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历来被人诟病,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作者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自身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一些尝试与实践,从“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探讨适合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激发兴趣 课堂学习氛围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它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受不同个人经历、气质、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都不相同。兴趣是一个人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考中。有了兴趣的引导,学习再也不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它会变成一件充满探索乐趣的高兴事。只要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回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以下略谈几点做法。
(一)从导入新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在导入阶段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教师为之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中。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故事导入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一个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荒唐的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2.实物导入法。学习冰心的《小桔灯》时,我按文中介绍的方法,自己制作了一盏“小桔灯”,带进课堂。学生一见,兴趣大增,纷纷“评头品足”起来。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小玩意,在特定环境下,它也会发出不寻常的光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的《小桔灯》。”由此顺理成章地导入课文。
3.民俗民风导入法。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时,我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追问:“刚才你们说到了端午节,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谁知道我们这一带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我因势利导:“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看看他笔下的湘西的端午日与我们常熟这一带的端午日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受到刺激,学习的情绪大大高涨,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适当引入风土人情的介绍进行课堂导入,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音乐导入法。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樂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以《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名曲引入,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教《看戏》时,我给学生播放京剧《沙家浜》选段,学生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
5.角色导入法。在学习《白毛女》时,我这样导入:“有关《白毛女》的电影、电视大家都看得不少,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杨白劳和喜儿,表演一下杨白劳为喜儿扎红头绳的片段,表演时一定要把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要求上台表演,课堂上呈现出轻松愉快的气氛。由此导入新课,学生能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欣赏作品,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6.创设情境法。采取直观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学习《三峡》时,我事先从网上找了几幅“三峡”的图片,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先欣赏这些图片,我从旁辅以介绍,学生很快就被图片中优美的景色所吸引,对三峡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趁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极端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学得饶有趣味。
(二) 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认为语文课太沉闷,总是一讲字词,二分层次,三归纳中心,堂堂都如此,天天一个样,自然提不起劲头。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经常改变教法。学生对语文课有了新鲜感,有了好奇心,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过去教文言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教师面面俱到地讲解,无法突出重点、难点,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上,结果只能是“高耗低能,事倍功半”。基于此,我努力把文言文当现代文来教,帮助学生达到理解水平的记忆,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我按三个步骤进行: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阅读全文;2.帮助学生疏通全文,了解主要内容;3.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其中,着重做好第三步工作。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作板书,让学生弄清本文的记叙顺序;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记叙桓侯病情的句子,并作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最后让学生找出文中对桓侯的具体描写,并作板书,帮助学生认识桓侯的死因,以理解本文的中心。这样,理清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再根据板书内容背诵课文,就水到渠成了。整堂语文课,学生发言极为踊跃,气氛异常热烈,尤其在集体背诵课文时更是达到高潮。
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习蒲松龄的《狼》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我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屠户,演绎整个过程。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思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了解狼和屠户各自的性格特点,从而认清狼的本性,领悟文章的主旨。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功感”,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观看录像,播放录音,利用投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在板书设计上下工夫,以板书的“新”、“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基础学科,这就决定了各学科同语文学科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时,我有意联系地理学科中“纬度、经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学习《死海不死》时,我让学生联系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死海”的成因;联系已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人在死海中不会溺死的奇特现象。讲到连词“和”与“或”的区别时,我有意举数学上的例子: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甲和乙两个根,那么只要把甲或乙代入这个方程,方程的左右两边就相等。教学实践证明,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的引入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也会因为渊博的学识更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佩服,从而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加强同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都喜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贴近生活的,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越容易被学生接受。由于个人阅历与经验问题,不能让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隔太远的东西,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将课文中离学生距离较远的事物,用他们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联系起来,方便课堂教学。
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我们常熟的冬天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再谈谈他们心目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学生都认为北方的冬天应该是寒冷异常的,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去读课文,让他们从文中找出体现济南冬天气候特征的词语和句子,并和自己印象中的常熟冬天的气候特征比较,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和把握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特征。
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就应该从“趣”字入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在校期间约有75%的时间是在课堂内度过的,如果课堂气氛是民主和谐的,对其一生将有很大的影响。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每一次语文课前,我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坚决不把不利于課堂学习的情绪带到语文课堂中,微笑着进课堂,微笑着和学生共同学习,给自己一个好心情,也给学生一个好心情,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用商量的语气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之类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权,愿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即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鼓励学生。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只要对他们多加留意,他们的闪光点是随处可见的,教师要即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我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等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加以肯定,甚至表示想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予以鼓励,当学生完成了任务,用“你成功了”、“你真行”等肯定。即使学生回答得并不好,我也会用“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想到的”这样的话鼓舞。
(四)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创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从而得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学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认识到宋濂青少年时期读书的勤奋后,我让学生再举几个勤奋的事例。有的学生马上说到了“闻鸡起舞”这个典故,为了让学生能对“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深入的理解,我故意把这个成语解释为“闻到鸡的味道就跳起了芭蕾舞”,学生哄堂大笑,马上给我纠正: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这样既给学生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让一些还没有掌握了这个成语用法的学生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深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我还采用更换座位的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自己的朋友做同桌,学生心情特别愉快、兴奋,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设这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从而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
