时是否表现出军人的血性,是否具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大到一支部队,小到每一名官兵在遂行各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正是他们坚定的政治信念、对党的无比忠诚、高尚的道德品格的光辉体现。这种精神能使官兵在恶劣的条件下保持昂扬的斗志,从而弥补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劣势,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再到对印度、越南的两次自卫反击战,坚韧的战斗精神都是我军取得最终胜利的一大法宝。军人生来为战胜,对于军人来说,具有一往无前、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革命军人信仰坚定、品德高尚的直接体现。
四、有品德、有本事保证有血性的战斗精神的理性发挥
战斗精神是一种勇敢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是匹夫之勇,不是鲁莽之气,是一种以素质能力为物质基础的敢打必胜的底气。在遂行任务中,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素质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勇敢品质”的度,就会使这种品质沦落为匹夫之勇,甚至是好勇斗狠。“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认为“勇”是以义为基础的,“义”作为一种品质修养决定着“勇”的合理使用,没有义作为基础的“勇”不仅无利而且有害。同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勇敢,就是指为了人类的正义和进步事业而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和品德。有道德修养的士兵只会把平时训练中获得的军事技能作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的素质和条件,而绝不会把它变为好勇斗狠的工具,所以,道德修养、素质能力就是官兵战斗精神理性发挥的保证。
总之,习近平主席提出着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论述启示我们:战斗精神是官兵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道德修养则是战斗精神的前提和保障,它保证着战斗精神的合理发挥。 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当代革命军人既是对武警官兵政治信仰、道德修养和军事素质的要求,也是对武警官兵战斗精神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政治信仰、素质能力、战斗精神、道德修养培育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在培育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实践中,必须坚持政治信仰、素质能力、战斗精神、道德修养“四位一体”的原则,着眼思想政治要求的严格性,坚持以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为根本目标,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政治坚定可靠、军事素质过硬、战斗精神昂扬、道德品质高尚。着眼领导体制的双重性,坚持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魂工程,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确保部队高度稳定、集中统一;着眼遂行任务的多样性,坚持把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核心内容,下大力培育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为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持。
参考文献:
[1]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N],解放军报,2015-3-3.
【关键词】:四有军人;有机整体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习主席提出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革命军人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勾勒出了新时期革命军人的鲜活形象。聚焦强军目标,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深刻理解“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辩证关系。
一、“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有血性”是一个有机整体
“四有军人”四位一体,紧密联系,有灵魂着眼军人的价值信仰而言,有本事着眼军人的素质能力,有血性着眼军人的战斗精神,有品德着眼军人的道德品行。“新四有军人”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是军人价值信仰、素质能力、战斗精神、道德品行这四方面的关系,而这四方面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统一在新一代革命军人身上。其中,有灵魂是统领,有本事是核心,有血性是关键,有品德是基础。这就如同一座高楼,灵魂、本事、血性、品德是起支撑作用的顶梁大柱。缺了哪一根“柱子”,整个房子都会倒塌。锻造新时期“四有革命军人”就必须理清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四方面的内在关系,从四方面共同用力,全面提升当代革命军人的综合素质。
二、有灵魂、有品德是有血性的前提和保障
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前提和保障。“子曰: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仁”对“勇”具有决定性。“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一个具有大爱的人必然是一个勇敢的人。在今天,一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军队才是一支有灵魂、有品德的军队,一个爱党、爱国、爱民的官兵才是一名有灵魂、有品德的人民子弟兵。一名有灵魂、有品德的军人在遂行任务中,在党、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定能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定然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勇气和决心。如果一个士兵没有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就不会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打头阵,他考虑的不过是保全个人的性命罢了。所以“爱党、爱国、爱民”是有灵魂、有品德在军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有血性的战斗精神的前提和保障。这一点在武警部队遂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森林灭火等重大任务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怀着大悲书写大爱”的抢险勇士王伟、曹恒昌,正是这种“大仁大爱”精神的光辉典范。当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时,武警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王伟,和战友第一时间投入救援,救出23条鲜活生命,却顾不上抢救家人;他强忍失去4位亲人的巨大悲痛,坚守抗灾一线,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四有军人”的内涵。武警舟曲支队教导队队长曹恒昌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失去10位亲人,他强忍巨大悲痛,始终带领官兵战斗在救灾一线,被大家誉为“铁汉中校”。仁者必有勇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军魂就是力量,绿色就是希望。凡是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的时候,都会有武警官兵的身影。武警官兵以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之歌。这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是武警官兵上一线、打头阵,勇于献身、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的精神之源。
三、有血性是有灵魂、有品德的生动体现
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是否忠诚于党,品德是否高尚,关键就看他在遂行任务时是否表现出军人的血性,是否具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大到一支部队,小到每一名官兵在遂行各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正是他们坚定的政治信念、对党的无比忠诚、高尚的道德品格的光辉体现。这种精神能使官兵在恶劣的条件下保持昂扬的斗志,从而弥补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劣势,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再到对印度、越南的两次自卫反击战,坚韧的战斗精神都是我军取得最终胜利的一大法宝。军人生来为战胜,对于军人来说,具有一往无前、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革命军人信仰坚定、品德高尚的直接体现。
四、有品德、有本事保证有血性的战斗精神的理性发挥
战斗精神是一种勇敢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是匹夫之勇,不是鲁莽之气,是一种以素质能力为物质基础的敢打必胜的底气。在遂行任务中,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素质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勇敢品质”的度,就会使这种品质沦落为匹夫之勇,甚至是好勇斗狠。“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认为“勇”是以义为基础的,“义”作为一种品质修养决定着“勇”的合理使用,没有义作为基础的“勇”不仅无利而且有害。同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勇敢,就是指为了人类的正义和进步事业而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和品德。有道德修养的士兵只会把平时训练中获得的军事技能作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的素质和条件,而绝不会把它变为好勇斗狠的工具,所以,道德修养、素质能力就是官兵战斗精神理性发挥的保证。
总之,习近平主席提出着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论述启示我们:战斗精神是官兵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道德修养则是战斗精神的前提和保障,它保证着战斗精神的合理发挥。 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当代革命军人既是对武警官兵政治信仰、道德修养和军事素质的要求,也是对武警官兵战斗精神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政治信仰、素质能力、战斗精神、道德修养培育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在培育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实践中,必须坚持政治信仰、素质能力、战斗精神、道德修养“四位一体”的原则,着眼思想政治要求的严格性,坚持以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为根本目标,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政治坚定可靠、军事素质过硬、战斗精神昂扬、道德品质高尚。着眼领导体制的双重性,坚持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魂工程,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确保部队高度稳定、集中统一;着眼遂行任务的多样性,坚持把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核心内容,下大力培育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为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持。
参考文献:
[1]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N],解放军报,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