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7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有目的地选取阅读资料,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一、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意义
  (一)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品味不同风格的作品,有效地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经过教师的精心筛选,学生可以阅读同一主题的作品,也可以阅读同一作家的作品,还可以阅读风格相似的作品。在阅读群文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作品,获得更多的阅读经验。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组合的机制是结构化,这也是群文阅读的特质。教师引导学生以某一个点为核心,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聚合,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围绕议题阅读群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议题。这一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他们发现多篇文章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二、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方法
  (一)明确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文章
  在选取文章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活动主题与合适的文章。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或写作手法等人手,明确活动的主题,为学生推荐优质的文章。
  比如,我们可以将《想北平》《北京的胡同》《骆驼祥子》等文章组合在一起,开展以“名家笔下的北京”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作者笔下的北京有哪些特点,进而帮助他们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
  通过阅读,学生发现:《想北平》中的北京非常美,但是這种美“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北京的胡同》写的是北京的胡同生活,“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一如一个走过多年沧桑的老人。两边的四合院,都敞着门,静静地晒太阳。秋阳正好,天也蓝。细长的路边,杨树、槐树、柳树,不慌不忙地摆动枝条。两棵树之间,拴着晾衣服的绳,绳上飘着鲜亮的衣裳”。作者笔下的北京是温煦、质朴而又充满沧桑感的。《骆驼祥子》描写的是普通的市井生活,写风俗、民俗,具有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真实地展现了北京下层市民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从铺主兜车、刘四“庆寿”、虎妞成亲、巫婆驱邪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十年代初的北京还保留着旧有的仪式和风俗,车夫经常出入大杂院、车厂子、小茶馆、小吃摊、杂耍场以及“白房子”等场所。作者笔下的北京给人以杂乱、冷漠、压抑的感觉。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问题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将几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进而提升综合能力。
  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一个人的遭遇》《永别了,武器》《战争与回忆》等文章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伤害?我们要如何避免战争?《一个人的遭遇》是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的连载短篇小说,讲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悲剧故事。《永别了,武器》是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揭示了战争的荒唐和残酷,反映了战争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毁灭。《战争与回忆》,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赫尔曼·沃克的作品,着重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残酷的情景。这三篇文章都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呼吁人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经过阅读和思考,有的学生提到:“战争使人们流离失所,会给人类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在战争中,你可能会失去爱人、亲人、朋友,失去家园、财产、事业。”有的学生提到:“人类经过几千年才积累下来的文明与财富,往往会因为一场战争而毁于一旦。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总之,教师要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深入挖掘课内外资源,明确活动的主题,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表现。实际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开阔他们的视野。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一、布置课外阅读任务,为课内阅读作准备  一些教师在活动中会比较随意,让学生自由阅读,从不布置阅读任务,不指定阅读材料。这就会导致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阅读缺乏要求,
期刊
为了提高诗词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结构,适时地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的美。下面,笔者就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为例,谈谈如何开展诗词教学。  一、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作品的结构特点,以此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学习诗词。例如,沁园春是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积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之美。  一、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欣赏诗歌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他们诵读诗歌,借此提升他们的审美愉悦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走进一步地走进作品,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
期刊
朋友们:  在我接到的来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才算美,“美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怎样才算美”的朋友们未免有些谦虚。实际上,这些朋友每天都在接触到一些美的和丑的事物,在情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至激动。例如,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碰见一位他觉得很中意的姑娘,他能没有一点美的感受吗?一个正派人在天安门事件中看见正反两派人物的激烈斗争,不也多少能感覺到美的确实是美,丑的确实是丑吗?一个人如果不是
期刊
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见问题,主要的命题角度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弦长问题、中点弦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经常需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各种类型问题的解法,还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  一、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有相交、相离、相切三种,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两种方法:代数法和几
期刊
艾青曾说过:“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解读诗歌,品味这种艺术的语言。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诗歌。  一、从标题入手,带领学生解读诗歌  不少学生看到诗歌就一筹莫展,殊不知诗歌的标题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教师可以从诗歌的题目入手,带领学生解读诗歌,了解作品写了什么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发现有些诗歌的标题透露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礼部贡院阅进
期刊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排列组合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排列组合问题中需要讨论情况较多,很多学生都无法得出准確的答案,其实,学生只要掌握其中的解题技巧,便能从容地应对此类问题。  一、优先法  优先法,又称特殊元素法,主要适用于解答有特殊要求的问题,因此,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优先安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来安排其它没有特殊要求的元素。
期刊
函数的性质较多,有奇偶性、周期性、增减性及对称性,在解题教学中,教師首先要引导学生探讨有关函数对称性的一些结论。
期刊
数学思想在解答函數零点问题巾的应用
期刊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离、相切,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类问题常见的方法是几何法和代数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几何法和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几何法  几何法是指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观察下面的三个图形(图1、图2、图3),我们可以发现,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时,直线与圆相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