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磨砺课堂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把握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一、把握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的意义和特点
  
  本册数学教材安排以下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有10以内、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比较和认识钟表。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位置与顺序和认识物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具体的内容有简单的分类和统计;在实践活动领域主要是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这些内容有以下特点。
  
  1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学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第一册数学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8页“比一比”,就是一幅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这静态的画面动态化,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们知道了都来帮忙,小兔搬砖块。小猪扛木头……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学生在新课学习中自然就情绪高涨了。
  
  2 提供独立思考的探索空间。
  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反映到课堂上是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所学知识。为了给学生提供积极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教材在编写上做了很大的努力,这些都需要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准确理解教材的意图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从儿童探索需要人手,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为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创设条件;三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
  
  3 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这在客观上要求学习的内容必须直观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发现教材多采用图形、卡通、故事、游戏、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甚至把不同的内容分别冠以“跳绳”、 “可爱的企鹅”、“分苹果”等活动名称,这样,根据教材开展的教学活动,很自然地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活动来体现。
  例如,人教版第一册第23页“加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就是一个实践活动,这样在教学中很自然地为学生创设了动脑、动口和动手等交流和实践的机会。
  
  4 重视积极有效的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且刚入学,但同样应当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渗透和培养。不论是螺旋上升的内容安排,还是关注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整理与复习的安排、展示学习思路的对话、学法多样化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的渗透。
  
  二、突出重点,注意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第一册的重点,其篇幅占了七成左右。特别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小学阶段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分块进行编排,但不管怎么划分,其知识体系和主要内容基本一致。处理教材的方法基本相同。这里以“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谈谈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些有效策略。
  
  1 核心提示。
  (1)新课标教材改变加减法的逻辑起点。和以往相比,10以内数的加减法,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加减计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不再强调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2)教材依然重视学生对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尽管数的组成和分解不再作为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其依然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3)重视算法的多样化。教材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4)加减法学习内容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可以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
  
  2 重点分析。
  10以内加减法的核心内容就是意义和计算两部分。
  教材特别重视加减法意义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教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突出重点。一是突出“合”的思想。把“合”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二是通过“一图多式”来发展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形象地让学生感知加法与减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如下图就是本册常见的“一图二式”的情境练习;三是通过解决问题,强化对意义的理解。
  从计算方面来看,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在这里,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学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要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在指导计算上,要注意几点:一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算法解决问题;二是要指导学生通过联系运算意义来想算法;三是要注意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或和、差的变化规律,比如计算:5+()=7,其实质就是渗透方程思想。
  
  3 难点提示。
  (1)“一图二式”、“一图四式”的教学。
  教材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图”与“式”的关系上先是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从而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而这恰恰又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2)结果是10与10减几的教学。
  (3)看图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算式的教学。
  
  三、磨砺课堂,密切关注几个关键问题
  
  1 给知识拌糖——使学生永葆求知欲。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小的时候都不喜欢吃很苦的药,但是加糖以后就很快把药吃下去了,小孩子长大了,知道药的作用,便不需要加糖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肯定比不上游戏活动更有吸引力。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给知识“拌上糖”。给知识拌糖,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进而永葆求知的欲望。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有趣的素材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2 搭发展平台——创一个适合成长的空间。
  学生的发展,需要一个学习、展示、磨砺的平台,数学教学就是要努力把这平台搭好。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平台一般具备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水平,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和研究。第二,要充分利用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效果。第三,要注意创设条件,多给学生创设表达、交流、展示自己的机会。
  