[2]方国才主编.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语文教学通讯,2008,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激发兴趣 课堂学习氛围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它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受不同个人经历、气质、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都不相同。兴趣是一个人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考中。有了兴趣的引导,学习再也不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它会变成一件充满探索乐趣的高兴事。只要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回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以下略谈几点做法。
(一)从导入新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在导入阶段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教师为之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中。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使语文课在最初四五分钟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故事导入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一个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荒唐的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2.实物导入法。学习冰心的《小桔灯》时,我按文中介绍的方法,自己制作了一盏“小桔灯”,带进课堂。学生一见,兴趣大增,纷纷“评头品足”起来。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小玩意,在特定环境下,它也会发出不寻常的光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的《小桔灯》。”由此顺理成章地导入课文。
3.民俗民风导入法。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时,我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追问:“刚才你们说到了端午节,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谁知道我们这一带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我因势利导:“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看看他笔下的湘西的端午日与我们常熟这一带的端午日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受到刺激,学习的情绪大大高涨,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适当引入风土人情的介绍进行课堂导入,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音乐导入法。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樂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以《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名曲引入,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教《看戏》时,我给学生播放京剧《沙家浜》选段,学生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
5.角色导入法。在学习《白毛女》时,我这样导入:“有关《白毛女》的电影、电视大家都看得不少,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杨白劳和喜儿,表演一下杨白劳为喜儿扎红头绳的片段,表演时一定要把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要求上台表演,课堂上呈现出轻松愉快的气氛。由此导入新课,学生能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欣赏作品,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6.创设情境法。采取直观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学习《三峡》时,我事先从网上找了几幅“三峡”的图片,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先欣赏这些图片,我从旁辅以介绍,学生很快就被图片中优美的景色所吸引,对三峡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趁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极端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学得饶有趣味。
(二) 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认为语文课太沉闷,总是一讲字词,二分层次,三归纳中心,堂堂都如此,天天一个样,自然提不起劲头。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经常改变教法。学生对语文课有了新鲜感,有了好奇心,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过去教文言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教师面面俱到地讲解,无法突出重点、难点,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上,结果只能是“高耗低能,事倍功半”。基于此,我努力把文言文当现代文来教,帮助学生达到理解水平的记忆,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我按三个步骤进行: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阅读全文;2.帮助学生疏通全文,了解主要内容;3.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其中,着重做好第三步工作。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作板书,让学生弄清本文的记叙顺序;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记叙桓侯病情的句子,并作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最后让学生找出文中对桓侯的具体描写,并作板书,帮助学生认识桓侯的死因,以理解本文的中心。这样,理清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再根据板书内容背诵课文,就水到渠成了。整堂语文课,学生发言极为踊跃,气氛异常热烈,尤其在集体背诵课文时更是达到高潮。
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习蒲松龄的《狼》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我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屠户,演绎整个过程。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思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了解狼和屠户各自的性格特点,从而认清狼的本性,领悟文章的主旨。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功感”,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观看录像,播放录音,利用投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在板书设计上下工夫,以板书的“新”、“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基础学科,这就决定了各学科同语文学科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时,我有意联系地理学科中“纬度、经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学习《死海不死》时,我让学生联系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死海”的成因;联系已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人在死海中不会溺死的奇特现象。讲到连词“和”与“或”的区别时,我有意举数学上的例子: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甲和乙两个根,那么只要把甲或乙代入这个方程,方程的左右两边就相等。教学实践证明,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的引入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也会因为渊博的学识更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佩服,从而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加强同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都喜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贴近生活的,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越容易被学生接受。由于个人阅历与经验问题,不能让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隔太远的东西,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将课文中离学生距离较远的事物,用他们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联系起来,方便课堂教学。
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我们常熟的冬天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再谈谈他们心目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学生都认为北方的冬天应该是寒冷异常的,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去读课文,让他们从文中找出体现济南冬天气候特征的词语和句子,并和自己印象中的常熟冬天的气候特征比较,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和把握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特征。
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就应该从“趣”字入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在校期间约有75%的时间是在课堂内度过的,如果课堂气氛是民主和谐的,对其一生将有很大的影响。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每一次语文课前,我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坚决不把不利于課堂学习的情绪带到语文课堂中,微笑着进课堂,微笑着和学生共同学习,给自己一个好心情,也给学生一个好心情,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用商量的语气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之类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权,愿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即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鼓励学生。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只要对他们多加留意,他们的闪光点是随处可见的,教师要即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我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等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加以肯定,甚至表示想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予以鼓励,当学生完成了任务,用“你成功了”、“你真行”等肯定。即使学生回答得并不好,我也会用“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想到的”这样的话鼓舞。
(四)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创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从而得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学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认识到宋濂青少年时期读书的勤奋后,我让学生再举几个勤奋的事例。有的学生马上说到了“闻鸡起舞”这个典故,为了让学生能对“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深入的理解,我故意把这个成语解释为“闻到鸡的味道就跳起了芭蕾舞”,学生哄堂大笑,马上给我纠正: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这样既给学生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让一些还没有掌握了这个成语用法的学生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深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我还采用更换座位的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自己的朋友做同桌,学生心情特别愉快、兴奋,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设这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从而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
[2]方国才主编.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语文教学通讯,2008,10.