  3 促学法指导——为学生插上翱翔的翅膀。
  数学教学活动要重视体现学法的指导,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变成学材,使课本变成学生学习的向导,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尽管刚刚踏进校园。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只能接受学习,学法指导的渗透其实也应该伴随着第一节课开始。一年级学生的学法指导。尤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教材中有关学习思路的对话、提示。让学生初步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第二。重视学习的过程的展现和探索,注意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过程。第三,重视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尤其要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第四,重视学法多样化。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4 塑习惯养成——给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
  要使学生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除了培育学生的兴趣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一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要注意考虑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合适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走神等情况。二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要创造机会想办法让学生想说、会说、能说。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者单位:厦门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新课改以来,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既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现代教科研工作的挑战。而从学校教学管理而言,一定要强化人本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顺应时代沿革,突出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性演变。    一、强化人本意识。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第一要素。因此,我校
期刊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孩子进步的动力。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多给孩子一些赏识。是使孩子们将自身潜能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赏识孩子就要给他们平等的爱心。一名优秀教师的魅力,绝不仅仅来自渊博的学识和风度翩翩的外表,更源于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  我曾遇
期刊
当我们的教育从蒙着面纱的古板死寂的气氛中苏醒,教学上的改革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芽来:从洋思现象、衡水经验,到杜郎口神话……色彩缤纷的改革经验无不招惹教育者的眼球。媒体的推介、网络的宣传、报纸的报道铺天盖地,全国各地教育部门也争相“取经”。可谓教育的春天红红火火,花香蝶舞,热闹非凡。  而在这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产生怀疑和担忧的是: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学习的大潮中,真正取得“真经”收得实效的,究竟能有
期刊
案例背景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爱的奉献”。本课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金吉娅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小小的年纪有着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她用本应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满足了一位素不相识女孩期盼已久的愿望。像《给予树》一类以体现童心之美为主题的课文教学。我们认为应该紧紧扣住主题,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引导学生想象、朗读、领悟小金吉娅的童心之美。童心之美是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
期刊
设计理念    童年不仅有稚气美,还有志气美。不少杰出人物在童年时代就立下宏大志向。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最初少年周恩来不解“中华不振”之童稚,更要引导儿童体验他对“中华不振”的观察与思索,以及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现实后。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继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
期刊
课堂上,我们总期待学生对文本多元感悟,提出自己的理解。然而,《第一场雪》的教学引发了我对“个性化解读”的思考。  在学习《第一场雪》第3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随后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生1:我觉得雪下得很大。从“鹅毛般”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1:我还从“簌簌”和“一会儿就白了”感受到雪下得很大。  师:是呀,作者从黄昏看雪到夜晚听雪的细致描绘都让我们感受到这真是一场——  生:大雪
期刊
教室飞来“不速客”    这天,我上《鸟的天堂》,同学们正深情地朗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忽然,一只老鸹像一架失去航线的飞机一样从窗外撞了进来,大家都在专心读课文,没有人理会它。我心想:它很快会飞走的,不必理睬。谁知,这老鸹不但没有飞走,还飞上讲台踱起步来,喉咙里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声音,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有同学问:“老师,这是什么鸟?”“俗称老鸹。”还有
期刊
最近被热议的一个话题是京剧进课堂。  我不喜欢京剧。为了对这一艺术有所了解,曾硬着头皮看过十场以上的京剧,如果没有打字幕,不要说唱的听不懂,就是说的也听不懂。我对京剧的印象是:有话不好好说,有歌不好好唱。尽管不喜欢,但我热诚地期望京剧走向中兴,道理很简单,我不喜欢,有人喜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从现在的事实看,京剧是小众化的艺术。为什么小众化的东西要硬性推广,让大多数人接受呢?这不符合常理。说
期刊
2008年5月26日至6月4日,我作为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队阳光分队的一员,奔赴四川5·12地震后的重灾区都江堰市,提供心理康复援助。这段日子,注定将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我要用心去记录所有的点点滴滴,为了不能忘却的回忆……    5月26日    清晨六点,我们整装出发,队伍中有专职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企业培训师、新闻工作者和来自各类学校的教师。8点5分,飞机起飞。厦航的空姐给每个队
期刊
以童年为题材的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童年之美,是珍贵的课程资源。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审美式阅读引导学生体会“童年之美”。    一、价值导向:呵护与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    1 呵护本真的儿童精神世界。  案例1 《妈妈的账单》教学片段(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师:你们怎么看小彼得给妈妈开出的账单?  生:小彼得太不应该了。  生:小彼得是个坏孩子。  师:你们看看账单,小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